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慈院 溫馨互動暖心蓮 按摩穴位報親恩《人醫心傳》258期

五月六日

為預祝母親節,台北慈濟醫院心蓮病房連年舉辦「感念親恩∼永恆的愛」活動。在五月六日,節日前夕,由心蓮病房暨家庭醫學科陳正裕主任為首,與陳依琳護理長、黃曉芳心理師、慈濟大學實習生與志工們,帶領病人及家屬共度溫馨時光。活動特別邀請中醫部林亞萱醫師帶來穴道淋巴按摩教學,藉此為久臥在床、行動不便的至親透過揉按肌膚,舒緩痠痛水腫,傳遞感恩與愛。

上午十點,陽光透進心蓮病房,音樂聲響起,醫療團隊與志工協力推著病床、輪椅或攙扶病人,聚集交誼廳,溫馨氣氛逐漸流動及充處環境中。

「今日適逢母親節,大家因緣殊勝,齊聚一堂,希望大家有一個溫馨的時光。」朱文姣師姊擔任主持人,溫柔地聲音開啟活動序幕。

接著,由陳正裕主任致詞:「迎接母親節,心蓮病房希望利用這次的活動,讓大家放慢平日倉促的步伐,平靜內心,藉此機會向至親道感恩,並在溫暖氣氛中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活動開始,林亞萱醫師精心準備按摩穴位的刮痧棒、刮痧板等小器具,以及可以潤滑及治療痠痛的藥膏,從頭頸的穴位,到腋下、腹部、膝蓋及下肢,一一示範如何按摩正確穴位及淋巴處,促進循環,緩解水腫。同時提到,安寧照護病人末梢水腫的情形十分常見,而以中醫的角度,水腫是因為淋巴液流阻塞,因此,這次活動希望透過穴道按摩的方式,讓大家調整淋巴循環,消除水腫問題。

林醫師生動活潑的說明,與空氣中薄荷、尤加利的草本香氣混合,替現場增添了幾分溫柔與溫暖。

「這樣會不舒服嗎?」心蓮病房劉又寬副護理長詢問黃女士,黃女士因為久坐輪椅,肩頸及下肢水腫狀況較為明顯,劉又寬副護理長協助按摩時小心翼翼,再三詢問黃女士感受,一步步溫柔且細膩地幫黃女士進行穴位按摩,他也從過程中回想到自己極少主動替父母按摩,反思行孝要及時的重要性及意義。

王大姊是羅弟弟的照服員,她提到,活動不僅實用,羅弟弟的轉變亦讓她感觸良多。原來,二十八歲的羅弟弟初期進入心蓮病房時,對外人防衛心非常的重,且對於鏡頭十分抗拒及排斥。在醫護團隊的耐心陪伴之下,他逐漸改變態度,對於今日的活動也十分投入,明顯感受到他已逐漸卸下心防,願意敞開。慈濟大學護理系的實習生張毓芳分享,在活動過程中,她發現病人很認真且仔細聽講學習,詢問按摩部位的正確位置,讓活動發揮實際的益處;另一位實習生陳怡蓁亦認為,透過按摩時傳遞的愛與膚慰,是藥物無法提供的止痛良方,同時,家屬也能夠獲得放鬆,活動極具意義。

心蓮病房的溫暖活動,讓愛,不只是節日限定,無論是肩頸的放鬆、手部的舒緩,每一個按壓動作都帶著愛與關懷,即便平時不擅長表達情感,也可以透過此刻的互動,將感恩之意傳遞彼此心裡。(文/張家慈 攝影/傅長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