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淑萍、邱宜卿、沈健民
三月七日曾任慈濟大學校長的「妙博士」方菊雄教授(前排中左)帶領校友團隊從慈濟大學出發,回到心靈故鄉靜思精舍。圖/慈濟大學提供
每年的慈濟醫學年會舉辦期間,慈濟大學校友會都會進行「校友回娘家」的活動。三月七日週五下午,由曾任慈濟大學校長的方菊雄教授帶隊,邀請二十五位校友回到「心家」花蓮靜思精舍,與證嚴上人溫馨座談,分享他們在各個領域的傑出成就,以及慈濟教育為人生帶來的深遠影響。
第一屆慈大醫學系校友、花蓮慈院血液腫瘤科朱崧肇醫師致力實踐讓弱勢族群得到該有的照顧。圖/慈濟大學提供
正在攻讀博士班的花蓮慈院護理部鄭雅君督導,感恩初入職場時學姊們的扶持。圖/慈濟大學提供
公衛系校友周奎學感念當年慈大師長在他罹癌時的關懷與照顧,立志投入救人行列。圖/慈濟大學提供
校友回心家 傳承校訓精神
第一屆醫學系八三級校友朱崧肇,是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曾獲選為全國十大優良醫師,與社工一起幫助許多弱勢的癌症病友。他說:「我只是做一個本分事,而這個本分事,其實就是慈濟大學告訴我們的,讓所有弱勢的族群,得到該有的照顧。所以醫療有團隊,做好本分事,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公衛系八七級、亞洲準譯營運長李定寰以自身經驗剖析產業趨勢,並期許能促進校友間的連結,與慈濟志業密切結合,將新技術、新產品回饋給慈濟。
華聯生物科技行銷企劃總監李雯雯畢業自醫技系,就學時曾獲得慈濟大學的獎學金,因著慈濟的支持讓她無後顧之憂完成學業,如今她也希望能回饋社會。來自臺東縣達仁鄉的鄭雅君,是花蓮慈院護理部督導,目前正在攻讀慈大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班。她回憶初入職場時的艱難,幸有學姊們的扶持讓她逐漸找到歸屬感,如今她已成為護理領域的重要支柱,並參與國際醫療合作。
公衛系九四級周奎學,現任門諾醫院公共事務部主任。他憶起當年考上研究所時,罹患淋巴癌,治療期間、慈大師長的主動關懷,伴他度過艱辛抗癌歷程,讓他立志投入救人的行列。周奎學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生貢獻在急救教育,也在消防隊擔任救護志工。他表示秉持在慈大學到手心向下的服務精神,「不僅在工作中奉行,也把助人的專業融入到社區裡面,去教導社區的居民。」
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勉語,「慈濟大學永遠是校友的家,希望大家將慈濟精神傳播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有感,教育工作雖然辛苦,但成果卻很甜美。校友們就像蒲公英,隨風飄散到各地落地生根、茁壯成長,歡迎大家常回來慈濟大學,提攜學弟妹。
證嚴上人慈示:「(慈大校友)不管你們現在的足跡在哪裡,都是利益社會。剛剛我聽了很安慰,這就是教育的希望。」遵循「慈悲喜捨」的校訓,慈大校友們懷抱著利他精神,持續在各行各業中發光發熱。
三月八日至九日舉行的2025TCMF 協力盃籃球賽,慈濟醫療志業暨大學校友共組成六支隊伍參賽,院校一家以球會友。前排中央藍色球衣左起為王本榮執行長、郭漢崇副執行長與陳宗鷹副校長熱血應援。攝影/許耀明
學術研究與體育賽事並行相應
「2025TCMF 協力盃──慈濟醫療志業暨大學校友籃球邀請賽」三月八日至九日舉行。慈濟大學校友、慈大OB(Old Boy,老校友)、慈大教聯隊,以及花蓮慈院、大林慈院和台北慈院共六隊,分為兩組於慈濟大學大喜館籃球場展開熱戰。
這場串聯慈濟醫療志業、教育志業以及歷屆校友們的籃球盛宴,由大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同時也是嘉義慈濟診所的負責人蔡任弼醫師發起,慈濟大學校友會祕書長、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朱崧肇醫師以及慈濟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組長、慈大男籃隊徐志杰教練協辦。徐教練表示,在組隊邀約的過程中,訊息發到各院後,大家非常地熱衷與投入。協力盃是在十六年前,由時任慈大校長的慈濟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創辦。十六年後,邀請王執行長以及醫療志業郭漢崇副執行長共同進行開幕跳球的儀式,象徵世代傳承,期待協力盃能在慈濟生根發芽。
蔡任弼主任本次代表慈大教聯隊,同時身兼大林慈院的領隊,分享協力盃此次復賽的源起,是參考海外醫學會議的經驗。為了鼓勵會員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在會議進行期間都會安排運動的環節,可能設計在某一天的早上進行五公里慢跑,或是舉辦City Tour(城市旅遊)。慈濟醫學年會自今年起,固定在三月的第一週於花蓮舉辦,蔡任弼認為,校友學弟妹們在參加球賽之餘,同時能參與年會的各項學術課程、講座。此次的協力盃很順利地號召了近九十位校友回到花蓮,往後可以擴大比賽項目,增加不同的運動種類。
奔馳球場 跨世代並肩作戰
慈大OB 隊(Old Boy) 的核心成員,是慈濟醫學院創校時的第一屆醫學系、醫技系與公衛系的元老學長,當年在校內創立籃球社,是帶起慈濟籃球運動風氣的先驅。直到現在,每年慈濟舉辦的各項籃球盃賽,這群老球友、老同學們都會回到花蓮共襄盛舉。帶隊的隊長、人稱「老歐」的公衛系八三級葉國安,從事生技製藥業,他分享今天在場上奔馳的這群「老男孩」,都是創校的前三屆老校友,平時居住在臺灣各地,只要一有球賽,就能在場上相聚,一起跨越時空回到過去。三十年來,大家除了「肚子變大了一點、動作慢了一點、頭髮白了一點」,那份歷久彌新的友情依然一如往昔。
慈大校友隊長、醫檢師陳昱任表示,隊內成員大都是醫技系的校友,畢業後仍一起組隊參加慈濟體系的賽事,大家並沒有太在意成績,只要能聚在一起打球、就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台北慈院籃球社隊長蔡秉軒是泌尿科住院醫師,他提到院方非常支持籃球社的活動,提供經費租借場地,讓社員下班後可以集合練習、互相切磋球技。
花蓮慈院隊長錡冠華是急診室護理師,隊上有醫師、護理師、麻醉護理師和專科護理師等。他說:「我對球隊很有信心,但比起贏球,開心打球、享受運動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大林慈院球隊召集人「小黑」許宥勝,目前在藥廠服務,他提到此次由八八級到九五級的學長學弟組成跨世代的隊伍參加協力盃,大家的反應都非常興奮,嘉南地區的校友們排除萬難、想盡辦法「喬」時間要回花蓮。
經一番激戰,最終由慈大教聯隊榮獲本屆協力盃的冠軍,亞軍是慈大校友隊,花蓮慈院取得季軍。朱崧肇醫師表示,奔馳球場讓人有一種重返青春歲月的感覺,期待每一年都能在花蓮與大家再聚首。OB 隊長葉國安也說,「慈大是我們的母校,每年都要回來打球、見見老同學,一定要讓這項賽事更加壯大。」(部分內容引用大愛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