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 藍毗尼專區】中西醫發心 接力為貧病療疾《人醫心傳》256期

2025.03.03-03.22
文/白如璐 攝影/林家如

三月三日至十三日馬國人醫志工團隊在藍毗尼慈濟義診所舉辦中醫義診。一位當地病人經針灸後舒緩了疼痛,以手輕觸刁吉亭中醫師(右)的大腿表達感謝。

三月三日至十三日藍毗尼慈濟義診所舉辦中醫義診,馬來西亞人醫會刁吉亭醫師邀約了劉會平醫師和顏愛心醫師一起貢獻良能!

一位長者拿出X 光片和兩種藥膏,訴說長久以來求醫無門的困擾,刁醫師診察,研判傷到筋,俗稱網球肘,施以按壓曲池穴後即緩解疼痛。長者接過醫師送的貼布很歡喜,走出診間向候診區的鄉親分享中醫真神奇!

另一位病人拔針後,從診療床下來以手輕觸著刁吉亭中醫師的腿部,笑容滿面。不甚了解尼泊爾風俗民情的刁醫師,經過翻譯才知道,原來扎針後病人長久以來的筋骨痠痛終於舒緩,不再疼痛,令他開心不已,行禮以表達感激之意。

高齡九十歲的阿嬤不小心割傷了,血流如注,就見她拄著拐杖,左手包著紗布,慢慢走進診間。劉會平醫師見狀立即進行消毒止血、上藥並包紮傷口,以免感染。第二天,阿嬤又再來診間,為了腰椎神經壓迫造成手麻的症狀求治。劉醫師考量阿嬤年紀大了,可能不敢做積極治療,因此透過針灸,盡量緩解阿嬤的疼痛。

馬國人醫志工李妙紅護理師拿著酒精、抹布清潔消毒,保持診間衛生整潔。她表示在陳吉民醫師的推動下,藍毗尼慈濟義診所從二○二四年十二月開始舉辦婦科義診、今年二月再舉辦了小兒科和耳鼻喉科義診,此次由中醫師團隊診療,期待未來能夠提供多科別的專科醫療服務,幫助鄉親改善健康,也盼能接引更多本土醫師加入人醫行列。

第一次參加慈濟義診的顏醫師是刁醫師在天津中醫藥大學的碩士班同學,對於慈濟人體貼、主動的付出,「身段柔軟得像水一樣隨方就圓」印象深刻。馬來西亞籍的劉會平醫師,在臺灣行醫多年,是享譽國際的胸腔外科專家,也是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時常參與義診的他,沒想到第一次參加慈濟義診是在藍毗尼,他讚許人醫志工團隊認真積極、經驗豐富、準備充分。

刁吉亭醫師觀察,受濕熱氣候與務農為主的生活型態所影響,藍毗尼的病人多屬寒症、虛症與濕症,加以長久勞動引起慢性勞損,膝、腰和肩常犯痠痛,透過中醫的溫灸和拔罐,可助減輕不適症狀。因著聽聞陳吉民醫師談起尼泊爾的醫療需求,刁醫師發心建立中醫平臺,號召中醫師加入義診行列,願能集眾之力持續提供診治和追蹤關懷。

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藍毗尼慈濟義診所舉辦胸腔科義診。尼泊爾資深胸腔科治療專家莫漢醫師(左)應邀前來看診服務。人醫會護理師比蒂莎(右)協助翻譯溝通。中為比加亞醫師。

農村缺醫 胸腔科權威遠道而來

藍毗尼文化市只有二位醫師,缺醫少藥。繼三月上旬的中醫義診後,藍毗尼慈濟義診所於三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舉辦了胸腔科義診。

過去在衛生部服務三十一年的莫漢醫師(Dr. Mohan Kumar Prasad),是胸腔科權威,曾主責尼泊爾境內的防治肺結核工作。在這兩天的義診,除了為患有咳嗽、胸痛的病人安排X 光檢查與痰液檢測,他也發現不少村民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胃炎等問題,研判與當地的生活環境、抽菸習慣息息相關。

目前任職慈濟義診所的比加亞醫師(Dr. Bijaya) 剛畢業三個月也同場服務,並向莫漢醫師多所學習。人醫會護理師比蒂莎(Bitisha Bhandari) 現場協助醫病之間的翻譯溝通,「看到許多人呼吸困難或胸痛,慈濟舉辦義診有助於讓鄉親恢復健康。」

馬來西亞分會副執行長陳吉民醫師帶領馬國人醫團隊用心守護藍毗尼,他感恩莫漢醫師遠道而來,提到當地村民少有機會由專科醫師看診,往返的交通費也是不小的負擔,而且公立醫院只提供二十多種免費藥物。「義診上若發現需要照X 光等進一步的檢查,就會送病人去社區醫院,希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病情加重。」

陳吉民醫師坦言,醫師難尋,有時不免感到挫折,但是人醫志工團隊難行能行,期能建立如法如規的義診所,為病人連結長期的追蹤與複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