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冉曦、張家慈
二○二五年二月五日台北慈濟醫院舉辦「蔬心植福綠食尚」健康講座。攝影/范宇宏
楊灼華營養師鼓勵民眾從彈性素開始,共同為自身健康及愛護地球盡一分心力。攝影/范宇宏
茹素不僅有益健康,更具有環保意義,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茹素益處,台北慈濟醫院自二月五日起至二月二十一日,每週一至週五上午十點於醫院陽光大廳舉辦「蔬心植福綠食尚」蔬食推廣系列講座活動,藉由營養師主講健康講座、茹素同仁心得分享與養生食譜教學等多元形式,向來院民眾傳遞最新穎的蔬食理念。
台北慈濟醫院長期積極推素,透過研究發表、門診衛教及健康講座宣導蔬食對健康與環境的重要性。二月五日為「營養師節」系列活動的首日,營養科吳晶惠主任表示:「近日天災不斷,就像在提醒我們地球真的很脆弱,愛護地球人人有責,而最能從自身做起的就是『蔬食』,希望藉此活動鼓勵民眾茹素。講座主題多元,此次共有十三位營養師輪番上陣,以不同族群、常見迷思為主軸,進行衛教分享,打破大家對素食的排斥想法。」活動除了邀請營養師進行衛教講座外,亦邀請院內醫護同仁分享自身茹素心得,讓民眾了解現今素食浪潮的崛起不僅是因為宗教,更有健康、環保和動物友善等多方原因。
首場講座由楊灼華營養師主講,她提到茹素不僅減少土地資源、水資源以及糧食資源消耗,更能減少碳排放,延緩地球暖化;此外,蔬果富含纖維質和植化素,能夠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與死亡率,而蔬食飲食又有全素、蛋素、奶素、彈性素食等不同選擇,楊灼華營養師鼓勵民眾可嘗試彈性素開始,餐食若能選擇,盡量以蔬食為首選,共同為自身健康及愛護地球盡一分心力。醫務部朱家慧同仁現身分享茹素的原因及收穫,指出茹素是一種選擇,相信對人生會產生不一樣的改變與影響,期待自身經驗能提升更多人的茹素意願。
台北慈濟醫院李盈瑩營養師分享兒童茹素的好處,破除一般民眾迷思,兒童吃素一樣能健康成長。攝影/盧義泓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團隊推素活動,現場準備五香芝麻乾拌麵供民眾試吃品嘗。攝影/盧義泓
推素護眾生
美味蔬食心潮流
二月十日活動,首先由趙有誠院長分享自身的茹素理念,李盈瑩營養師分享兒童茹素的正確觀念,活動現場亦安排蔬食料理試吃及食譜分享。
趙有誠院長提到:「近期洛杉磯大火、臺南地震等天災不斷,我們應該警惕,身體力行發揮慈悲心,實踐茹素的理念。」趙院長也感謝院內同仁聯合舉辦為期十三場的系列講座,將蔬食理念推廣給更多人知道,人人共盡一分心力,讓更多人加入茹素行列。
李盈瑩營養師以「兒童茹素營養好」為題,向民眾分享豐富兒童茹素知識,本身是兒童門診營養師的她表示,對於兒童吃素,許多父母及民眾有三大迷思:「沒體力、長不高、易感冒」。然而,只要均衡飲食,了解如何從蔬食中補充足夠的營養,就能破解這些迷思。舉例來說,全穀類小麥胚芽中亦富含「鋅」,對於提升免疫力、降低感冒機率有極大幫助,可作為孩子的日常飲食;若孩子想喝冰涼飲品,建議以蛋白質及鈣含量較高的牛奶或優酪乳為主,取代含糖量高的飲料。最後再搭配充足的睡眠及適量的運動,就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正確之道。
活動現場還安排慈濟志工鄭環鳳師姊帶來美味的五香芝麻乾拌麵,讓參與的民眾試吃品嘗,體會蔬食之美。謝小姐帶孩子來院就診,順道旁聽講座,她說:「聽完講座後,對於正確茹素的方法更了解,小孩吃素原來也可以很健康,讓我獲益良多。」劉小姐現場吃到了蔬食料理,她分享:「我原本就喜歡吃健康的原型食物,今天品嘗到美味新鮮的蔬食,感受到工作人員的用心,也學習到很多健康飲食的方式,我覺得這樣的活動很棒。」
透過多元的方式推廣蔬食,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茹素並非艱難的選擇,而是一種既健康又環保的生活方式。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舉辦「蔬心植福綠食尚─減糖蔬易力」衛教講座,趙有誠院長行程再忙,推素不缺席。攝影/盧義泓
健康減糖超簡單
二月二十二日是營養師節,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以「減糖蔬易力(so easy)」為題,舉辦衛教講座,提供民眾新穎的健康知識,亦設計唱跳表演及闖關遊戲,吸引許多人參與。趙有誠院長推素不缺席,再次向民眾強調素食不僅有益身體健康,也能發揮愛護眾生的慈悲心,呼籲大家共同推廣茹素精神,守護健康也守護環境。
蔬食餐飲現今漸為潮流,因此,擁有正確蔬食觀念更趨重要。營養科吳晶惠主任指出,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吃素的好處,營養科針對孕婦、兒童、洗腎病人等族群或不同病症,自二月五日起連續舉辦共十三場的系列講座,二十一日是最後一場活動,以「減糖」為題,介紹生活中潛藏的含糖食物及正確觀念,為系列講座劃下圓滿句點。
周家琳營養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現場民眾說明「醣」與「糖」之間的差別。她指出,「醣」泛指碳水化合物,為人體體內提供細胞養分及熱量的重要來源,能夠透過米飯、五穀根莖類等食物取得。而糖分不僅來自甜食與飲料,許多日常食品如醬料、加工食品中也含有隱藏糖分,長期過量攝取可能導致肥胖、代謝症候群、脂肪肝等健康問題,建議成人每日糖攝取量應控制在總熱量的百分之十以下。周家琳營養師提醒民眾在閱讀食品營養標示時,要特別注意「總糖量」與「添加糖」,選擇低糖、無添加糖的產品,養成健康飲食習慣,並介紹全穀雜糧「精製」與「未精製」的差別,建議民眾每日將主食的三分之一替換成地瓜、紅豆或是南瓜,就可以吃得健康又營養。
為了強化民眾對於減糖飲食的觀念應用,活動設置四個闖關攤位,藉由食物圖卡,讓民眾認識日常飲食中隱藏的糖與醣。家族有糖尿病史的盧女士分享,闖關遊戲的設計讓她印象深刻,原來日常生活中許多食物及飲料的含糖量都非常高,日後會更加留意營養成分中的分量標示,避免過量攝取。另一位蘇女士分享:「遊戲很好玩!可以直接將今天學到的知識應用出來,融會貫通。我很喜愛吃蜂蜜,但是藉由今天的講座,才發現蜂蜜容易對身體造成負擔,之後會提醒自己少吃一些」。
活動特別安排,營養師和大愛幼兒園師生表演「我的餐盤健康操」、「蔬果好健康」舞蹈,藉由簡單易懂的歌詞和旋律,強化民眾對食物種類的認識,提升大家營養均衡的健康觀念。
活動設計闖關遊戲,營養師讓民眾抽取圖卡,並讓民眾判斷圖卡上的食物為「精製」還是「未精製」。攝影/范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