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腦刺激手術 巴金森晚期病人新希望《人醫心傳》239期

文/曾秀英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郭啟中向病人說明DBS 深部腦刺激手術的過程。

巴金森病患者展示行動障礙跌倒傷痕。

五十歲的林先生罹患中重度巴金森病,後期嚴重到在大馬路中央看著車來車往卻踏不出一步,台中慈濟醫院神經醫學團隊判定須施行「深部腦刺激手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治療,協助申請獲得健保全額補助,後續門診追蹤,恢復良好,已可重返職場。

林先生從事裝潢業多年,在人生最黃金的四十歲時卻發現雙手不自主抖動,就醫診斷出「巴金森病」。服藥控制長達十年,但動作障礙愈來愈嚴重,他自述近一年來要走一步都要想很久,手動作僵硬,身體駝背,還曾經在過馬路中途,腿突然僵住像瞬間凍結,自己嚇愣了,後來就不敢一個人過馬路。他還自嘲累積多年吹小號的能力,因為疾病竟吹成抖音,意志消沉不少。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郭啟中全面檢查,確認林先生病情已無法用藥物控制,建議施行DBS 深部腦刺激手術。

郭啟中醫師與神經外科醫師江培業合作完成長達六小時手術,術後啟動電刺激,後續依病人狀況漸次調整適合個人最佳狀態的電量參數。林先生走路步態獲得改善,術後半年時間適應體內電池,終於重返職場,閒暇時間四處開心表演小號。

衛福部目前提供巴金森病DBS 深部腦刺激手術補助,病人大約可節省近七十萬元,林先生是台中慈濟醫院第一位得到健保全額補助病人。神經團隊以林先生就醫過程為例,建議病友及早接受術前評估,期待更好的預後。

郭啟中醫師指出,巴金森病是僅次於失智症,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發生率約占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的百分之一到二,臺灣病人數估計超過三萬人。病因是腦內多巴胺神經退化性病變導致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太少,多數非遺傳性,病人大多於五十或六十歲發病,除藥物治療外,病程在中重度第三期以上、使用藥效變差或合併亂動症,可考慮接受DBS 深部腦刺激手術,有效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

台中慈濟醫院江培業醫師(左)與郭啟中醫師(右)攜手治療巴金森病人。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外科團隊討論晶片位置的精確定位。

神經外科江培業醫師執行深部腦刺激手術,進行立體定位植入晶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