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九日
台北慈濟醫院邀請畢業自慈濟大學的十二位醫師齊聚一室座談分享。
座談結束,精舍師父送上祝福禮。
台北慈濟醫院於六月十九日在靜思堂舉辦「慈濟大學畢業校友座談」,精舍德悅師父、德諦師父、慈濟基金會林碧玉副總執行長及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親臨關懷,院方由趙有誠院長偕同院部主管參加,共有十二位畢業於慈濟大學醫學系的主治醫師及住院醫師,逐一介紹自己與慈濟的緣分以及在志業體的成長。
趙有誠院長介紹目前在台北慈院服務的慈大校友中,主治醫師及住院醫師共三十七位,後中醫系的校友共十位。
「其實我曾經是慈濟的逃兵。」腎臟內科林定筠醫師幽默說道,曾經離開慈濟體系,緣分又帶她回到台北慈院服務,她提到在主管的帶領下學習做研究,累積了多篇論文,上週才參加韓國亞太腎臟醫學年會,深感自我的成長,期許自己未來也能帶領後進投入醫療研究與教學。
耳鼻喉科兼任教學部副主任黃韻誠醫師分享:「在疫情期間,實習醫學生仍須到院實習,但當時防疫面罩、疫苗都面臨非常稀缺的狀況,讓我很煩惱。」在院部主管、感染控制中心及人文室等跨團隊幫忙下,教學部很快收到兩大箱防疫面罩,且每個實習醫學生至少打到一劑新冠肺炎疫苗,讓他非常感動。
身為高雄人的家庭醫學科黃如薏醫師,畢業後曾到其他院所受訓及返鄉服務,最後因緣際會回到台北慈院,在工作的過程中感受到溫馨又精進的氛圍。對數位資訊有濃厚興趣的她,期待發展第二專長:「未來我希望能夠進修AI及大數據,在資訊及相關領域有所貢獻。」
除了分享心路歷程,醫師們也提出許多客觀想法,如:開刀房的資源、人才的留任、新一代醫師的想法差異及護理人員的招聘等問題,與院方共同討論。
「諸位都是上人的寶貝,慈濟的愛與關懷會隨時呵護著大家。」林俊龍執行長表示此行目的就是為了聆聽大醫王們的心聲,了解需要提升及改善的地方。他勉勵年輕醫師秉持「不請之師」的精神,以懿德爸爸媽媽、無語良師及良語良師為典範,將所學回饋於社會,讓台北慈院在競爭激烈的首善之區出類拔萃。
林碧玉副總表示,看到莘莘學子日漸茁壯,慢慢成為上人期待中,兼具同理心及智慧的大醫王,讓她著實欣慰。面臨護理人力短缺的全球困境,慈濟也在評估培養及招募海外護理人才的可能性,希望紓緩護理艱難的環境。「今年是台北慈院晉升醫學中心的第一年,這僅是一個起步,未來的路還很長,讓我們齊心共創更卓越的未來!」
「慈濟大學是一所佛教的大學,以培養慈悲喜捨的學子為信念,致力播灑大愛的種子。」德悅師父表示看著大家從青澀懵懂到成熟穩重,從學醫到行醫的漫長之路,一起見證歷史也創造歷史,鼓勵大家珍惜與慈濟的緣分,有機會常回花蓮靜思精舍尋根。
座談會結尾,精舍師父親手為這群慈大畢業的十二個「孩子」,現在的白袍大醫王,送上祝福禮。(文/張家慈 攝影/范宇宏)
左起:腎臟內科林定筠醫師、耳鼻喉科兼任教學部副主任黃韻誠醫師、家庭醫學科黃如薏醫師分享各自在台北慈院的現在及未來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