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見曙光 希望在即 臺北慈濟醫院眼角膜移植

文/李筠
審定/沈姵妤 臺北慈濟醫院眼科部副主任
攝影/盧義泓

運動賽事的電視主播,要即時轉播選手的一舉一動,球隊比拚的火花四射,帶動觀眾的情緒張力,絕對是要靠眼睛、靠視力吃飯的行業,萬一視力出了問題怎麼行?!

林小姐工作時專注的播報運動賽事,誰知突然有一天右邊眼睛非常痛,痛到一直流眼淚,急得她趕緊就醫。

沈姵妤醫師教導病人角膜手術後的衛教保養。

角膜全層移植手術
感謝無名捐者

但看過多家醫學中心皆查不出病因,僅建議配戴治療型隱形眼鏡;後來在某醫學中心診斷出巨大細胞病毒感染導致角膜內皮細胞受損,需接受角膜移植。

雖然擔心手術有風險,但更擔心因此失去視力,還是接受內皮細胞移植手術。不料在手術五天後產生排斥,發生角膜水腫及白化,眼睛看出去的視野皆為白色,無法用眼鏡矯正治療,甚至右眼發炎造成兩眼大小不一。輾轉來到臺北慈濟醫院就醫,眼科沈姵妤醫師告知,必須透過「角膜全層移植」才能恢復視力。

沈姵妤醫師說:「因為角膜間質也混濁,需要進行全層角膜移植,才能恢復受損角膜的透明度及曲度。」林小姐因此再度陷入等待角膜的困境,終於在將近一年的時間後等到眼角膜,在沈姵妤醫師的操刀下,順利完成移植手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現已能戴隱形眼鏡,恢復正常生活,也對角膜捐贈者及其家人表達由衷的感謝。

沈姵妤醫師為病人檢查角膜,完整評估角膜及眼球的整體狀況。

角膜細胞分五層
保護透明度與曲度的重要

角膜細胞分為五層,分別是上皮、包曼氏層、間質、黛曼氏層、內皮細胞,角膜須維持透明度及一定的曲度才能讓光線聚焦在視網膜,而內皮細胞的功能是維持角膜組織內的水含量。正常內皮細胞密度大約三千∼五千/平方毫米,當角膜內皮細胞發炎,細胞密度剩一千/平方毫米以下時就可能發生角膜水腫,若長期水腫導致上皮水泡性病變,將會漸漸影響角膜的間質,形成疤痕,使視力下降。

角膜移植原因主要分成透明度或曲度的改變,而造成角膜透明度下降、白化,常見的原因有感染、嚴重外傷、潰瘍和由手術或角膜內皮細胞失養症所造成的角膜水腫性病變。

此外,影響角膜曲度改變的疾病如圓錐角膜、角膜膨出等疾病會使光線無法正常聚光及對焦導致視力不良,當曲度改變無法以眼鏡或隱形眼鏡矯正時,就需要進行角膜移植手術。

角膜為不含血管的組織,不需像活體器官移植需要基因及血型配對,基本上初步可捐贈眼角膜的條件包括:角膜無外傷影響透明度或傷害曲度、沒有做過近視雷射手術、沒有傳染性疾病、願意捐贈遺愛人間這四項條件。經初步評估有意願者會再進行後續詳細理學檢查,確保角膜組織品質無慮才適合移植。等待移植的患者則須先至眼科角膜移植專科醫師評估後進行登記,才可進入器官移植系統的排序。

角膜移植專科醫師執照的取得需要通過層層關卡,眼科專科醫師需再至合格醫院申請半年以上的角膜次專科訓練,並完成十例以上的角膜移植手術,才可經衛福部審核通過取得角膜移植專科醫師的執照。

左為角膜移植前的模糊、破損狀況,右為移植手術後角膜恢復清亮,眼睛也重見光明。圖片提供/臺北慈濟醫院

角膜移植的精密技巧及細膩度
曲度弧度盡善盡美

第二次移植,一般會有更大的排斥風險,沈姵妤醫師除了給予林小姐心靈上的支持,也對角膜及整體眼球進行完善的評估,讓林小姐更有信心接受移植手術。

因移植手術時病人須完全配合,頭部、眼部不能亂動,以避免產生出血等併發症。術前評估除了裂隙燈檢查視網膜、視神經狀況,也要確認病人是否適合局部或全身麻醉手術。

角膜移植過程中會先將受贈者眼睛撐開消毒並做細菌培養,接著,測量需移植的範圍大小後,以環刀取捐贈者的角膜組織,再將吸力角膜環刀放在受贈者的角膜上,旋轉切割去除直徑約七點五毫米的角膜,切割完後要把捐贈者的角膜進行三百六十度的縫合,使傷口不漏水並盡量維持角膜弧度。因此角膜移植團隊需要有精密的技巧及細膩度,沈姵妤醫師說明:「縫合時要同時注意角膜的曲度的變化,縫得太緊,角膜易變形,太鬆,則可能漏水。」

術後一般需住院三到七天,依照受贈者角膜上皮生長及傷口修復狀況決定能否出院。短期應避免接觸生水,彎腰拿重物、負重運動、憋氣或擤鼻涕等動作,以免造成傷口破裂感染。

術後一個月會用較強的類固醇抑制排斥,需持續追蹤並按照醫師指示定期回診,觀察角膜狀況。而術後六個月到一年,傷口穩定後,會按照角膜曲度進行拆線。

截至二○二三年三月初,臺北慈濟醫院共進行四十九例角膜移植,移植成功率約百分之九十五。

現代人常見角膜感染原因為隱形眼鏡的配戴習慣不良,沈姵妤醫師建議:「洗完手一定要擦乾再去碰觸鏡片,降低阿米巴原蟲的感染;加上適當的清潔與消毒,才能減少角膜感染機會。」若發現視力模糊或是眼睛不適,應馬上就醫,維護靈魂之窗。

林小姐特別感謝沈姵妤醫師暖心叮囑,以及眼科住院醫師、護理師的細心照料,並且鼓勵角膜受損的病友:「有時候冒險,是為了看見美麗的世界,不要害怕就能看見希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