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3-25
文/黄田恬、麥亞娥、許翠琴、林翠蓮
八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新加坡人醫志工團隊在斯里蘭卡的圖加哈納分區醫院舉辦多科別大型義診,來就醫看診的人潮絡繹不絕,服務約四千六百人次。上圖攝影/顏明德;下圖攝影/倪志豪
八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新加坡人醫志工團隊一百三十六人出隊斯里蘭卡,在卡魯塔拉(Kalutara District) 行政區的圖加哈納分區醫院進行大型義診,提供牙科、內科、中醫科、驗光配鏡及白內障篩檢等多科別的看診服務。兩天半的義診,惠及卡魯塔拉當地貧病鄉親約四千六百人次。
自二〇〇八年起, 每年在斯里蘭卡不同地點舉辦兩次的慈濟義診,於二〇一九年至二○二三年間受疫情影響而停頓。時隔六年,盼得復工,星國與斯里蘭卡的慈濟團隊早在三月和五月就展開場勘和密集討論的籌備工作,因著斯里蘭卡人醫拉納雅克醫師(Dr. Udaya Isaac Rathnayake) 的引薦,促成此次在圖加哈納分區醫院的義診服務。
八月二十一日星國先遣團隊四十五人出發,二十二日在義診現場進行拉接水電管線及場布作業;傍晚新加坡人醫鄧國榮醫師帶領另一批九十一人的義診大隊搭機飛往斯里蘭卡。
新加坡資深人醫鄧國榮醫師(左)與牙科團隊為眾多病人進行牙科治療。上圖攝影/希如妮;下圖攝影/柯振興
八月二十三日一早,圖加哈納分區醫院的冉吉院長特地安排祈福儀式迎接義團隊的到來。原訂十一點開診,但九點左右帳篷區已坐滿等待就醫的鄉親。人醫志工們以最快的速度就定位、備妥設置,提前半小時開始看診。
牙科區,陳添旺醫師守在第一關,為病人做檢查及分流,依需求提供洗牙、拔牙、補牙及小手術等服務;場邊也用心安排口腔衛教宣導。
中醫區,從內科區轉介來的病人受暈眩所苦,鄞昌炎醫師細心施以針炙治療。原本當地民眾對中醫十分陌生,本土志工先以辛哈拉語說明中醫治療的方式和對緩解痠痛的益處,加上已經看診後得到幫助的病人的口碑相傳,掛號人數逐漸增加。醫療志工們也在候診區帶動大家做伸展操,放鬆筋骨。
眼科區,由新加坡的驗光師、斯里蘭卡的驗光師及眼科醫師組成的眼科團隊,提供包含驗光、配眼鏡及白內障篩檢服務。
在義診現場走動關懷的冉吉院長提到,山區交通不便,居民大都以割膠、採茶與務農等勞動為業,收入普遍不高,一生病往往忍耐到病情加重,造成延誤就醫。
斯里蘭卡聯絡處負責人阿羅沙師兄說明,義診提供的免費藥物,對居民幫助很大。因在斯里蘭卡雖然就醫免費,但需自費購買藥品,近幾年又因金融危機,藥價上漲了一倍,對農村居民來說是不小的負擔。
八月二十四日第二天義診,排隊的人潮從清晨就開始聚集,人潮雖多,但大家都靜心等待,原來更早抵達的本土志工與醫院人員已經在協助維持秩序,現場井然有序。
中醫區裡,每一次病人和身體的小和解,都有志工的鼓掌歡呼,與中醫師欣慰的笑容。桑傑瓦便是其一。他弓著身子來求治時,滿面愁容,這一年來,疼痛讓他坐不下來,左手也只能舉到四十五度左右。經羅德鏹醫師針灸後,他竟然奇蹟般地能夠把手高舉,挺直腰板走路。沒想到短短療程身體進步那麼大,讓他笑逐顏開。看到病人痛苦減輕,羅德鏹醫師也很歡喜,他說桑傑瓦的肌肉太緊繃,以針灸助其放鬆後,就能做到許多肢體動作。羅醫師也教桑傑瓦幾套復健運動,讓他回家每日持續練習。
下午四時,又傳來了歡呼及鼓掌聲。居民凃善舉起手中的拐杖,站著振臂歡呼。靠伐木維生的他,兩個月前工作時扭傷了左腳板,行動不便。接受推拿後,竟然可以不靠拐杖行走,興奮雀躍之情溢於言表!在志工面前不停嘗試來回踱步,還從一樓走樓梯上三樓。「推拿一點都不痛,期待可以開工的日子快到來!」凃善開心的說。
強大的水電機動組志工群合作無間,堅守崗位之外,觀察現場的需要,諸如加裝風扇、鋪帆布,為求醫民眾遮陽擋雨;也穿梭各個科別支援、協助引路與發餅乾等,有空檔時,又主動到香積組幫忙挑菜、搬重物,「真是萬能的巧手!」中醫師林麗芳讚歎機動組菩薩的付出。
從等候區動線引導、填掛號表格、翻譯到愛灑、勸素及衛教宣導,斯里蘭卡本土志工發揮非常大的功能。團結一心幫助別人之餘,也很認真用心地在吸收各類技能和知識養分,精進不懈。
病人桑傑瓦針炙經羅德鏹中醫師(左)針炙治療後,原本伸不直的手終於能高舉。攝影/麥亞娥
斯里蘭卡眼科醫師阿貝德拉(Dr. Asela Pradeep Abeydeera) 進行白內障篩檢。攝影/希如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