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專業相成卓越永續 台北慈濟醫院十九周年慶《人醫心傳》246期

文/鄭冉曦、廖唯晴、張家慈 攝影/范宇宏

迎接院慶,五月八日台北慈濟醫院舉辦「十九周年卓越永續頒獎典禮」,同仁與志工歡喜相聚。

眾人透過影片聆聽上人慈示。

台北慈濟醫院迎接十九周年院慶,為感恩同仁及志工的辛勞奉獻,二○二四年五月八日以「卓越永續」為主題舉辦院慶典禮,林俊龍執行長、趙有誠院長與院部主管、受獎同仁及志工齊聚國際會議廳,歡慶台北慈院十九周年。

典禮開始前,眾人透過影片聆聽上人慈示:「大醫王與白衣大士都是守志奉道,守著他們當初選擇醫護的志向,醫王抱著佛心,白衣大士抱著菩薩心,分別病相,曉了藥性,虔誠面對所有生命,一一救拔眾生病苦。而志工們在台北慈院啟建後的用心投入,也總讓我有說不盡的感恩。」

緊接著,眾人透過影片回顧十九年來的點點滴滴,從啟業、五周年、十周年到十五周年,像乘坐時光機一般,見證台北慈院一路走來的時光。相信在此刻,眾人有著同樣的心願,那就是將這個「家」照顧好,在升格醫學中心後,以更優質的醫療人文照顧所有來院大德。

林俊龍執行長勉眾把握因緣發揮良能。

趙有誠院長期許升格醫中後持續精益求精。

十九周年院慶典禮主持人由皮膚科王淳樺主任(右)與耳鼻喉科黃韻誠醫師(左)共同搭檔。攝影/盧義泓

醫療法人林俊龍執行長感恩上人創立慈濟克難功德會,且這麼多年來一直有精舍師父及全球慈濟人的護持,才能夠有如今的醫療志業。林執行長期勉:「這是一份難得的因緣,期待大家把握,好好發揮各自良能,醫病、醫人也醫心。十九年來的成績相信大家都很滿意,但未來還很長,我們一定要緊緊跟隨上人的腳步,只要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去到哪裡。」

趙有誠院長致詞表示:「全院醫護何其有幸在這充滿祝福的醫院施展專業,我們的專業在疫情期間得到肯定,並在今年升格醫學中心,就像是高中生邁向大學一樣,期待台北慈院在上人及林俊龍執行長的帶領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接著喬麗華主祕也詳加說明十九周年感恩禮品的靜思提袋蘊藏著精舍師父滿滿的祝福。

會中頒發「優良護理師獎」,同時提前祝賀白衣大士們護理師節快樂。

頒發「傑出研究人員獎」,楊緒棣副院長(左三)在列。

陳依琳護理長榮獲「25 年資深同仁獎」,並期許以自己的小小力量,帶領單位同仁一起成長。攝影/盧義泓

黃盟仁醫師榮獲「30 年資深同仁獎」,秉持從醫初衷,守護每一位病人的心念始終如一。攝影/盧義泓

頒發獎牌予優良資深同仁,感恩長年的辛勞奉獻,資深醫師受獎。

守志奉道 永不退轉

十九周年院慶典禮上表揚同仁共計一百二十七位,包含有八位研究成果傑出獎、十二位優良護理師獎、三十一位優良員工獎、七十六位資深同仁獎,此外還有一百六十三位優良志工獎。

值得一提的是,五月十二日護理師節即將到來,院部主管、護理部主管也趁著院慶團聚之際,與醫院同仁將滿載的祝福藉著影片向白衣大士們傳達。

11A 病房方欣惠護理師生長於慈濟家庭,從小接受慈濟體系教育,並於去年受證。在腫瘤科病房服務近三年,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爺爺,因為病情急轉直下而反覆進出醫院,自己希望能夠再多為病家做一點事,因此她努力引導病人與家屬四道人生。此次獲獎,方欣惠護理師說:「台北慈院真的很溫暖,主管及懿德爸媽的以身作則讓我更認同慈濟理念,希望可以一直待在這裡,帶給病人及家屬同樣的溫暖。」

在兒科加護病房服務的蔡家家護理師提到,每當看見早產寶寶平安出院,就覺得自己的工作十分有意義,「感恩單位同仁的支持,讓我獲得優良護理師獎的肯定,以後也會更努力在早產兒照護領域,陪伴更多寶寶長大!」

此次共有四位主治醫師榮獲「研究成果傑出獎」,其中,楊緒棣副院長十多年來專注「各年齡層正常膀胱功能」以及「K 他命對身體影響」兩項研究,榮獲第一名殊榮。楊緒棣副院長指出:「團隊透過尿液流速、餘尿量制定指數,唯有定義正常指數,才能夠診斷病人是否有異狀並擬定合適療程。此外,目前可知右旋K 他命能用以治療憂鬱症,因此團隊也進一步利用動物實驗,確定低劑量K 他命的作用機轉,希望未來能夠應用於臨床,並確保病人安全。」

醫院年年舉辦優良員工票選活動,今年當選的同仁中,麻醉部疼痛科施秉成主任到院服務十三年,多年來致力維護病人手術麻醉安全以及慢性、介入性疼痛治療,他感恩全院同仁的肯定,並表示未來也將與外科部合作持續推廣「怡樂適ERAS 術後加速康復計畫」,促進病人術後能夠得到良好的預後。

影像醫學部放射科周嘉豪組長服務十八年,他提到:「放射師是一顆小小螺絲釘,也是醫師們的眼睛,能夠讓病人得到確切診斷是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事,也感恩同仁的支持,這份獎項是屬於大家的。醫院也在今年成功升格醫學中心,影像醫學部也會持續朝更卓越的目標邁進,包括參與各項品管競賽等,提升醫院的醫療品質。」

醫療志業至今三十八年,台北慈院許多同仁都是從花蓮慈院建立後便在慈濟服務。心蓮病房陳依琳護理長二十五年來經歷胃腸肝膽科、血液腫瘤科、婦產科及家醫科的歷練,提到:「非常開心能夠在慈濟大家庭,感恩醫院的栽培與陪伴,讓我受益良多,也期許我能夠以自己的小小力量,帶領單位同仁一起成長。」

骨科黃盟仁醫師在慈濟服務三十年,對他而言,病人的健康是最重要的事,黃醫師謙虛表示:「慈濟就是修行的道場,感恩能在這裡付出,而這一切都是盡自己的本分,未來也會堅持從醫初衷,守護每一位病人。」

志工代表黎逢時師兄與紀靜暘師姊致詞祝福。

感恩志工一路相伴,同心守護醫院。

志工好給力 合和互協

在醫院,每天都有許多志工身影穿梭,有些於各病房單位引導關懷、有些則負責各項施作工程、景觀園藝,為台北慈院增添許多人文氣息。為感恩志工的無私奉獻,典禮上也特別播放公傳室製作的溫馨感恩影片,影片中記錄著志工多年來付出的點點滴滴。

典禮上,黎逢時師兄與紀靜暘師姊代表感恩與祝福,紀師姊說到:「感恩大家能夠聚在一起慶祝十九周年,看到在場所有菩薩非常歡喜,上人曾說,千金難買歡喜心,想必大家都是心懷歡喜地在付出,醫院才能夠有人文。」黎師兄則誠摯祝福現場眾人平安吉祥,並期許人人皆能守志奉道勤精進。

七十三歲的邱李節子師姊從花蓮到臺北,始終承擔醫療志工的任務,如今更擔任志工領隊。她分享:「醫療志工是為了協助來院大德,無論是引導路線或者膚慰關懷,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而我也會將這麼多年來的經驗與年輕一輩的志工們分享,代代相傳,慈濟人文便永遠都在。」

醫院這兩年來陸續進行多項施作工程,包括拱橋橋面更新、園藝整理、欄杆除鏽、連鎖磚鋪設等等,曹聰賢師兄都盡全力付出。此次獲得「工程志工特殊貢獻獎」,他表示,這是作為上人弟子應承擔的使命與責任,希望透過個人微薄的付出,讓來院大德與醫院同仁感受到環境所營造的莊嚴氣息。另一位同場受獎的志工王維洲師兄也分享,無論是大大小小的施作工程或者是院區園藝整理,都是藉事練心、藉境修心,從中感悟上人的教誨。

每當慈濟或醫院有大大小小的活動,身為第五聯區與醫院對接的窗口,吳福川師兄總會細心協調,他說:「醫院是我們的家,也是搶救生命的道場,所以志工更要用心護持,今年台北慈院榮升醫中,未來肯定有更多活動舉辦,我們一定會做好醫院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典禮最後,趙有誠院長感恩志工的一路相伴,以及所有同仁的付出。醫學中心是更大的承擔,台北慈濟醫院全體同仁將恆持初發心,在守護生命的菩薩道上,勇猛精進。

五月十九日台北慈濟醫院醫護、行政團隊及家眷共四十人參與北區慈濟人醫會定期舉辦的貢寮義診暨往診服務。

徐榮源副院長、失智共照中心李嘉富主任攜往診團隊探訪關懷長輩,社區暨長照服務部李孟蓉副主任(中)以手機播放上肢伸展運動教學影片,鄭阿嬤跟著做。

雙玉線由黃思誠副院長(左)和中醫部廖振凱醫師(前)帶隊看診服務。攝影/柳復中

鄭敬楓副院長(左三)和眼科楊韻祥醫師前往美豐莊豐村照顧當地鄉親健康。攝影/李佩倫

皮膚科王淳樺主任(右二)為壓瘡病人診治。陳宣霖住院醫師(右四)用心學習。攝影/黃麗琴

院慶往診走透透 灑愛貢寮

台北慈院迎接十九周年院慶,懷抱著感恩與回饋的心意,五月十九日徐榮源副院長、黃思誠副院長、鄭敬楓副院長帶領院內醫護、行政團隊、家眷共四十人來到貢寮澳底國小,結合北區慈濟人醫會進行定點義診及六線往診,提供就醫不便的在地鄉親醫療服務。

抵達澳底國小活動中心聆聽上人開示後,北區人醫邱鴻基醫師致詞感恩一直以來的人醫會義診都有台北慈院的醫師、護理師及許多志工參與,「不管是貢寮、雙溪還是瑞芳義診,只要民眾有需要就會後送慈院,非常感恩台北慈院的照顧。」

發揮良能 廣結善緣

這次除了澳底國小的定點義診外,尚有六條往診動線,分別是貢寮里、雙玉、美豐莊豐村、馬崗、福隆東興宮和貢寮活動中心。為了完善往診品質,徐榮源副院長事前請老人醫學科劉修勳主任和社區醫學部協助,印製了「臨床衰弱評估量表」和「逗陣來運動QR CODE」,方便醫護團隊在診療過程中為個案評估,教導簡易居家運動,提升肌耐力。

馬崗線首站來探望八十五歲的莊林阿嬤,徐榮源副院長問診有沒有哪裡不舒服。阿嬤的兒子莊先生提及,媽媽做過髖關節手術,行動很不方便,無法站立。他說:「這裡太遠醫療不方便,以前的老人家生病真的很辛苦,計程車費也負擔不起,還有人因此自殺。現在有慈濟、人醫會的幫助比較好了,但是如果突然急病或大病還真的沒有辦法⋯⋯」除了為阿嬤診療,醫護團隊也不忘衛教莊先生,要記得每天帶媽媽到戶外晒太陽,吸收維生素D。

車隊行駛海岸邊,一行人走入巷子就看到坐在家門口的鄭阿嬤和媳婦,她們正拿著剪刀剪著珊瑚草。阿嬤八十四歲了,現在服用十幾種藥物,徐副院長提醒她平時要好好吃飯和做運動,阿嬤無奈地回應常頭暈、身體又這麼虛弱,怎麼運動?李孟蓉副主任趕緊將長照服務介紹給她,希望讓她得到更多照護資源,同時也教導看護用手機掃瞄QR CODE,讓阿嬤看看運動影片,可愛的阿嬤現場舉手、抬腳,配合度十足。

原定探訪的個案不在家,隔壁鄰居是九十六歲的陳林阿嬤,團隊也就一起關心。護理師在量測血壓的同時,李嘉富主任與北區人醫蘇芳霈藥師從旁細心了解其用藥情況。阿嬤七十多歲的兒子陳先生向醫師說明,媽媽雖然年紀大,可是體力還不錯,每天都會到附近走走做運動,還可以走路一個小時,生活自理都不是問題。阿嬤也告訴醫護:「我身體很好!」

徐榮源副院長開心回應:「那真的是一百分!上人說行善行孝不能等,兒子能把媽媽照顧得這麼好,有二百分!」現場聞言,歡笑聲不斷。

接著來到陳阿姨的家,七十一歲的她對人醫志工們直呼:「真的很不好意思,看到大家為了我一個人勞師動眾來到這裡,我心裡很難過⋯⋯」

徐副院長趕忙安慰她:「我們平常都在醫院看診,能夠出來走走大家都很歡喜,你看,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容。」旁邊的師姊也一起安慰阿姨「千萬不要這樣想。」

一行人進到房間關懷陳阿姨臥床的高齡媽媽,為她診察、關心最近的身體狀況,在<無量壽福>的歌聲中,祝福陳阿姨和媽媽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定點義診上,胸腔內科黃國良醫師為長輩看診檢查。攝影/陳嘉和

中醫部魏孟鈞住院醫師為就醫民眾治療。攝影/吳雪慧

歡喜心是最大的收穫

六線往診完成,回到澳底國小已經接近中午了,半天下來,台北慈院醫護團隊和人醫會總共為一百二十九名患者看診。經常參與慈濟義診的失智共照中心李嘉富主任分享:「往診所見都是偏鄉會遇到的狀況。長照布點雖然廣闊,但走到案家會發現還有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延緩失能退化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期待多向案家介紹好的資源,讓他們運用,也讓心理、身體更健康。」

社區暨長照服務部李孟蓉副主任很歡喜看到有的長輩高齡但健康,對於部分比較衰弱的,也即時提供有用的長照資源,希望他們得到更合適的照顧。

隨皮膚科王淳樺主任到貢寮里往診的陳宣霖住院醫師在花蓮時曾有許多家訪經驗,可是是第一次到貢寮義診。她提到:「有個病人壓瘡很嚴重,已經深到肌肉層了,家屬不知道怎麼辦。王主任教導我如何提供這類病人該有的幫助和衛教,收穫很多,希望以後有機會再來參加。」

陳盈如護理師去年在貢寮義診中擔任牙科助理,這次則是在定點機動服務。有一名腸躁症的病人拿著先前的看診資料來詢問用藥,她透過清楚地翻譯,讓這名病人以後不用再擔心看不懂英文,歡喜返家。還有人來請託,說附近有一名皮膚病個案不願出門就醫,希望醫護前往協助,於是胸腔內科黃國良醫師便帶領團隊直接前往病人家中看診,醫護無怨尤地付出在在讓陳盈如護理師感動。

甫到職九個月的陳文萱護理師被分派到貢寮活動中心服務,她分享:「平常我在兒科加護病房照顧小寶寶,今天照顧了很多爺爺奶奶,發現他們像大寶寶一樣可愛,很喜歡跟他們互動,也很歡喜能應用自身所學來照顧他們。」

踏上歸途前,徐榮源副院長再次感恩同仁的參與:「慈濟世界就是這麼可愛,有許多善的平臺讓我們學習,我們要以病人為師,把握因緣,一起來行善。」

跨領域學術交流
開創多元新思路

五月二十五日台北慈院舉辦十九周年院慶學術研究成果發表會,安排年度研究成果傑出的醫師及醫事人員輪流針對專業領域分享學術研究成果,同時邀請國家衛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裘正健博士於發表會中進行跨域分享,建立多元學習與討論。

台北慈院趙有誠院長表示投入學術研究雖漫長不易,卻是推動醫學進步的關鍵過程,勉勵年輕醫師懂得學習研究方法及參與研究團隊,滴水穿石乃邁向成功之路。而此次發表的研究主題多元,除了有K 他命對膀胱和性功能的影響,還涵蓋隱匿性脂肪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運動、牙周炎的動物研究、慢性腎臟病與毒素、藥物研究等跨科別分享。腎臟透析中心郭克林主任、藥學部教研組彭姿蓉副組長、楊緒棣副院長、醫務部王嘉齊主任、教學部吳燿光主任、牙科部牙周病科傅鍔主任及泌尿科鐘伯恩住院醫師等人一一發表展示。

貴賓裘正健博士為橫跨生理病理學、醫學及力學生物學等跨領域專家,與台北慈院醫師群進行跨域交流,激發多方思維及觀點。研究成果發表會不僅展現了醫療人員們對於學術研究的熱忱與投入,更強調了跨領域學術交流的重要性,也為提升醫療品質和患者福祉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和見解。醫院將繼續支持醫療同仁進行深入研究,並促進更多跨領域合作,期望在醫學研究的前沿領域取得更多突破,造福更多患者。

五月二十五日舉辦的十九周年院慶學術研討成果發表會上,台北慈院醫療團隊分享在醫藥專業領域深耕的學術研究成果,透過多元交流與討論,期能促進更多跨域合作。攝影/傅長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