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臺中】專業輔助 護理之家成示範據點《人醫心傳》258期

2025.05.04
文/張明珠 攝影/鄭圳隆

五月四日中區慈濟人醫會前往臺中市康禎護理之家進行洗牙義診,此行包含十二位醫師、兩位護理師與慈濟志工共六十二人參與服務。

開診前,陳偉宗醫師致詞提及,很多機構的長輩,連牙科都不敢接觸,「但康禎護理之家力行對住民的口腔衛生保健,積極主動安排牙科檢查。我們的角色其實只是輔助,真正的主角是機構對住民口腔衛生的重視,這樣雙方互相成就,才真正有意義。」

康禎護理之家林文娟院長回應,自二○一九年起即建立針對特殊需求住民的口腔清潔模式。「可是不管我們怎麼努力,牙結石還是會堆積,牙菌斑也會卡在牙縫中,單靠刷牙根本清不掉。所以非常感謝,像人醫會這樣有愛心又專業的團體來協助我們。」因為有人醫志工團隊的照顧,林院長表示,常常收到家屬的回饋,說住民比在家時更乾淨,口腔沒有異味,可以放心和他們靠近、親近地對話。

慈濟人醫會自二○一九年開始,每半年一次來到康禎護理之家舉辦牙科義診,從不間斷。因此,大夥對這裡早已熟門熟路。今日一如往常,管線志工一大早便將所有牙醫器材、包括水電箱、空壓機、活動式洗牙機、輪椅架等依序就定位,將近一百位長者需要服務的規模,在在不容忽視。

蔡文方醫師一床一床為住民進行洗牙前的評估檢查,「生命跡象穩定,再來做牙齒清潔,避免緊急事故的發生。」為重症患者看牙需要諸多考量,林院長形容住民看牙「就醫不易、常被退掛」的難處,可見一斑。

「拜託! 拜託!」、「感恩! 感恩!」、「對!對!對!太棒了!」⋯⋯為了讓插管的長者們願意張口洗牙,除了醫師耐心地安撫溝通、志工協助或打燈或翻身,加上院方照護人員專業的口腔按摩,多人通力合作,就是為了確實維護每一位住民的口齒健康。

鄧婉吟醫師與蘇可昀醫師母女檔攜手參與義診,鄧醫師表示:「很歡喜女兒承接了我們這個職業,也希望她有機會可以跟我們一起來付出,今天剛好她有時間,她也把她的朋友一起帶來了。」

首次隨隊參與服務的蘇醫師則說,從小看著爸爸、媽媽做義診,假日的時候都很忙。她心裡一直都有個憧憬,希望也能成為加入。現在自己也是牙醫師了,「和媽媽一起來,很開心,也很謝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

由於康禎護理之家的努力,加上義診團隊的專業支持,如今,它已成為口腔照護示範據點,許多長照機構前來觀摩學習。包括健保局、衛生局也針對護理之家的口腔衛生計畫撥款補助,推動教育訓練。所有的努力化為肯定。

此次林文娟院長也代表機構捐贈一臺耳鼻喉科診療設備,為慈濟環保輔具平臺添利器,嘉惠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如此一來一往,彼此成就、彼此感恩,這就是人間美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