近年來常感覺無悔今生,回想起第一個念頭要做慈善時,真的是沒錢、沒人,於是開始呼籲「日存五毛錢」,要大家天天發心,發揮愛的能量。慈濟就是從這一分愛心綿延開闊,逐步建立起四大志業,目標是普善天下。
慈濟醫療志業也是以善為方向,最需要的是「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沒有生命就沒有這個人,而有生命卻有病,也是苦不堪,總是要守護人人的健康,所以醫療進展和藥物研發很重要。
從開始建醫院,我就希望中西醫平行,欣見這幾年花蓮慈濟醫院投入中藥草研究有成,發現多種草木皆可用,有助提升人體保護力。當然西醫隨著科技愈發達,儀器、設備不可或缺,為了救人,為了減輕病痛之苦,該添購的,我們一直都很支持。
還要感恩多位資深的醫師用心培育人才,他們的精神理念,三十多年來恆持不變,年輕醫師也能認真學習。看到大家朝著正方向傳承醫德、醫道,實在歡喜又安心。
就像郭漢崇教授,他到花蓮服務不久,便和我簽約三十年,後來又說:「雖然和師父簽了這樣的約,但應該會在花蓮終老,我要繼續栽培人才,一直做到不能做就對了。」早年曾聽志工分享,一位因泌尿問題住院的病人要去洗手間,一起身卻忍不住,郭教授見狀趕忙彎下腰,拿起布來,病人邊走,他邊擦乾走過的地板。他是真正以身作則當典範,令我印象深刻。
說過去就是故事,故事就是歷史;故事的記憶,歷史的價值,其中就有人間的情。慈濟重視禮儀,「禮者,理也」,師生之間,教授永遠是學生的老師,即使學生也成長為教授,這分情仍在。期待我們時時不忘尊重與感恩,將這分精神永恆傳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