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央的特色醫療園區 大林慈濟醫院六大特色醫療《人醫心傳》245期

二○○○年時嘉義大林一片甘蔗園,田中央蓋起的大林慈濟醫院,二十四年來致力守護雲嘉鄉親健康,積極發展各項特色醫療,讓鄉親們不用遠赴外地,就近獲得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率先呈現六大特色醫療──風免中心、疼痛治療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中醫部、失智症中心及綠色醫院。

特色醫療1風免中心
來不及長大的孩子
促成風濕免疫疾病長期追蹤系統

文/張靜慧 攝影/閻廣聖

二十多年了,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一直記得那個八歲的小女孩。她的臉腫起來、起紅疹,檢查出蛋白尿,顯示腎臟出了問題。賴寧生懷疑是免疫系統疾病,後來經抽血檢查,果然是紅斑性狼瘡合併腎臟發炎。

可惜的是,當時雖開藥治療,卻缺乏有效的追蹤制度,病人沒有回診,兩、三年後再去電,小女孩已經去世了。「父母相信吃香灰可以治病,沒有再帶女兒來看病。她是個孩子,也沒辦法替自己決定。」賴寧生回憶起來,仍感遺憾。

憾事促成變革
建立長期追蹤系統

來不及長大的小女孩,促成了大林慈濟醫院在二○○六年建立風濕免疫疾病的長期追蹤系統,只要病人兩、三個月沒有回診,系統就會跳出訊息,由個案管理師去電關心、提醒回診。

賴寧生解釋,風濕免疫疾病是免疫細胞造成的病變,免疫細胞隨著血液循環到處跑,影響很多器官、造成全身性的病變,每個人表現出的症狀也不同,因此需要長期追蹤。

從時間來看,它對某個器官的影響持續一陣子可能就消失了,但不久後又影響另一器官、表現出其他症狀,相當複雜,需要持續治療。「病人長期吃藥,會不耐煩,但醫護人員不能不耐煩,有義務設計一套長期追蹤的系統。」

與風濕免疫疾病共處是場長期抗戰,不只病人需要了解疾病,周遭親友也需要。病友會已成立二十五年,病人和家屬都可以來聽衛教演講,「用家庭的力量來支持、照顧病人。」賴寧生說。

此外,醫護人員的衛教演講也錄影,在診間外的多媒體平臺播放,病人等候看診時也可以吸收知識。

推動基層醫師繼續教育
造福病人

「不僅病人與家屬需要衛教,醫師也同樣需要。」賴寧生醫師說,醫學的分科很細,醫師各有專長,對其他領域的了解有限,需要彼此交流、學習,才能進步,最終受益的還是病人。

比如年輕人下背痛,有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眼睛的虹彩炎也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表現出的症狀,這些病人一開始並不是看風濕免疫科,但若主治醫師了解這些都有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就知道要轉診給風濕免疫科,病人才能得到適當的治療。

賴寧生說,醫病關係不是只有在醫院的診間或病房,更需要延伸到他們回家後的日常生活,「因此基層診所的醫師格外重要。」

他舉例,病人發燒了,第一個想到的是去家附近的診所或衛生所看病,如果基層醫師不了解風濕免疫疾病及用藥,貿然建議停掉類固醇,「如果疾病正在活動期就停藥,恐怕讓病情更糟糕。我們有義務幫助基層醫師更了解風濕免疫疾病。」

因此,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與嘉義縣市、雲林縣的醫師公會合辦基層醫師繼續教育,未來更希望開辦二十四小時專線電話,基層醫師如果看診時有疑問可以來電。

跨科合作
治療器官侷限型免疫症

有些免疫細胞造成全身性的病變,但也有些免疫細胞有「歸屬感」,只影響單一器官,稱為「器官侷限型免疫症」,比如它只攻擊皮膚、破壞黑色素細胞,造成一塊塊白斑,病人通常去看皮膚科;免疫細胞若只攻擊血小板,臨床上只看得到血小板過低,沒有其他症狀,病人在血液科看診,卻不知問題的根源在免疫系統;免疫細胞若攻擊腦部血管,表現出來是腦中風,病人會去掛急診、神經科,「但若沒有用藥物調節免疫功能,很可能會第二次中風。」賴寧生指出。因此大林慈濟醫院特別重視這類器官侷限型免疫症,由原主治醫師與風濕免疫科的醫師一起看病人,用藥物調節免疫系統,幫助病人得到更好的預後。

他還記得一位原本在臺北的醫學中心看診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原本看神經科,但因緣際會在大林慈濟醫院檢查出免疫系統異常,在同時接受風濕免疫科的治療後,多發性硬化症引起的神經症狀慢慢減輕,用藥也可以愈來愈少。「以前認為多發性硬化症會造成不斷的中風、無法避免,但加入免疫系統的治療後,中風的機率愈來愈低了。」

曾經有一位女士帶著母親來看診,母親的膝蓋已痛了很久,骨科醫師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建議換人工關節,家屬正巧看到風免中心錄製的衛教影片,覺得媽媽的症狀很像類風濕性關節炎,便來求醫,經檢查果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用藥物治療後疼痛大為緩解,後來完全不痛了,也不用開刀。

病人不再為病所苦、生活品質改善,便是醫師心中最大的寬慰。

特色醫療2疼痛治療中心
跨專科會診,緩解難纏的疼痛

文/張靜慧 攝影/江珮如

一位中年的臺商,年輕時跌倒過,臀部長期隱隱作痛,他無法精確說出是哪個部位痛,但蹲下、站立時都會感到不舒服,連坐著都沒辦法超過五分鐘。

這二、三十年來,他看過很多位醫師、做了不少檢查,都沒有發現明顯的問題,直到來到大林慈濟醫院疼痛治療中心,經主治醫師王思讚用高解析度的超音波掃描,才找到病灶。

王思讚解釋,臀部疼痛成因複雜,因為此處有多條神經肌肉匯聚,疼痛可能來自腰部,也可能跟臀部有關。這位臺商描述的症狀有點像梨狀肌症候群,但後來超音波掃描的結果發現是深臀的肌腱有病變,王思讚當下用超音波導引,注射藥物治療。

治療結束,他請病人起身活動,「已經不舒服二、三十年的地方馬上緩解了。其實病灶非常微小,但是在臀部深處,以前的檢查都沒有發現。我們找到它,治療它,很快就緩解了。」

疼痛的原因複雜
治療需多管齊下

民眾到醫院就醫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是疼痛,根據臨床研究分析,有將近百分之五十的門診病人是因為疼痛或疼痛相關症狀而求助,住院病人中甚至高達百分之七十在住院期間感到疼痛,在在凸顯疼痛需要專業的診治。

王思讚指出,疼痛有時是某疾病表現出的症狀,疼痛真正的原因可能很複雜,治療也需多管齊下(比如藥物、復健等),「單純的疼痛科門診對疼痛的治療效果可能不佳,單一專科思維的診治可能已不足以給予最好的診斷及治療。」

大林慈濟醫院在二○二三年七月成立疼痛治療中心,由多專科醫師看診,包括疼痛科、風濕免疫科、骨科、運動醫學科、神經醫學科、放射醫學部、婦產部、中醫針傷科等,透過跨專科會診,減輕病人複雜、頑固的疼痛。

跨科診治
不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王思讚醫師說:「介入性疼痛治療可以針對不同的疼痛做針對性處理,例如疼痛神經做阻斷;針對關節肌腱病變處做注射;針對韌帶受傷處做增生治療或栓塞等等,但不論是神經、肌腱、關節等這些構造位置都很接近,患者就醫時,往往無法區分是哪裡疼痛。」「以往的思維通常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疼痛的成因其實很複雜,例如頭痛可能跟頸部有關,腳痛根本的原因可能來自腰椎,這都需要跨科別的診治,如果沒有找到疼痛的根源,治療往往不容易見效。而疼痛治療中心希望以患者個人為中心,以他的疼痛為導向,不拘泥於傳統的分科,而是整合不同的科別及醫師的專業,將疼痛及可能相關的疾病一併處理。」

舉例來說,一位醫師受外科訓練,擅長手術,一位受疼痛所擾的病人掛了他的門診,醫師就建議開刀;如果病人掛了一位擅長藥物注射的醫師的門診,醫師就用注射藥物處理疼痛。「但醫師只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治療,有時會形成盲點,不一定能真正找到根本的問題,治療方式也不一定最適合患者。」他強調。

比如骨盆底疼痛或間質性膀胱炎,治療方式可以是注射肉毒桿菌或玻尿酸、血管栓塞,針灸也有助緩解不適。「疼痛治療中心比較能提供total solution(完整的解方),用各種方法來減輕疼痛。」

超音波導引找到痛點
快速減痛

而隨著醫療進步,治療疼痛的方式也愈來愈多元。

除了傳統的口服及注射止痛藥物,疼痛治療中心也提供民眾在診間接受超音波導引,精確找到痛點、病灶,再注射藥物,快速且有效緩解痛感,而且傷口小到僅一個針孔。比如頸源性頭痛、帶狀皰疹後的神經痛、肋骨骨折引起的疼痛、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壓迫、腰椎滑脫、五十肩、旋轉肌撕裂、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媽媽手等,都常應用這種方式治療。

如果是比較深層的病灶,如頭部的三叉神經痛,則需進入手術室用X光或電腦斷層導引,幫助器械深入,找到病灶的位置並治療。

此外,疼痛治療中心也引進侵入性的疼痛治療技術及設備,包括放射線影像導引熱凝及注射治療、血管栓塞等。

王思讚說,疼痛常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以下背痛為例,可能與淺層的筋膜有關,也可能是較深層的神經、骨骼的問題,沒辦法只用單一方法治療。傳統的治療方式是吃藥,嚴重時可能需手術,但大多數病人介於兩者之間,「這時就很適合介入性治療,並且合併不同治療方式。」包括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注射、高頻熱凝治療及微細血管栓塞等,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

特色醫療3心臟血管外科
「大林術式」優化傳統手術,搶救主動脈剝離

文/張靜慧 攝影/閻廣聖

一位七十幾歲的伯伯,某日一直沒下樓吃早餐,家人去叫才發現他已意識模糊、不太能動,送到醫院後檢查發現是主動脈剝離,但該醫院無法進行手術,於是趕快將伯伯轉到大林慈濟醫院,到院時血壓只剩五十幾毫米汞柱、皮膚蒼白、全身冰冷,由心臟外科主任張兼華及醫療團隊進行手術。

當時伯伯的家人在手術室外焦急等候,一上網查詢,發現主動脈剝離死亡率很高、手術時間很長,愈看心情愈沉重。沒想到只等了五、六個小時,手術就順利完成了,家人很驚訝。「我們是用『大林術式』完成手術。」張兼華解釋。

「大林術式」減少出血風險
縮短手術時間

他說,傳統的主動脈剝離手術需要用人工血管置換剝離的血管,有很多接合的點需要縫合,只要有一針沒縫好或縫好又裂開,就可能嚴重出血。

其次,手術時會暫時減少供應腦部血流,因此需要把體溫降低到攝氏二十度左右,降低身體和腦部的細胞活性及新陳代謝,以減輕腦部細胞受損,「但要降低體溫,付出的代價是手術時間延長、有中風的風險,同時在降低體溫的過程中,凝血因子被破壞,病人更有可能出血。」

而「大林術式」是利用四分叉的人工血管,進行升主動脈的置換,透過血管支架的橋接,不需縫合即可完成主動脈弓分支血管的吻合;並以人工血管搭配人工血管環,快速完成升主動脈置換,連主動脈弓及降主動脈也處理好,「減少出血的風險,也縮短手術時間。腦部缺血的時間縮短到一分鐘左右,就不需要把體溫降太低,減少對凝血功能的破壞。整體來說,就是改善了傳統手術的缺點。」

「我們把血管支架、人工血管環等醫材全部串在一起,應用在主動脈剝離手術。」他強調,這還需要醫院有複合式的手術室,有高解像的X 光設備,當然也需要有經驗的醫護人員合作,軟硬體配合,才能順利完成手術。

暢通洗腎病人的「生命線」

廔管是洗腎病人的「生命線」,經由這條血管通路,才能有效洗腎,排除體內毒素。

張兼華說明,廔管是用手術將動脈與靜脈接在一起,讓靜脈有大量血流,提供血液透析使用,但它其實不是自然的構造,而人體有自我修復的能力,會想盡辦法把這個不正常的構造「消滅」掉,所以洗腎廔管用久了,會出現狹窄、阻塞、血流下降等情形,「這條生命線一旦不暢通,無法順利洗腎,維繫生命的最後希望就沒了。」

為了保持廔管暢通,心臟血管外科每三∼六個月會幫病人做一次超音波,看血液的流量、血管是否狹窄、有無血塊產生等。

當廔管阻塞、影響透析,就會考慮安排導管手術,用氣球擴張血管或放入支架來撐開堵塞處,讓血流順利通過;如果效果不理想,再安排外科手術,把狹窄的廔管切開,補一段人工血管或移植病人身上其他部位的血管,內徑擴大,血流就會暢通。

若是廔管反覆阻塞,每次做完導管手術都僅維持血液順暢兩、三個月,或者使用久了出現鈣化、硬化,就需考慮「大整理」,把嚴重鈣化的地方切掉,移植一段血管或補一段人工血管,「就像車子開了十年,開始有些問題,需要大整修、大保養。」他比喻。

廔管也可能形成血管瘤(球狀物,非腫瘤),也可用上述方式處理。

想盡辦法找到可用的血管

不過他強調,洗腎廔管並不是愈通愈好、血流量愈大愈好,維持在每分鐘五百到一千五百西西左右正好,「因為血液流量太大,反而造成心臟的負擔,甚至心臟衰竭。所以廔管如果有些許狹窄,我們會保留、不去撐開它,這些狹窄其實對心臟有保護的效果。」

張兼華還記得一位不到二十歲就在洗腎的病人,他的血管細小、不利透析進行。「洗腎廔管可分為自體廔管及人工血管,通常血管細小的病人會做人工血管,但可能用三∼五年就壞了,必須重新做,這位病人還非常年輕,恐怕將來要反覆面對同樣的問題。」他回憶當時的考量。

後來他決定,想盡辦法幫病人用自體血管當洗腎廔管,好不容易在上臂內側找到一條可用的血管,做了廔管,並用導管手術擴張它、促進血液流暢,半年後,血管長好了,病人也順利接受洗腎。

特色醫療4失智症中心
醫院創舉「外送」照護進社區
陪長輩安心終老

文/張靜慧 攝影/閻廣聖

「白牡丹,笑呅呅⋯⋯」嘉義縣溪口鄉一戶三合院,每到週三上午就特別熱鬧,長輩在志工的帶領下邊拍手邊唱起老歌,人聲、笑聲、歌聲不絕於耳。

這裡是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設立的互助家庭,十多位長輩在家人陪同下,走出自家熟悉的環境,晒晒太陽、與人互動、一起吃午餐,長輩臉上有了更多笑容,照顧者也得以跟其他人聊聊天,稍微喘息。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也在場,家屬在照顧長輩時遇到困難,可以立即詢問,得到解答;若需要就醫,個管師也會協助掛號。

「來到互助家庭,他們可以安心。」曹汶龍說。

好幾位長輩因病住院,一出院,就想來互助家庭,也有老人家一直到往生前,都還每週來報到。甚至長輩去世後,家屬還持續出席當志工;現在互助家庭使用的三合院,也是一位家屬在長輩去世後無償借用,如同一家人般,向心力非常強。

穿著白袍走進社區,很有魅力

「失智照護不能只在醫院,必須走進社區」,這樣的觀念現在已普及,然而在十多年前卻是創舉。

二○○八年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曹汶龍隨慈濟志工到當地賑災,連續去了三次,「到了當地,才知道當地人需要什麼、我們能做什麼。」

二○一一年,他來到大林慈濟醫院服務,發現嘉義高齡者多,失智的比例也相對高,「這不是靠診斷、開藥就能解決的,照顧者長期承受壓力,整個家就像一個災區。」他形容。

他向院長提議成立失智症中心,先在醫院裡每三個月開一次病友會,與家屬座談,後來更因緣際會走進了社區,「穿著白袍走進村子裡,非常有魅力。」他笑說,因為大家尊敬、信任醫師,願意聽醫師講健康知識,「尤其當去的次數多了,大家發現我們真的有心關心他們,就把我們當成朋友了。」

二○一四年,他開始進入社區做失智症篩檢,一輛車、一位司機,載著醫師、社工和心理師各一位,走出醫院,「外送」照護服務,讓長輩在家附近的關懷據點就可以完成失智症篩檢,再轉介到醫院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抽血,減少奔波上醫院的辛苦。

走出家門,老人家笑了

篩檢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診斷出失智後,如何幫長輩延緩退化。

他開辦記憶保養班,結合基層醫師、慈濟志工與社區志工,每週帶失智長輩活動一次,原本北從彰化和美,南到高雄,共十餘個記憶保養班,現在連台北市也有,利用八德路的慈濟環保站,幫助失智長輩走出家門,身體、大腦都動起來。

照顧者與失智者常常是一對一相處,長輩如果不是去看病,往往足不出戶,缺乏新的刺激,退化得更快,而照顧者的壓力也很難紓解。曹汶龍想做的,就是幫老人找回活力、創造新的記憶,找到新的寄託。

他親眼看到長輩的改變。本來無精打采的老人家,來到互助家庭或記憶保養班後露出開心的笑容,唱歌、畫畫都難不倒;中度失智的長輩,病情略見好轉;還有位摔斷腿、坐輪椅的阿嬤,來參加活動時看到別的老人狀況比她嚴重,還站起來練習走路,她也努力拿拐杖站起來。「環境的刺激,實在不可思議。這些改變也療癒了照顧者的辛勞。」

哄他、順他,圓滿人生

失智症在醫學上是退化性疾病,但在曹汶龍眼裡,卻是圓滿人生的一部分。

他說,人剛出生時,還無法控制大小便,需要爸媽幫忙包尿布,也需要人餵食,一開始不會走路,慢慢會坐、爬、走;幾十年後,人老了、失智了,慢慢又不能走了、大小便失禁、需要人餵飯,「生命用失智來走完,是很完美的圓圈。」

對照顧者而言,調整心態、懂得方法,照顧起來就順了。「跟兩歲的孩子講話,不能用跟二十歲的人講話一樣的方式。」他說,如果失智長輩的狀態已經退化到幼兒,跟他講話要放慢、面帶笑容,哄著他、順著他,用「玩」的心情來陪伴老人家。

「以前是爸媽的大手牽我們,現在換我們的大手牽他們。」曹汶龍的母親生前從輕度失智到重度,但他一直不當媽媽是病人,「我陪她玩、哄她開心,讓她每天都笑瞇瞇的,直到生命最後,很圓滿。」

特色醫療5中醫部
重症治療、深入社區,中醫扮演關鍵角色

文/張靜慧 圖/中醫部提供

一位癌症病人,接受化療後血小板低下,無法繼續接受治療,後來接受中醫診治,服用中藥還不到兩天,血小板就上升到可以持續療程了;另一位中風患者本來被抬進醫院,但接受治療後,可以自己拄著拐杖走出醫院。

患者的病情能有如此顯著的改善,是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中西醫合作治療的成果。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廖厚勳說,腫瘤治療的中醫會診量,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一直名列全臺灣前茅,比如病人在手術後,外科會發會診單給中醫,或者病人需要先接受化療,就由血液腫瘤科先收治,再會診中醫,這樣的合作模式已行之有年。

當患者進入追蹤期,腫瘤中心直接開設中醫門診,病人就醫非常方便。他解釋,癌症病人的用藥多且複雜,用藥前後的脈象差異很大,如果在一般的中醫門診或診所,醫師可能不清楚病人處於癌症治療的哪個階段、正在用哪些藥、即將做哪些治療,有可能誤判,而大林慈濟的腫瘤中心就有中醫門診,讓中醫師更能掌握患者的病情及用藥,給予適當的診治。

中西醫共治癌症,提升療效

廖厚勳指出,最常見的是肺癌、乳癌、頭頸癌病人,以肺癌為例,病人接受放療後會出現疲倦嗜睡、食欲不振、皮膚發炎、肺部纖維化、心臟傷害或是罹患其他癌症的風險等症狀。「中醫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幫忙緩解西醫治療的副作用,這樣病人才能完成完整的治療,提升療效。」

此外,調理腸胃功能、幫助病人恢復體力及免疫力,減少復發,也都是中醫的強項。

不少西醫對中醫仍抱持懷疑,甚至排斥的態度,然而大林慈濟醫院的中西醫早已發展出合作模式,彼此了解對方的專業與優勢,建立互信與默契,共同為民眾的健康努力。

廖厚勳說,癌症病人常遇到熱心親友提供各種「治癌祕方」,「與其讓病人四處尋求祕方、吃這吃那,不如將中醫納入治療的一環,讓受過醫學訓練的中醫師診治,病歷記載治療過程及用藥,資訊清楚,醫病都安心。」

把握中風治療黃金期

中風患者通常由急診入院,同樣先由西醫治療,等病人度過危險期、出加護病房後,中醫再參與診治。

廖厚勳指出,中醫治療中風以針灸為主,直接刺激、調控肌肉及神經,「尤其前三個月是黃金期,一定要密集、積極治療,有機會恢復到一定程度。」如果拖超過三個月沒有治療,再進步的空間就有限。

很多中風病人原本臥床,在接受中西醫診治後,可以恢復活動,甚至自己走出醫院,「這讓家屬、醫者都很感動。」他分享。

此外,大林慈濟醫院領先南臺灣,成立高功能運動醫學中心,中醫也扮演重要角色,成為南部運動員的後盾,從預防運動傷害到治療運動傷害,都能得到專業的照顧。

他指出,中醫的發展大概有兩大方向:一是深入專科領域,比如專精治療腫瘤、神經損傷、運動傷害或婦科等,並兼顧研究與教學;二是往基層發展,中醫的優勢之一是不太需要很多檢驗儀器或器械,行動力強,可以深入社區,而慈濟環保站、關懷戶廣布,也為醫療團隊進入社區打下基礎。「臺灣進入高齡社會,中醫進入社區,可以為許多行動不便的長者服務,如果發現他們需要專科診治,再轉介到醫院。」

中醫結合智慧醫療
擦出新火花

展望未來,中醫部希望結合智慧醫療,運用人工智慧(AI)及大數據協助診治。比如剛開始與中正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合作,幫病人做步態分析,也就是讓病人走六公尺,同時錄影,進一步分析步伐跨越度、步態穩定度等等,統整、分析、量化許多病人的步態影像,再結合中醫的觀察、診療,舉例來說,可能就可以歸納出氣虛的人走路時呈現某些步態。

此外,聲紋分析也可以與中醫結合,讓病人發出幾個音,持續兩秒,蒐集眾多病人的數據後分析,搭配中醫診療,未來可能可以從聲音推測病人有某些疾病的體質。

「這些其實不是新科技,但結合中醫,做統計、分析,可能產生新火花,幫助醫師更有效及客觀地診治病人,並有助教學,幫助年輕醫師更有效率地學習。醫師如果能花愈少時間在診斷,就可以花愈多時間思考怎麼治療,」廖厚勳說。

特色醫療6綠色醫院
綠色醫院不只治病,更要促進健康

文/張靜慧 圖/社區醫療部提供

癌症時鐘不斷轉快,平均每四分十九秒就有一人罹癌,而十大癌症之首、發生率最高的大腸直腸癌,跟飲食習慣密不可分。

醫院除了開刀、化療,為病人「治療」疾病,有沒有可能再多做一些,告訴病人怎麼吃才健康?甚至提供健康、營養兼具的餐點?「加工肉品,比如熱狗、火腿、香腸,都被列為第一級大腸直腸癌致癌物,紅肉則是第二級致癌物,都可能引發大腸直腸癌,病人如果不知道、繼續吃,對改善病情沒有幫助。」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說,「綠色醫院」乍看下跟一般民眾關係似乎不大,但從節能減碳、減少廢棄物,到提供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低的蔬食餐,從大環境到個人健康,其實與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

連點滴瓶上的鋁環都拆下回收

他說,證嚴上人一向重視環保、愛惜物命,所以醫院在建造時,就運用綠建築的概念,比如設計自然採光、中水回收系統,盡量省電省水。

此外,院內餐廳很早就不使用免洗餐具,減少廢棄物;連資源回收都做得比別人仔細,「一般的資源回收桶只有三個,我們有九個,連點滴瓶上的硬塑膠、鋁環都拆下來分類回收。」

二○○七年,大林慈濟醫院參加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希望醫院不只是治病的地方,更要促進病人、家屬、同仁及社區的健康,比如推動減重、戒菸、健康飲食等。二○○九年時我們就在國際會議中分享經驗。」

後來世界衛生組織關注氣候變遷議題,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成立了工作小組,推動綠色醫院,希望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也能愛惜物命,減少浪費、減少廢棄物。

積極參與國際組織,交流學習

當時國健署署長邱淑媞也重視這議題,委託大林慈濟醫院提出企劃案,邀請專家參與會議,「我們因此聯絡上Healthcare Without Harm(健康無害組織),並邀創辦人Gary Cohen(蓋瑞‧柯恩)與會。」

之後大林慈濟也成為臺灣第一家參與該組織的醫院,也陸續接觸Global Climate Health Alliance、參與世界氣候高峰會、ProVeg Food for Climate、International Hospital Federation、等,「參與國際組織的目的是分享與學習,影響同儕。」林名男強調。

花蓮慈濟醫院家醫科王英偉醫師擔任國健署署長時,將climate action(氣候行動)列入健康促進醫院的訪查標準,近年衛福部醫事司在討論醫院評鑑時,也談到這一議題,希望藉由評鑑促使醫院提出因應氣候變遷的具體行動。

少搭電梯、吃蔬食,讓綠樹成林

氣候變遷議題龐大,落實到醫院營運,節能及採用綠能是其中重要一環。林名男舉例,比如飲水機,調整為晚上關閉保溫功能,上班時間自動開啟;自動門開關的時間也微調,避免冷氣外洩;醫院有上萬盞燈,陸續換成LED燈,「怎麼做,也有策略。像停車場、緊急出口的照明都是二十四小時亮著,就會優先換成LED 燈;更新空調時也採用高效能的磁浮式空調主機。」

連藥物的選擇也可以為地球盡一分心力。比如噴劑的氣喘藥比粉狀的氣喘藥製造的溫室氣體效應更高,「在不影響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的前提下,我們盡量在採購藥物時就把碳足跡列入考量。」

一家醫院有上千名員工,人人都可以是節能減碳的尖兵。大林慈濟醫院三年前發起「大林綠成林」活動,比如少搭電梯、吃蔬食、不用免洗餐具等日常行為,都可用APP 記錄,「生活中每一個行為,都可以減少碳足跡,換算起來,可以讓幼苗長出枝葉,成長為大樹。」他說。

再不行動,只能承擔共業

林名男念書時,根本沒聽過茲卡病毒、屈公病,這幾年卻流行起來;二○○九年莫拉克颱風造成水災後,鉤端螺旋體病案例增加、二○一五年臺南登革熱大流行、二○一九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其實根源的問題可能都跟全球暖化有關,讓病媒蚊、病毒等各種致病原因而活躍起來。「現在連臺北都有登革熱了。天氣愈來愈熱,造成中暑;腎臟病、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因天熱而惡化、需要就醫。」他說,大家可能認為「我一個人能改變什麼?」也有些醫院仍覺得「氣候變遷與我無關」,「但是如果每個人都不做,就只能大家一起承擔全球暖化的共業。」

「如果有一件事是對的,但大家還沒有意識到,就必須先花點時間讓大家了解它的重要性!」林名男強調。

當地球健康、環境健康,生活在其中的眾生才有可能健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