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新北】貢寮臨海六路行

2024.01.21
文/彭美蘭、江秀春

一月二十一日北區人醫志工一百二十五人團隊進行貢寮義診暨往診服務,澳底國小的定點義診上,陳政良醫師在內科區為長輩悉心看診治療。攝影/邱紹勝

入冬以來最強寒流發威,二○二四年一月二十一日一早北區慈濟人醫會一百二十五位醫護和志工,不畏低溫熱情參與貢寮義診暨往診服務。定點義診在澳底國小舉行,此外也安排六條往診路線,關心病中長輩們的身體健康。

在邱鴻基醫師愛的叮嚀後,眾人分工展開服務。王小姐帶著九十多歲的父親來看中醫及骨科,「爸爸喜歡來義診看病,看完後心情都會好上幾天,和志工都熟稔地像家人。」另一位義診常客陳老先生也說,來這裡是他最喜歡的事,聽到志工一聲聲「阿公您好」,加上醫生親切的問診,讓他和太太都深感窩心。

陳政良醫師從大二開始參加義診,現於臺北馬偕醫院服務,願把握每一次的義診機會,盡己一份心力服務鄉親。復健科陳俊亨醫師問診時耐心聽病人訴說不適症狀,依據病況對症治療,讓病人感覺溫暖;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參加貢寮義診,並偕同太太帶著兒子一同來服務體驗。婦科黃德雄醫師提到,雖然來看診的婦科病人不多,但只要能幫助到長者,他依然抱持歡喜心來付出。

在當地志工簡瑀嫻師姊帶路下,張廷瑋中醫師領軍八位夥伴展開美豐里往診關懷。葉阿公九十三歲了,雖有外籍看護照顧起居,但孩子們都在外地,有時不免感到寂寞。坐在輪椅上的阿公,看到熟悉的人醫志工們來訪,嘴角上揚露出微笑,話匣子也跟著打開了。大夥將龍年的靜思語春聯,遞送到阿公的手裡,「新年快樂!這幾天氣變化很大,要穿暖和些喔!」阿公頻頻道謝。臨別時,阿公很客氣地說:「歹勢,給你們耽誤這麼多時間。」大家紛紛回應不會啦!相約下回再見。


施醫藥聽心事
三芝石門送祝福

2024.01.14
文/黃月珠、洪鳳雅、魏子怡

蔡雅妽護理師為阿嬤量測血壓時,從旁細心觀察與陪伴。攝影/鄭世漳

一月十四日北區人醫志工團隊一行六十多人透過七條往診路線展開三芝石門訪視關懷服務,來探望雙腳無力的陳阿嬤時,張卻中醫師施以針灸治療。攝影/林世欽

二○二四年一月十四日一早,北區慈濟人醫會的醫護團隊和慈濟志工一行六十多人透過七條往診路線,要給三芝石門的長者送上關懷和祝福。

「阿公,您哪裡不舒服?」、「阿嬤,腳腫腫的,會痛嗎?幫您量血壓好嗎?」年輕的蔡雅妽護理師蹲在案主夫婦身邊輕聲地問候著。蔡護理師提到,從小母親就帶著她參加「慈濟親子班」課程,埋下了善種子,長大後自己主動報名青醫團參與人醫會義診,「每次看到長輩的笑容,雖然身體累了,但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莊阿嬤看到志工到來,淚訴最近心情鬱卒沒有元氣。原來住在斜對面的三媳婦日前往生,家人都瞞著,直到前兩天阿嬤看到媳婦家門口貼白紙示喪才知道。老人家心裡非常不捨,志工邊安慰邊告訴阿嬤要祈願逝者安息,否則她會捨不得離開。臨別前,藥師歐乃菁給阿嬤愛的擁抱。歐藥師分享,一個月一次的往診關懷,或許不見得能讓長者的病痛完全解除,但「心理、精神上的支持和鼓舞是可以持續很久的。」

「阿嬤!眼窩怎麼瘀青了?」「我跌倒了!」這一摔,黃阿嬤的手摔得連拉個棉被的力氣都沒了。原來她十八歲那年,四肢突如其來感到無力,經檢查出罹患罕見疾病皮肌炎,漸進性肢體近側肌肉無力,也讓她因此喪失生活及工作能力。陳文慶中醫師除了以針灸緩和僵硬四肢帶來的不適之外,也寬慰阿嬤放下痛苦執念,專心念佛心存感恩,心境就會不一樣。

張卻醫師參與北區偏鄉的義往診已有數年之久,「當我們來探訪,案家總是很歡喜,甚至於會把悶在內心不舒服的情緒,滔滔不絕的宣洩出來,我們就是撫慰他們心靈的窗口,醫病同時也在醫心。」服務過程中,張卻醫師深深體認到這是身為人醫的責任,更是使命。

此次承擔拍照任務的洪玉生,之前是物理治療師。見中風長輩手部蜷縮,暫且放下相機,發揮職能,為阿公伸展手部肌肉,並測試手部關節的活動度。他建議阿公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多練站、多走路,也教導看護如何幫忙阿公做簡單的手部復健運動。

參與平溪往診多年的人文真善美志工林世欽,今天第一次參與三芝石門往診。除了拍照記錄,細心的林師兄也留意觀察著獨居長者的居家安全。此行他發現多數案主的廁所都沒安裝安全把手,為了長者的安全著想,均一一記錄並回報,希望能得到改善。

拍照紀錄志工洪玉生具備物理治療師職能,往診過程中,也暫且放下相機為中風長者伸展手部肌肉。攝影/魏子怡

歐乃菁藥師(右)關心病人的用藥情形,也在服務中傳遞愛的支持力量。攝影/洪玉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