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新北】平溪九線往診義診 中西醫齊呵護《人醫心傳》233期

2023.04.16
文/朱秀蓮、陳美慧、周綉珍、吳宥霖

四月十六日北區慈濟人醫會結合慈濟志工共一百五十三人團隊齊赴平溪,展開義診暨往診服務。除了在平溪區平溪市民活動中心的定點義診之外,另安排九條往診路線進行訪視關懷。

左圖:四月十六日北區慈濟人醫會舉行平溪義診暨往診服務,台北慈院廖振凱中醫師(中)和周碧惠護理師進行訪視關懷時,教導長者使用握力器。攝影/陳李少民
右圖:台北慈院復健科洪怡珣主任(右二)關懷臥床個案的健康情況。攝影/林靜芳

「長照記憶居家關懷」路線由台北慈院中醫師廖振凱醫師、護理師周碧惠、焦淑惠個管師等人帶隊,前往東勢里、薯榔里和石底里進行家訪關懷。山路蜿蜒曲折多岔路,門牌有時只是參考用,還好沿途有熱心民眾協助指路。

找到李阿嬤的家,聽到人聲,阿嬤拄杖相迎。廖振凱醫師邊把脈,邊詢問身體有沒有哪裡不舒服。聊了一回,發現兩人同樣來自雲林西螺,看著眼前如孫子般的廖醫師,阿嬤緊緊握著他的手,說起故鄉事。老人家盛情邀約大家留下來吃午餐,不過後續還有關懷任務,不得不道別。

「週三下午您可以來看我,在衛生所有中醫巡迴醫療,我都會在那裡。」廖醫師邀約住在山上的老人家不妨下山走走,也好持續做健康照護追蹤。眾人反覆叮嚀阿嬤「廖醫師在衛生所等你喲!」希望很快能再看到她。

為陳阿公貼耳豆,藉以調整經絡氣血和臟器功能;帶來握力器示範教學,叮嚀有空或是看電視時就拿出做,可訓練肌力兼按摩。廖振凱中醫師說,為偏鄉服務是他轉換跑道行醫的心願。從去年二月起,每週三他會來到平溪,早上先到長者家往診,下午則在衛生所看診。山城裡除了有慢性病的老人家,亦有不少亟需醫療資源的弱勢族群,更堅定他做「不請之師」,走入最需要的地方去。

北市聯合醫院藥劑科主任李銘嘉藥師分享,此行發現長輩們的用藥觀念不盡理想,未來他希望能邀請更多年輕的藥師加入義診,協助宣導用藥安全。

台北慈院王緒斌醫師與北區人醫會蕭秀巧護理師為阿嬤檢查腳部腫脹的問題。攝影/余錦豪

平溪區靜安路居家關懷路線由台北慈院王緒斌醫師帶領十三人團隊,在志工陳雪毓的引路下訪視服務。雖今防疫規定放寬,為保護長者和彼此健康起見,全員全程仍配戴口罩。

來探望阿春阿嬤時,兒子陳先生憂心道出媽媽因腦萎縮,不說話也不愛走動,這兩年退化很快,王醫師建議他仍要多帶出來走動,常陪媽媽多說說話。道別時,陳先生感謝人醫志工多年來對媽媽的關懷。

「多年關懷陪伴下,人醫志工與案家已相熟若老友,每當無常到來,聞長者凋零,不勝唏噓。」七十七歲的蕭秀巧護理師有感而發。她很珍惜每次出隊的緣分,「老人家很孤單,陪伴聊天讓其心靈有所寄託,閒聊時傳遞衛生常識,希望長者能夠更快樂健康且長壽。」

王緒斌醫師說明,家訪一方面傳遞關心,同時給予案家醫療專業建議,提早預防,防止惡化。此外,「不只是病人,照顧者也很需要團體的支持。」

台北慈院復健科主任洪怡珣醫師指出,往診可以近距離觀察病家的需求,例如多數長輩有膝蓋關節炎的問題,反應較不佳,為了促進好轉,醫護悉心教導可以怎樣復健、做訓練肌力的運動,加上志工一旁的關懷與鼓勵下,阿公阿嬤學會了一些簡單的動作,看到他們開心的笑臉,相信有所幫助。

平溪老街路線,由新光醫院腎臟內科張其軒醫師、台北慈院簡梅鶯藥師、護理師李素禎及陳嘉琦,以及志工一行十四人展開服務。

九十八歲林阿嬤與媳婦同住,健康硬朗,可說是高年級模範生。「現在都沒有吃藥了!」大夥聽聞她這麼說,不約而同鼓掌歡呼直呼厲害!張醫師親切提醒阿嬤居家安全,平時走路要小心,避免跌倒。

一連拜訪了佛堂的法師還有四個家庭,張醫師藉由話家常了解長者目前與慢性病共處情況,及其用藥的狀況。張醫師認為藥物重整,對於老人家其實是很重要的。「有些非必要的藥吃得太多、太久,反而適得其反;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也可能發生交互作用,影響治療效果。」所以問診後,會協助做藥物分類,叮嚀哪些藥物一定要定時服用,才有助於改善疾病。張醫師表示,「我們會明白的告訴病人,根據症狀去選擇藥物;再來就是在紀錄本上面記錄清楚,方便下一次訪視的醫師,看到了就再多為病人提醒幾次,幫助病人愈來愈具體了解藥物的使用。」

平溪義診團隊隊長張治球醫師說明,人醫團隊走入偏鄉關懷長者施醫藥,也提供照顧上的知識與衛教。許多長輩的子女多在異地工作,醫護與志工帶著愛,給予膚慰、陪伴。「人醫會最主要的功能,並不是在醫療上給予多少的服務,真誠關懷的心意更是重點。」

左圖:北區人醫張其軒醫師為長輩診察時,也特別注重老人家的用藥安全。攝影/林世欽
右圖:平溪義診隊長張治球中醫師感恩人醫志工團隊貢獻良能,守護偏鄉地區鄉親健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