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天人生馬拉松 從心出發 花蓮慈濟醫院急診及救心團隊《人醫心傳》234期

文/江家瑜

黃先生參加二○二二年十月二十二日太平洋縱谷馬拉松,起跑前開心留影。圖/黃先生提供

二○二二年十月二十二日那一天,節氣將進入霜降的清晨,天色還黑矇矇的,花蓮市美崙田徑場已湧入參加太平洋縱谷馬拉松的選手,五點三十分開始做暖身操;五點五十分,四十二公里全馬組與二十一公里半馬組的選手緩緩的往拱門移動集合,待裁判說明安全等注意事項後,六點十分,參加全馬的黃先生聽見鳴槍歡喜的向前跑去⋯⋯

五十二歲的黃先生完全不記得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第一次醒來時已是十二月二十四日,雙眼所見是完全陌生的空間和人,直到被告知他所在的位置是花蓮慈濟醫院的內科加護病房,才知道他已昏迷整整六十四天。

黃先生在花蓮慈濟醫院經歷一百零三天的住院治療,已能走上一小段路的黃先生在二○二三年二月十五日的記者會分享這分重生的喜悅。林欣榮院長(中)、王志鴻副院長(右三)、護理部鍾惠君主任(左二)都出席祝福。攝影/鍾懷諠

花蓮市市長魏嘉彥(左一)與縣議員魏嘉賢(左二)送上太平洋縱谷馬拉松完賽獎牌與紀念衣服,祝福黃先生(右二)完成這場治療的馬拉松。

急診、救心團隊同步接力
搶救生命千鈞一髮

原來黃先生就在起跑不到兩公里的地方,突然倒地,接獲訊息的救護人員火速趕到現場,一檢查,發現除了臉部受傷滿滿的血,他已失去呼吸心跳,急救人員隨即為他做心肺復甦術(CPR),並送他上救護車直奔醫院。花蓮慈濟醫院急診室這端接到通知後,主治醫師聶人豪研判,路跑倒地,造成OHCA(到院前心跳停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心臟問題,也隨即會診救心團隊在急診待命。

當黃先生被送達急診,聶人豪醫師與急診團隊使用儀器繼續為他做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這過程,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黃迺偉同步評估,透過救護車傳回的心律圖,發現病人的心律呈現出心室顫動,若是不積極處理,不僅心跳無法恢復,嚴重的話,全身器官將因為缺血導致休克衰竭,所以為搶救病人、幫病人恢復心跳,他與團隊緊急為病人放置葉克膜,成功後隨即送病人至心導管室,由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朱新凱接手做心導管檢查,並進一步放置支架,使阻塞的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恢復血流。

歷經多劫見生命力
春節前終於轉出加護病房

只是轉往加護病房治療的黃先生,在與死神拚搏兩個多月的過程歷經艱辛,出現腸胃及鼻腔黏膜出血、肺部黏膜受損、血胸、感染以及多重器官衰竭需洗腎等多次危急時刻,內科部重症加護救護團隊也面臨多次挑戰,其中最驚險的一次是「成人呼吸窘迫症」,救心團隊必須第三次為他裝上葉克膜。直到第八十三天,才轉出到普通病房,這也是他送給醫護團隊及家人最棒的春節禮物。

當時黃先生的肺部感染、容易出血,有可能葉克膜一裝上去引起腦出血中風,但是沒有葉克膜支持,加上感染導致血氧變差,狀況非常棘手,在家屬與團隊不放棄的搶救下,黃先生終於挺過這「長期抗戰」。心臟外科黃迺偉醫師回想起那段搶救歷程,直言黃先生的生命力真的很堅強。

心臟內科朱新凱醫師也說,為了減緩黃先生的出血狀況,與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陳逸婷、感染科醫師何愉懷曾多次討論,決定先讓黃先生暫時停止服用抗凝血藥物,這對一個做完心導管手術的病人來說,是很大的風險,但出血也因此得到了控制。但是這樣的好運並沒有延續,因為嚴重的感染,使治療相對複雜。信仰佛教的他,也到加護病房外的佛堂向菩薩祈求,希望黃先生可以撐下去,終於在內科加護病房及感染科團隊的治療下,度過了這段危急的時刻。

經過一百零三天的住院治療,超過十個跨醫療科團隊合作,一次又一次的克服難關,成功的守護住黃先生的生命,也讓他在元宵節前出院,與家人團聚。

黃先生盼了一百零一天,在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下,靠著自己的力氣站起,並跨出第一步,還能前後挪動步伐,信心大增。攝影/陳建皓

感恩醫療團隊不放棄
陪病人拚到最後

二○二三年二月十五日下午二時,在花蓮慈院大廳,林欣榮院長、王志鴻副院長、急診部主任陳坤詮、心臟內科醫師朱新凱、心臟外科醫師黃迺偉、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陳逸婷、護理部鍾惠君主任等人帶領守護黃先生的醫護團隊,以及一直關心黃先生病情變化的花蓮市魏嘉彥市長、魏嘉賢縣議員等人,送上蛋糕為重獲新生的黃先生獻上最誠摯的祝福。而在上午,黃先生夫妻倆已先由護理部督導李彥錚、護理長陳建皓陪同下前往靜思精舍,接受證嚴法師的祝福。

王志鴻副院長分享,過去花蓮縣的心肌梗塞救回率曾為全臺灣倒數第二名,在消防與醫療的合作下,花蓮縣心肌梗塞的救回率在去年上升到全臺灣第二名,很感恩醫療團隊在守護生命的任務上全力以赴。林欣榮院長也滿懷信心的指出,花蓮雖地處偏遠,但救命不用再盤山過嶺,因為現在的花蓮慈院擁有專業及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可以救心、救命,讓病人能醒、能走。

「謝謝花蓮慈濟醫院團隊讓我獲得重生。」在不倚靠輔具的情況下,黃先生走起路來步伐堅定向團隊道感恩,其實若時光倒回到十五天前出院當日,他每走一步得用盡力氣,靠著輔具才能踏出一小步。

「我是被逼著好起來的!」黃先生笑著又說,這過程真的很累、很辛苦,也曾想過放棄,沒想到醫療團隊、太太、家人比他還積極、比他還認真督促他復健,很感謝醫療團隊在這艱辛的過程不斷的帶給他信心與鼓勵,讓他能重新站起,不僅能走路,現在還重返工作崗位,他也發願「今年還要再回來跑太平洋縱谷馬拉松」。

「自己聽了治療過程,都覺得能被救活,是奇蹟!」黃先生說,最讓他驚訝的是過去他每天慢跑十公里,甚至多次參加臺灣及國際舉辦的馬拉松活動,以為自己的身體很健康,卻沒想到心臟的三條重要血管就有兩條全阻塞,第三條是塞了百分之五十。

「失去呼吸心跳倒地後,被送來花蓮慈院搶救,真的是很幸運。」黃先生說,因為花蓮慈院擁有心導管室、葉克膜等充足的急救設備,不用花幾個小時轉送到北部醫院急救,真的是花蓮人的福氣。他還說,出院後在臺北看診時,醫師看完他的病歷都說「黃先生,你的命是撿回來的!還好是送到花蓮慈院救治,因為花蓮慈院擁有優秀的心臟內、外科團隊」。

黃先生夫婦(中)與照護過他的團隊,包含急診部、心臟內科、心臟外科、內科加護病房、心臟內科病房醫護人員開心合影留念。左起:重症加護內科李美貞護理長、急診田于婷護理師、心臟外科黃迺偉醫師、心臟內科朱新凱醫師、病房陳建皓護理長。攝影/鍾懷諠

高品質心肺復甦術
提升病人甦醒機率

在救心團隊接手黃先生治療前,他從路倒、失去呼吸心跳,到達花蓮慈院急診室,至少經過九十分鐘的急救,朱新凱醫師說,黃先生是真的很幸運,因為在到院前,一路上有專業的救護人員及時提供黃先生高品質的CPR,大大的增加他甦醒的機率。

當時在馬拉松醫護總站的花蓮慈院田于婷急診護理師,看到黃先生平安健康出院,真的很高興。她說,當時她與陳亭延醫師在搶救黃先生時,雖然他一度短暫恢復心跳,但沒多久又失去心跳,接著他們繼續搶救並嘗試插管、給予腎上腺素等,只想著趕快救回他,希望他能成功度過難關。

護理師專業又溫暖
激勵病人自信與復原動力

「花蓮慈院的醫療團隊很專業又很溫暖。」黃先生又分享一個小故事,他在內科加護病房昏迷了六十四天醒來,約是第五還是第六天時,他的身體因為肌力流失沒有什麼力氣可以坐起來,但是看到對面床的病人可以坐起來,他很羨慕,於是跟護理師表達想坐起來,原以為會被拒絕或是需要再過一段日子才可行,沒想到護理師立刻找來了物理治療師及其他護理師,協助他坐起來,而且一坐就十分鐘,他不僅內心很激動外,也是那一刻讓他相信未來他是可以站起來的。

一路上陪伴的黃太太多次哽咽的說,很感謝朱新凱醫師與所有的醫療團隊,包含加護病房團隊、急診部、葉克膜、復健醫學部團隊,以及呼吸治療師、護理師、營養師,都沒有放棄幾度病危的先生,團隊帶給他們家人堅強的信念;「只要病人還有意識、還有機會,團隊一定會救黃先生!」朱醫師的這番話讓她很感動。

復健部治療師團隊用心為黃先生制定了一本「復健武功祕笈」,詳細解說每個階段的步驟與動作,讓黃太太很感動。攝影/陳建皓

以病人為中心
復健武功祕笈大給力

花蓮慈院團隊以病人的感受、病人的需求為優先來照護,不管多忙碌,都會用心鼓舞他和家人,黃先生說,像是在加護病房時,醫療團隊為了幫助他恢復流失的肌力,教他從手指比愛心開始練習,再進步到用雙手比大愛心⋯⋯等等,增加他肌力恢復的速度;此外,加護病房的護理師還特別送上有著陽光笑容又可愛的玩偶「皮卡丘」,為他加油打氣。黃太太說,醫療團隊的種種貼心與細心照護,不只安定了先生的心、也溫暖了家屬的心,團隊的這分以病人為優先的慈悲心,是加速先生復原的一個很大的動力。

黃太太還說,復健醫學部治療師團隊為了讓先生復健得更順利,為他制定了一本「復健武功祕笈」,詳細的解說每個階段的步驟與動作,先生在「武功祕笈」的幫助下循序漸進,從可以坐、手可以舉到腳,可以在床上踩腳踏車⋯⋯一步步的達成復健進度,後來在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下,嘗試站起來。雖然只是站起來,但相信先生未來一定可以邁出腳步。盼了一百零一天,在復健科團隊的協助下,先生終於靠著自己的力氣站起,並跨出了第一步,還能前後挪動步伐,大大的增加他們的信心。「這不僅是奇蹟,可以說是神蹟!」黃太太也很感恩佛堂的菩薩保佑,這過程就如太平洋縱谷馬拉松的標語「勇者無懼」。

黃先生在復健科團隊的協助下,積極復健,希望能早日靠自己的力量走路。攝影/江家瑜

黃先生夫婦送護手霜感謝醫療團隊,特別到骨科物理治療室找曾在內科加護病房照護他的蘇晨佑(右)。攝影/張棋興

醫病努力寫下生命奇蹟
病人也是最好的老師

魏嘉彥市長與魏嘉賢縣議員則頒發太平洋縱谷馬拉松完賽獎牌與紀念衣服給黃先生。「報名是勇士,完賽是英雄。」魏嘉彥說,黃先生是英雄,因為他已完成這場治療的馬拉松,非常恭喜他,也期待他能重回最愛的馬拉松運動。魏嘉賢很感恩花蓮慈院醫療團隊,他說,醫療團隊不斷為黃先生的家人帶來信心,提供病人最適切的治療,讓他奇蹟般的康復,將生命給「跑」回來,看到他恢復得非常好,真的很感動。

物理治療師蘇晨佑也在臉書分享,第一次見到黃先生時,他身上裝滿了各種管路、四肢肌肉有明顯的萎縮、運動的耐受度也很低,只能做出簡單的關節活動和呼吸訓練,在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協助下,他的呼吸型態、耐力、肌力、功能皆有明顯的改善,也在訓練一個多月後拔管,順利轉出加護病房,順利出院。幫助黃先生的經驗讓他更加相信「物理治療」是能在加護病房那樣嚴苛的環境中,陪著病人走過艱辛過程的好夥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