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彰化】醫到漢寶村 心理營養復健隨行

2023.04.09
文/許淑琴、楊麗華、陳夢希、溫燕雪 攝影/阮鈺純

彰化慈濟人醫會四月九日舉行漢寶村義診暨往診服務,此行共有醫師六位、中醫師一位、藥師六位、護理師四位、心理諮商師四位、營養師兩位、物理治療師一位及社工五位及慈濟志工等共八十人參與。

左圖:四月九日彰化慈濟人醫會舉行漢寶村義診暨往診服務,訪視關懷途中,林烱郁醫師為病人細心檢查傷口。
右圖:劉瑞倩營養師(蹲者)用心為案家做飲食衛教。

定點義診在漢寶社區活動中心,由郭顯懋醫師及蕭森霖中醫師為前來就醫的村民看診。醫療幹事陳俊志醫師說明此次安排三條路線為不方便出門的長者展開往診關懷,期能了解其身體狀況、用藥、家庭狀況,長照設備需求,並結合社工訪視,評估社區資源如何進行協助。

首先來到一戶長者家探望,之前因疫情,幾次前來都被婉拒探視,此次終於得見。室內環境打理很乾淨,阿嬤蜷縮在床內側,梳著整齊的馬尾,睡得很安穩,偶爾睜開眼睛,彷彿聽到志工們的祝福聲。案主兒子獨身,二十年來全心照顧失智臥床的母親,老人家各方面機能都已退化,但他每日勤於為母親翻身按摩,讓老媽媽身上沒有絲毫的褥瘡,飲食方面也毫不含糊。能夠這樣經年累月而無微不至的照顧臥病至親,人醫志工成員無不感動萬分。

每到一戶關懷案家,醫師問診,護理師量測血壓並回報紀錄;藥劑師協助檢視用藥;心理諮商師關心身心健康;社工觀察其住家環境、營養師了解其飲食狀況;青年志工處理發放物資,往診團隊成員各司其職、合作無間。

來到淑芬(化名)家,先生明清(化名)中風右側偏癱臥床,她一手帶大四個孩子,丈夫生病後,又一手承接照顧重擔。林烱郁醫師為明清進行檢查時,他可以自己用左邊有力的手翻動身體,讓林醫師肯定太太照顧有功。

關懷完病人後,再帶淑芬到外頭聊一聊。原來定期來訪視關懷的志工隱約察覺,或許淑芬不若表面般堅強樂觀,可能心裡有什麼話,會想要找人訴說。在心理諮商師與信任的志工面前,淑芬毫無保留,盡情宣洩心中的委屈和苦處。有人同理,情緒得以找到出口。

左圖:黃建成醫師準備為中風臥床的阿嬤問診檢查。 攝影/楊麗華
右圖:心理諮商師劉慧娟關懷案主的身心健康。

一行人來探望明惠(化名)時,見其兩隻腳的腳趾都用紗布包著。明惠輕輕地拉開紗布,林烱郁醫師蹲下來細心檢查傷口,比起兩個月前,傷口有修復了,曾秀芬護理師隨即幫忙換藥包紮。

「吃早餐了嗎?」營養師劉瑞倩關心的詢問。「還沒。」明惠說,昨晚睡前肚子餓,吃了一塊麵包,所以早上就索性不吃。常常,要洗腎的日子,交通車一大早五點就來了,她也是沒吃早餐趕搭車,因為也來不及準備。有時沒東西吃,就吃水果當一餐。實在是不健康。

曾美娟藥師看到桌上有好多藥袋和藥瓶。原來明惠自己當「醫師」,覺得吃了高醣類食物,就乖乖服用血糖藥;如果覺得吃的是低醣食物,就不吃藥了。曾藥師為她進行用藥安全衛教說明,提醒她一定要遵照醫囑按時服藥,才能有助於改善病情、控制血糖。

「三餐一定要吃,藥也要按時服用。」劉營養師接棒教起明惠如何利用當季食材搭配出均衡營養的料理,最簡單的方法是將米飯、富含蛋白質的豆類、不同種類的蔬菜,全部煮成一鍋鹹粥,這樣各種營養都有了,也不會麻煩。

楊阿嬤腳部開了五次刀,以致行動困難,陷入愈痛愈不想走路,愈不走路腳部愈萎縮的惡性循環。人醫團隊來探望時,得知阿嬤胃口也不好,每天愁容滿面,晚上要服用六顆助眠藥才能入睡。劉營養師關心二老的飲食起居,也向有糖尿病的阿公說明均衡飲食的重要。家裡由阿公掌廚,說起老伴只吃高麗菜,其他都不吃,滿臉無可奈何,很是為難。

「每一餐都要有主食、蛋白質、蔬菜。」劉營養師反覆叮嚀,也傳授阿公可以如何把各色食材切小切碎做搭配,就算每天都吃一樣的,也沒關係,總比沒吃好。

「我們今天也學到好多呢!」志工們在一旁陪伴,也吸收了好多營養學知識,收穫滿滿。

第一次參與往診的黃建成醫師,問診不疾不徐,耐心仔細聆聽長者訴說身體的不適之處。他認為到宅看診可以看到個案的生活樣態,給予更貼近需求的醫療建議。他也相信,對病人來說,「環境改善」與「居家照護」同等重要。而人醫志工團隊肯花時間、心力為這群偏鄉弱勢長者及病家服務,令人感佩,他希望貢獻一己之力,與大家一同為需要幫助的人付出。

陳俊志醫師表示,「以人為本,以病為師」是人醫的精神,感恩團隊每位成員奉獻良能,走入人間苦難處,在見苦知福中體現人間美善。

漢寶社區活動中心的定點義診上,陳俊志醫師為村民進行健康講座。攝影/陳夢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