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0
文/唐滿足、楊麗華、温燕雪、陳淑兒
八月十日彰化人醫志工六十餘人團隊前往漢寶村,進行每兩個月一次的義診暨往診服務。定點義診在漢寶社區活動中心舉行,志工熟練的為來就醫的阿公阿嬤掛號、量血壓並記錄。內科區,郭顯懋醫師專注問診,對有三高問題的老人家,叮嚀要注意飲食習慣和日常作息,也要按時服藥並定期追蹤。中醫區,林漢偉中醫師溫言暖語問候,仔細聆聽病人陳述病痛,施以針灸治療,幫助排除身體不適症狀。不少志工、社工於空檔時也來「灸」一下,舒緩因操勞造成的疼痛。現場還有王曉萍護理師、李燕淑藥師、賴婕瑄藥師等多位醫護人員合力提供醫療服務。
各路線往診小組成員出發前共聚討論,每組都至少有一位醫師、護理師、藥師、社工和志工。社工黃琳惠表示,行前共識不可少,個案重點解析,讓組員進入個案家時,能更快了解狀況。
黃共璧醫師、陳麗鳳護理師、楊琇米藥師、商碧芸社工與志工們逐戶拜訪七位長輩。黃醫師對每位個案的狀況都瞭若指掌:有皮膚問題的,補給塗抹藥膏幫助改善;家屬提問高齡長輩在營養攝取上的需求,給予飲食衛教;若有用藥問題,也與藥師一一釋疑解惑;對於獨居長者,多加了解日常起居,噓寒問暖。
因著長期來的往診關懷與互動,除了生理上的看診,更是這些老人家心理上的好朋友。
另一組隊伍來到新寶村和新生村進行關懷。來到王家,洗腎病友王爸爸前些日子檢查出胃出血,治療後有所改善,李慧黛藥師為其檢視平時用藥,特別將胃藥拿出來,叮嚀他一定要吃。邱玉亭護理師量測血壓和血糖值後,叮嚀洗腎要避免吃楊桃,並且將王爸爸從醫院帶回來的衛教卡攤開,再次詳細說明。
中風的王媽媽坐輪椅,邱護理師為她測血糖後發現數值偏低,她說不會頭暈,也沒有不舒服;只是兩餐之間常會覺得肚子餓,但是忍一忍就過去了,也不在意。「有時候會有慣性,但是這樣很危險,如果行進間忽然暈眩,容易跌倒。」邱護理師還是建議王媽媽到醫院做檢查。
社工準備了營養補充品、竹筒、平安吊飾,大夥一起祝福王媽媽闔家安康。唐龍文醫師表示,兩個月一次的漢寶往診,案家見到人醫志工總是很開心,「我們陪伴他們說說話,給予心靈上的慰藉,若是發現到病人有困難或需求,也可以適時提供協助。」
「你們最厲害!連我這個『壞掉』的人,都被你們修好了。」阿隆(化名)歡喜向來訪的人醫志工團隊說道。
他本來是北漂多年的維修技工,因長期處於高壓環境導致精神狀況不佳,回到老家靜養,離群索居。這一年多來,人醫志工團隊持續關心、叮嚀按時服藥,志工們也透過修繕,安裝水塔、熱水器等,協助改善居住環境,一步步拉近距離、增加互動。阿隆身心趨於穩定後,閒暇之餘,翻出工具箱裡的螺絲起子與扳手,過往執業的記憶被喚醒。知道阿隆具備維修機械的專業,此行志工陳國政帶來一臺壞掉的小型器械來請他幫忙修理看看,相約下回往診日交件。
「看你進步很多了,還在吃藥嗎?」陳俊志醫師問。「以前沒有工作會胡思亂想,現在每天想的,都是怎麼維修機械,怎麼買零件,不需要吃藥了,你們真的都是菩薩。」志工及人醫團隊的真心關懷與陪伴,讓阿隆找回存在的價值與自信。那雙因病而一度顫抖的手,如今又變得穩定而有力。
阮鈺純護理師環顧四周,磚砌牆面的平房,屋外盡是雜物及待修的機械。屋內被麈封堆疊的東西,空氣中飄散著陣陣的霉味。為了阿隆的健康著想,阮護理師提議維護環境整潔:「下一次只要將一邊的雜物清理乾淨就好,每次進步一點點。」
「好,我會說到做到!」阿隆認真的回答,堅定的眼神又回到了他的臉上。
行動不便的阿美阿嬤近來受頭痛所苦,幾個月前往診團隊發現她因跌倒造成身上多處瘀青,因而啟動「安美專案」,此行除了醫療團隊的照看之外,志工陳國政同時也來為阿嬤安裝穩固的扶手,以減少跌倒的風險,改善居家安全。
慈善與醫療結合,默默守護著需要幫助的鄉親,人醫志工團隊付諸實踐,祈願讓長輩獲得健康、安心又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