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中心技術員個個不簡單《人醫心傳》233期

文/呂榮浩、謝明錦 、馬順德、張美雪 攝影/呂榮浩

供應中心是醫療後勤作業單位,過去醫療系統認知,就是作業員單位,工作內容也被認為只是換換棉罐、敷料而已。進入醫療系統專業分工時代,醫療院所無菌要求與感染控制觀念日益受重視,供應中心作業品質和人員專業程度逐漸成為醫療行為的重要環節,滅菌作業流程更成為專門「學問」。

技術員吳正杰在台中慈濟醫院供應中心任職逾十年,帶領過許多新進人員,他說明,新進人員一般會從基本外送業務進入工作,藉此認識醫院各部門及不同流程;熟稔基本流程後,再分配到洗滌區,透過清洗過程逐一認識器械外觀和名稱,接著學習如何包盤和取得第一種壓力容器操作人員證照,開始操作高壓滅菌鍋。吳正杰拿出隨身小筆記本,清楚條列器械中英名稱對照和代碼,正是深刻紮實的學習歷程記錄,構築了及時供應前線單位的深厚基礎能力。

左圖:台中慈濟醫院供應中心技術員吳正杰在供應中心任職逾十年,詳細介紹各分區工作特性與需具備的能力。
右圖:吳正杰筆記清楚條列器械中英名稱對照和代碼,正是深刻紮實的學習歷程記錄。

「到打包區就得有『承上啟下』作業的能力。」吳正杰解釋,打包區正好在三個分區的中間,會不斷迎來排隊消毒滅菌的器械,還有後端儲存配發需求,這區的技術員不只要動作快,也要非常熟練打包程序,才能避免器械「塞車」。人員轉到無菌物品貯存區又是另一項挑戰,從手術室的一般排程或緊急手術,到各項器械、各醫療科特性,都要非常熟悉才能應對。吳正杰詳細介紹各分區工作特性與需具備的能力,展現出他一路走來的努力與成長。

因應醫院新引進的醫療器械還有新進科別需求,供應中心安排每個月專科性在職教育訓練,邀請廠商或海外技師實地教學指導。資深人員李佩玲從醫院啟業任職至今,她說:「早期科別少,清洗器械不多,但醫院業務量每年都在成長,手術類型多樣,要洗的器械、要背的名稱越來越多,技術人員要持續學習進步才能跟得上,但對剛進入中心的新進人員來說,壓力就可能沈重些。」

在供應中心服務超過十年技術員有四位,資深技術員已經能承擔中心所有事務運作,也同時兼顧指導新進人員。張美雪護理長表示,供應中心同仁是非醫療專業人員做專業的事,人才培育須經過半年以上訓練才有機會獨立作業,隨醫院業務成長,同仁負擔也會加重。

「我們不怕洗很多器械。」李佩玲技術員進一步說明,手術個案車一輛輛回清洗區,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清點和清洗,如果有同仁請假、公傷,或確診新冠,就會出現人力吃緊的狀況,也會影響清消滅菌工作量能與品質。台中慈院供應中心技術員一整天都在醫院地下二樓工作,身穿隔離衣,汗水讓衣服濕了又乾、乾了又濕,但技術員表示,不怕辛勞,而是在意辛苦沒人看見。

二○二○年供應中心接受評鑑,手術室護理師蔡雅惠負責支援,雖然只是協助一般行政工作,但短短一個月,讓她真正感受每位技術員的「功力非凡」,他們工作非常扎實,按部就班、心思細膩。蔡雅惠說:「如果沒有這樣的能耐,很難勝任這樣的工作。」

手術室一般排程或緊急手術,供應中心同仁對於各項器械、各醫療科特性要非常熟悉才能應對,及時供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