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拳頭大小的禮物

文/謝承祐 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在二○二三年慈濟醫學年會,報告者謝承祐醫師與簡報畫面中的老師吳弘斌醫師。攝影/陳彥儒

最難忘的生日禮物

想像一下,今天是一月二十號,而我收到了一個非常特別的生日禮物,它接近一個拳頭的大小。這份禮物帶給了我四個月充實的假期,讓我感受到愛與溫情,並讓我與許久未見的同學和朋友們重聚。它也讓我收到了無數的關懷與卡片,並幫我重新審視了生命中重要的事物,更重要的是,這份禮物讓我與家人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這份禮物是我無法承受之重:一個六公分大小的腦瘤。

口述/吳弘斌 2023.1.20

那一幕是我難以忘懷的,主任一出磁振造影室後,驚嚇於怎麼大家都來迎接他了,隱約還聽到啜泣聲,院長、莊副、各科主任、耳鼻喉部同仁都愁顏迎接,主任心想送個生日禮物,不用如此之大陣仗吧,然而,當他看到螢幕上的超大六公分腦腫瘤壓迫至對側,任何一位醫療相關者看到這圖,皆會張嘴驚嚇。但他沒有時間多想,他只有一個念頭:「我要對抗它。」從發現腫瘤到決定治療,再到約定手術人選及時間,這一切只花了短短的十五分鐘。這樣果斷行動,就像平時進行手術一樣熟練俐落,卻也讓人心碎。依稀記得,未經相約,所有耳鼻喉同仁竟有默契般的,於隔天早上齊聚主任病房,此時,主任語重心長地交代了一些科內未來方向與安排,並提及希望能再帶我進行電子耳手術⋯⋯此時我滿心揪結與不捨⋯⋯嗯,一定會有機會的喔。

主任說:「很感謝你們這些學生,憑藉細微症狀幫我診斷出腦癌,讓我有一週時間可以交代後事並與家人緊握相處時間。以往腦癌之人被發現可能已經癲癇發作或無自我意識,能爭取到黃金一週是很關鍵的。」前來關心的校長聽到主任的診斷過程時,極為驚訝說道:「一般而言在臺大教授是很有權威性的,學生怎敢在他生日這天抓他去做檢查?更何況結果是正常的,那學生免不了被念一頓;若結果是壞的,則沒人高興得起來。因此能無懼權威還毅然的執行,看來你把學生教得很好呢!」主任露出得意微笑。

法華經拯救

手術前,主任一滴眼淚未落,對於人生重大浩劫,他態度只有一個:「直面而已」。手術前主任交代執刀醫師:「國川,我相信你,但這次任務艱鉅,不但手術要成功,也要讓我回復清醒喔!我要能認得家人與朋友,因為我太喜歡你們了,若無法認得,那回來幹嘛呢?」在長達十二小時的開顱取腦腫瘤手術,臺大團隊順利完成手術,並在剛出加護病房的隔天即順利拔管,雙手還能自由舉起,欣喜一切順利無後遺症。然而,在喜悅兩天後,突然左半邊偏癱,無法自理生活。隨後,開始了一連串的化療與復健之旅,這是個極為困難痛苦的過程。每當夜晚的寧靜被陣陣哀叫聲劃破,又墮入那個惡夢嗎?主任夢見二剎鬼欲將他帶離人世,但幸運的,法華經將他拉回來,當醒來之後,主任口中念念有詞,要將一本《法華經》放在床頭,以示寧心。於是科內的同仁們開始手抄祈福,為主任祈求順利康復。

住院治療的過程中,每週我都會去跟主任聊天並給予他鼓勵,看著白天接受電療及化療,下午參與復健運動,我驚訝於其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執著,連對自己都是近乎苛求的完美心態,強迫自己要快速進步,對每段治療時間,服用的藥物,都極度掌控,我知道他努力地用盡每一分力量和資源,企盼能夠活下去。主任本來是個手法細膩且能執行電子耳等精密手術的外科醫師,但現在卻只能躺在床上,這樣的轉變無疑對他來說心靈造成了傷害,有時也有沮喪落寞。我記得主任曾告訴我他不是沒有自殺念頭,他也感到害怕,但清楚知道,即使現在從窗戶跳出去,這裡只是一樓,只會掉進矮樹叢,或許有點擦傷或骨折,他不但不會死,後果反而是會被綁在床上約束著,這樣更痛苦。他只好每天努力提升活下去的機率,他害怕,但他掙扎地想活下去。對此,我感到悵惘外反倒有點欣慰,雖然主任行動不靈活,但腦子邏輯依然很清楚,哄堂大笑伴著婆娑淚眼,迴盪空氣的耳語:我想活下去。

正面思考

謝承祐醫師(右)寫下他眼中的老師吳弘斌醫師(左)從罹病到治療、復健的心境轉化,書寫完成時,老師的健康朝康復的方向發展,正努力復健。

瘦棱的背影,緩慢地倚著手杖,艱難地邁出左腳,今天又是復健日,主任感慨道:「以前的我,可是能靈活使用非慣用手完成精密手術,現在連完成巧巧版拼圖復健,都異常艱難⋯⋯」

在住院期間,有兩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每次洗澡後,他的全身都會顫抖著,感受著無法止息的寒冷。他問我為什麼會這樣,我回答說,這是好事啊,顫抖表示著體溫調節中樞正常運作。主任聽後笑了起來,「對!對!我正需要這種幽默的正向思考。」即使開完腦癌手術,依然能正常運作,這是令人希冀且感動的事情啊。除此之外,主任本來左手無法活動,但在電療過程中卻發現左手居然能清楚地感知移動與抓握。從此以後,他每天反而都充滿興奮地接受電療,並希望將這個發現寫成研究論文。真是一個骨子裡流淌著醫生的意念。

一日,主任的大弟子,周醫師特地帶了主任的慈濟西裝,從臺中帶到臺大病房,當下的我還不懂,剛開完刀要穿西裝幹嘛?後來我才知曉,主任的這個舉動有其深意,原來他說:「台北慈濟趙院長明天要來探病,雖然我是病人,但同時也是部長,代表耳鼻喉部門面。禮貌上我不能穿著吊嘎與尿布見人。這是基本的尊重,也是該有的堅持。」隨著治療的結束,坦白說評估主任狀態還是不太穩定,需要更多休養。剛結束電療的隔天,主任便迫不及待地奔去花蓮見上人。即使坐著輪椅也要去,因為他要讓上人安心,要讓上人親眼見見弟子已在眾人的幫助與機緣下度過難關,會面過程充滿動人溫情,主任說:「也許我無法繼續開刀,但我相信我教出的學生可以。我知道他們會傳承我的一切。而我要做的只是成為一個榜樣,堅持一點風骨。」

四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個祝福

腦癌星狀細胞瘤,這是癌症之中最棘手的一種,難以治癒。發現後若不接受治療,平均壽命僅有三十天,而平均五萬人中就有一人會遭遇這絕難之症。主任自述非常幸運,儘管老天選中他要經歷此大磨難,但他也是少數有能力挺住這困難之人。他身為臺大校友和慈濟科部長,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幫助,讓他獲得了最好的照顧與醫療,這其中,人脈、資源、體力和緣分都是不可或缺,這是他透過這場大病所獲得的領悟。他深刻體悟到,人生是一段羈旅,行囊在肩、家人在側,不求熱烈璀璨,但願緊繫著家庭血脈的羈絆,雖無妍麗,卻也溫潤而悠然。

既然老天安排如此, 每五萬人中就有一人接受這樣的考驗,那麼他願意勇敢地承受著,在抱病的過程中,真切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及無常,將體悟轉化為正向思考與智慧,並將四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份祝福送給身邊的家人與朋友們,當我反覆品味這段慈悲情感時,驚覺,他深鎖眉頭漸綻開,愛已翩然環簇。

這段時間,主任展現出了佛法智慧與勇氣,承繼著上人的慈悲與慈濟家人的疼愛。如今的平靜與從容,其實是無數滴淚水、無數次崩潰,歷經破碎後重生。他直面巨大挑戰,對抗著身體病痛,過程相當艱辛,依然保持堅定的信念。這個禮物雖然沉重,卻也是人生中的一個轉捩點,讓他更加珍惜每一次呼吸、每一個美妙瞬間。如今,他逐漸康復,開始重回職場,英雄已然回歸,繼續書寫著,最精彩、最美的故事。

後記:謝承祐在二○二三年七月中旬寫下老師吳弘斌從發現罹病與病魔對抗的過程與心情,更藉此慶祝老師的身體康復。可惜吳弘斌主任仍於二○二三年十月三日往生,享年五十一歲。

本文獲二○二三年第四屆「慈濟最美醫療人文」徵文比賽 第一名

左起:謝承祐醫師、吳弘斌主任、許權振副院長。圖/謝承祐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