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新北】醫護入深山 用藥安全做好做滿《人醫心傳》244期

2024.03.10

文/陳珮瀅、林慧石、黃愛惠、黃毓珍

三月十日三芝石門往診關懷上,北區人醫王建嘉醫師(左)施以物理治療,為高阿嬤舒緩膝蓋不適症狀。攝影/蔡淑蕙

關心偏鄉長輩的用藥安全,吳國雄藥師(左)、黃馨樂醫師(中)及黃秀媚護理師三人一起檢視案主的藥袋。攝影/黃淑美

二○二四年三月十日北區慈濟人醫會進行三芝石門往診服務,人醫志工團隊翻過山頭,挨家挨戶地走進偏鄉遠村,透過七條家訪路線,關懷山區長者的健康。

來到北海岸一帶洪家兄弟的租屋處,林金龍醫師一進門,問候臥病在床的哥哥大洪,得知因痔瘡出血不適,立即為他擦藥。兄弟倆都有慢性病,林醫師與人醫團隊長期關懷。此行也在志工黃莉珊的努力下,啟動愛的良善循環,為他們家換新床墊和棉被等保暖物資。

高齡九十三歲的江阿公有乾眼症,護理師黃秀媚提醒他,點藥水前一定要洗手,以免感染。志工們請阿公將所有用藥拿出來,經由林金龍醫師、黃馨樂醫師、藥師吳國雄、以及護理師黃秀媚四人現場會診,確認阿公有按時服用手術後所開立的藥,這才安心道別,相約下回見。

青醫團跟隨王建嘉醫師帶隊的家訪路線做中學。成員郭威廷、羅奕恆在郭淑宜護理師指導下,協助為阿公阿嬤量血壓。以前常生病的郭同學,常常覺得自己運氣很差。二○一四年加入慈濟後,跟著志工去幫助一些比自己更苦很多的人,從此不再糾結,學會心寬念純,心情和身體變得更加穩定。羅奕恆則表示,往診讓醫護直接到案家住處服務,可以減少老人家外出跑醫院的辛苦,還可以陪他們聊聊天,真的很棒!

另一組團隊前往三芝關懷。洪婉慧護理師為阿燕女士量測血壓及血糖時,發現都有過高的情形,「您有糖尿病,沒有控制好也會引起高血壓唷。」一邊叮嚀要忌口,也教她可利用「不求人」抓背棒來拍打腳底板、按摩穴道,促進血液循環,也能讓肌肉放鬆。

接著來探望獨居的林大哥。他之前有肺積水症狀,呼吸較不順,蘇伯丞醫師仔細聽診檢查。洪茂雄藥師在核對藥品時,發現藥袋標示與裡面裝的藥品不符,裡面又有六七種藥很容易吃錯。於是拿出自備的藥盒,仔細的幫忙分好一星期早、晚的藥,叮囑他要好好的吃藥。

首度參與三芝石門往診的蘇伯丞醫師,感激志工用心安排路線,每位個案家間相隔不遠,因此有比較多的時間與長輩互動。而人醫團隊用心關懷每一戶案家,互動中處處顯溫馨。「長者多半用藥知識不足,容易忘記或未按時服藥,希望利用往診多做一點衛教,給予正確的觀念。」

住在石門區深山的紀阿公,一如往常地來到住家附近的公車站牌,邊和鄰居聊天、邊等醫護團隊到來。張文毅醫師一下車,便趨前關心阿公:「吃飽了嗎?腳的傷口好一點了嗎?」阿公回應手會麻、腳會痛。問起今天是否吃藥了?他搖搖頭。

知道阿公有囤藥的積習,黃子玲藥師提議到阿公家檢視他的用藥狀況。果真從屋裡四處找出一袋又一袋尚未服用的藥品,不一會工夫,堆了滿滿的一桌子。黃藥師和護理師王秀琴,一一檢視藥品的有效期限,淘汰過期藥品,分類整理可用、常用藥品讓阿公早晚服用。張醫師有點震驚,仍溫言提醒阿公:「藥不吃,醫師開再多都無效。要按時服藥才能控制病情。」

一趟往診,張文毅醫師有感而發,「走進病人的家裡,實地了解、關心他們的狀況,觀察他們整體服藥的狀況,順勢好好地衛教,希望幫助他們的慢性病控制得更好,避免重複用藥,也撙節資源。」


2024.03.17

文/李佩倫 攝影/黃永福

三月十七日進行的貢寮義診暨往診關懷上,北區人醫林啟嵐醫師(左)與戴素蘭護理(中)詳細檢查吳阿嬤雙腿的狀況。

二○二四年三月十七日北區人醫志工團隊舉行貢寮義診暨往診服務。其中福連里馬崗線往診線由林啟嵐醫師帶隊十二人展開家訪。關懷對象多為年輕時以潛水入海採集水產養家的「海女」阿嬤。

十多年持續關懷此地的林醫師,對於福連里這個百年漁村的地理環境相當熟悉。每次帶隊前來探望長輩,猶如回家照顧自己的父母一般貼心。戴素蘭護理師說:「夥伴們都是溫暖熱心的真性情,讓每趟往診充滿笑容。而我們與病家之間,這麼多年來,一直保持著陪伴與互動。即便長輩身體不適,看到我們到來,他們就舒心了,也自然而然地與我們訴說內心話。」

林醫師說明,長輩去醫院就醫看診時,醫師都會解說相關的醫藥訊息,不過留在老人家記憶中的通常較為片段,「透過往診,持續的提醒他們,告訴他們如何持續正確用藥,才有助於改善病情。」

官永祥藥師用心當下,認真看著藥單、檢視藥物,並和林醫師商討長輩的用藥。來自基隆港裝卸中心的江曉均護理師分享,「往診在醫療實質的幫助倒是其次,重要的是關懷與陪伴,評估與提供長者最需要的醫療諮詢,陪他們走過病痛。」往診服務上,她覺得自己就像是這些阿公阿嬤的孫女,陪他們談天、做復健,傳遞關心與祝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