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 月桃米豆飯包募愛
花蓮慈濟醫院營養師團隊以公益行動慶祝營養師節。攝影/陳炳宏
「月桃米豆飯包」的米豆重量占一半以上,充滿豐富蛋白質。
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團隊於二月二十二日慶祝二二二營養師節,推出一百零八個「月桃米豆飯包」募愛心快閃活動,援助土耳其震災及佛陀故鄉尼泊爾藍毗尼。營養師張慧芳指出,選用米豆為主題食材,除了強調植物蛋白在素食中的重要性,也響應聯合國二月十日「世界豆類日」,推廣多吃豆類食物,實現世界糧食安全及安全氣候的目標。
豆腐、豆乾、豆類製品都有豐富的蛋白質,聯合國推動世界豆類日,主要是豆類價格便宜、蛋白質含量高,不僅可以幫助貧困國家民眾補充足夠蛋白質;農民以豆類為主要作物,有助於家庭糧食安全並獲得經濟穩定;豆類是一種具氣候適應力的農作物,同時因具有固氮作用,可提高土壤肥力,可減少含氮合成肥料的使用,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
「月桃米豆飯包」的餡料以米豆為主,加上圓糯米,搭配香菇、蘿蔔乾,再以月桃葉綁成一個飯包,每個飯包熱量一百八十八大卡,植物蛋白質六點一克,膳食纖維三點一克。張慧芳說,米豆雖屬全穀雜糧類,但蛋白質含量高,與圓糯米搭配,可以補足豐富氨基酸,營養更完整。
米豆又稱黑眼豆,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及皮膚、心臟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且每一百公克的米豆蛋白質是白米的二點六倍,纖維質更是白米的二十二倍,是營養健康的好食材。
張慧芳說,除了米豆,扁豆、鷹嘴豆(雪蓮子)、植物肉原料豌豆、綠豆、紅豆都具有高蛋白質,平日只要在白米飯裡加一點巧思,就可以同時攝取更多蛋白質與營養成分,建議在吃米豆飯時,可再搭配豆腐、豆漿等黃豆製品,獲得更完整的蛋白質。
張慧芳也提供烹煮豆類小撇步,例如鷹嘴豆可以先蒸熟,再跟白米飯一起煮比較容易入口;米豆則可以泡水四個小時後,再與浸泡過的糙米一起蒸煮,可避免米熟了、米豆還很硬的問題。因為圓糯米具冷食不會變硬的特性,月桃米豆飯包冷食反而口感Q 彈,月桃葉有淡淡的香氣,更添加飯包獨特的美味。
臺北 永「素」愛地球
臺北慈濟醫院營養科的營養師換上蔬果裝,舉辦營養師節活動──永「素」愛地球,健康「豆」陣來。右一為張恒嘉副院長。攝影/連志強
大愛幼兒園十二位小朋友表演「蔬果好健康」舞蹈。攝影/連志強
營養師精心設計遊戲和闖關活動,讓民眾更認識素食。攝影/連志強
「吃素」不但有助於身體健康,更是愛地球的表現。臺北慈濟醫院營養科特別舉辦營養師節活動──永「素」愛地球,健康「豆」陣來,二月二十四日一大早在陽光大廳邀請民眾聆聽衛教、參加闖關活動,歡喜同樂。
張恒嘉副院長致詞指出:「吃素不但環保愛地球,還會培養慈悲心、有福報、讓身體很健康,每個人都可以吃素,但腎臟病人、老年人要怎麼吃素、營養怎麼調配⋯⋯有很多學問。希望藉由今天的活動讓大家能聰明、健康地吃素。」張副院長以心臟科的門診經驗告訴大家,許多病人在改吃素以後,不但身體健康,連吃的藥都減少了,最好的醫學是預防,感恩營養師提供正確健康的營養知識。
活動由十二位大愛幼兒園小朋友的表演揭開序幕,看著活潑可愛的身影,民眾也跟著節奏拍起手來,好不歡樂。營養科吳晶惠主任說明活動初衷:「素食如果沒有吃對也會有一些後遺症,所以這次活動以素食為主軸,配合衛教與闖關遊戲,連結地球暖化和如何正確茹素的概念,破解大家對素食的迷思。」她提到,小朋友擁有最純粹的心,所以讓小朋友開場,表演蔬果相關歌曲,啟動大家的善念。
「你們覺得與地球暖化有關係的是二氧化碳還是甲烷?」接著,張瑜軒營養師用簡報說明吃素的益處。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的緣故,不但發生氣候變遷,糧食收成也不穩。張瑜軒營養師分享,想要救地球可以從多食用黃豆蛋白、選擇在地食材、減少食物的包裝做起。但素食到底要怎麼吃才正確?在說明素食與葷食的差異後,她教導大家以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均衡六口訣」來檢視自己每天的飲食是否合乎健康準則,同時透過Q&A 的方式,破解「痛風可以吃豆製品嗎?」、「吃素容易貧血?」等常見迷思。
衛教講座後,營養師們分組當關主,讓民眾闖關、抽獎,現場笑聲不斷。黃小姐茹素二十年,來院復健順道參與講座,她說:「吃全素以後比較不容易感冒,腸胃比較好,脾氣也沒這麼暴躁,可以把心靜下來。今天講座的內容我以前就知道了,但以後會將這些知識帶給更多人。」唐小姐則笑說自己其實早就知道茹素的好處,也看到身邊吃素的朋友比過去更陽光、精神更好,只是自己還沒有因緣真正茹素;而參加完今天的講座,她決定從每餐的葷食減量開始,往更健康的飲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