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湧動救人的心 《與你的血緣(Have I Found You?)》漫畫書發表《人醫心傳》241期

文/黃美麗、洪素養

「髓緣三十,生生不息」,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三十周年相見歡活動,於二○二三年十月七日舉行,其中安排一場《與你的血緣(Have I Found You?)》漫畫書的心靈饗宴。

高雄市西北扶輪社社長林昶仲,同時也是高雄榮民總醫院核子醫學科醫師;以及臺南藝術大學副教授羅禾淋、作家吳曉樂同臺分享,出版臺灣第一部造血幹細胞議題的漫畫書的因緣。

二○二三年十月七日於花蓮靜思堂舉辦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三十周年相見歡,《與你的血緣(Have I Found You?)》漫畫書同步發表,全臺灣的骨髓捐贈關懷小組志工雖然都過了看漫畫的年紀,但樂於有這個拉近與年輕人距離的媒介。前排右一為花蓮慈院楊尚憲醫師。攝影/李彥緰

假消息重創驗血登記意願

林昶仲醫師表示,促成《與你的血緣(Have I Found You?)》這本書,是由臺南藝術大學副教授羅禾淋的藝術計畫,作家吳曉樂、漫畫家「星期一回收日」及錄像藝術家陳依純攜手合作啟動,以漫畫書引起社會大眾,特別是年輕人一起關注造血幹細胞捐贈這件無損己身救人的生命工程。希望能擴大層面,透過不同面向在各種社群平臺,把搶救血液疾病患者的需求傳出去。

林昶仲醫師細數創作《與你的血緣》的初衷,緣自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遭遇網路風暴的衝擊,導致原來就不易找到配對者的血癌患者生命更加垂危。

「過去的三十年,中心總共有四十六萬多人建檔,但是在二○一五年後形成一個分水嶺。二○一四年以前,大概每年都有一萬八千人來建檔,但是二○一五年以後,急劇下降到八千多人,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實。」林醫師接著說:「二○一五年,網路上出現非常多攻擊(慈濟) 骨髓幹細胞中心的假新聞假資料,在這一段時間勸募過程遭遇到很大的阻力,這種網路上的攻擊很多的情況都會發生!要怎麼樣去面對這樣的攻擊?」

《與你的血緣(Have I Found You?)》漫畫書的心靈饗宴,邀請現任高雄市西北扶輪社社長林昶仲醫師(右);以及臺南藝術大學副教授羅禾淋(中)、作家吳曉樂(左)同臺分享臺灣首部造血幹細胞議題漫畫書的因緣。攝影/蕭必亨

牽成漫畫家與作家攜手創作
親近年輕人的視野

林昶仲醫師表示,當年在臺南藝術大學念書時上過羅禾淋老師的課,他認為針對網路上的攻擊就應在網路上回擊,因此決定希望企畫一本以年輕人為主要讀者群的網路漫畫,正確宣導造血幹細胞捐贈與移植,「讓年輕人看見慈濟在這方面的努力,希望喚起年輕人捲起他們的袖子,捐出熱血,讓慈濟的造血幹細胞的驗血登記建檔人數再恢復到過往的巔峰。」

羅禾淋副教授上臺分享:「剛看的相見歡,其實我滿有感觸的,尤其講到『緣』字,因為與林昶仲醫師有「緣」,他成為我的學生⋯⋯慈濟風暴在二○一五年的新聞事件影響到未來骨髓資料庫建檔人數不斷下降的嚴重性,如果不是林醫師跟我說,我不會有感覺。」

「林醫師找我擔任漫畫書計畫組織,所以各位看到的漫畫書,一部分包含有所謂的藝術創作,是由我執行的。」羅禾淋說,除了漫畫的敘述性之外,還要包含正確的醫療資訊,這兩部分其實是抵觸的,在執行這件企畫的時候,他有問過許多認識的漫畫家,卻都婉拒,因為醫療漫畫包含很多醫療專業知識,很不容易完成。

「『星期一回收日』這位漫畫家,我們原本也不認識,由她畫漫畫,吳曉樂創作故事,兩人合作。」羅禾淋副教授說明,透過這篇漫畫故事,傳達了正確的健康觀念,導正網路上的誤解,也讓年輕人或一般閱聽眾有識讀媒體的能力。

左起:《與你的血緣(Have I Found You?)》創作者星期一回收日、吳曉樂與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楊國梁主任合影。攝影/林錦標

宋依純是烏日成功嶺的醫務人員,本身也是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她希望取得國際認證的講師資格,有能力為更多有緣人做更多事。攝影/管海玲

醫療漫畫書
助醫師尋救人的造血幹細胞

小說家吳曉樂憶起這奇妙因緣,是延續的愛心。她用超強的記憶力追溯那一分對生命的感動,「當初接到羅禾淋教授的電話,他說有一件很難的事情,可能妳會拒絕我,可是妳先聽我講完⋯⋯」

後來,吳曉樂為什麼會答應呢?

林昶仲醫師在當時跟吳曉樂說,臺灣的醫療非常發達,如果今天有個血癌患者,(造血幹細胞資料庫) 有比對到,就有機會康復,疾病風險是可以降到最低的,但是他的煩惱是,在資料庫建檔的人愈來愈少,血癌患者就可能無法比對成功,無法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救命;對於一個醫生來講,空有一身的絕學(造血幹細胞移植),如同武俠小說的俠士有著高深的武功內力,卻無用武之地,這是無底的痛苦。

吳曉樂想了三天,「這位醫生的初衷,這個理由,有打動我。」

病人不孤單
整個團隊陪你打敗病魔

相見歡活動當天,吳曉樂在臺下當觀禮者,印證了她的訪談及觀察,她很感動。

在收集各方資料、訪談病人,梳理漫畫書的敘述脈絡時,她發覺血癌患者內心是很灰暗的,「就像『全世界就只有我一個人得到(血癌)』,情緒就是很孤單。」吳曉樂特地來到花蓮參觀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訪問楊國梁主任、楊尚憲醫師,還有關懷小組志工,她說:「跟楊主任和楊尚憲醫師還有志工講的話,我覺得才是漫畫書最好看的關鍵。」

「這場『戰爭』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打,我們是一個團隊。」這是志工和醫師一定會跟病人講的一句話,也是讓吳曉樂覺得最震撼最感動的一句話。

台北慈濟醫院個管師倪藝嘉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因為這部網路漫畫及實體漫畫而驗血登記。攝影/管海玲

慈濟骨髓捐贈關懷小組志工陳淑琴與受贈者郭洹希合影。攝影/劉蓁蓁

付出助人的志工與醫師
身上有那一道光

因為漫畫出刊之後廣受歡迎,很多人問:「妳為什麼有辦法寫出這個故事來?」吳曉樂說,是因為有了他們──故事主人翁病人,還有醫師及志工,訪談時他們說話的樣子,讓從事藝術創作的吳曉樂覺得看到他們身上的光,尤其是關懷小組志工及醫師,自身像帶著專業攝影的十八米柔光,「醫生冷靜在講話的時候,有道光打在他的身上,可是他自己不曉得他在發光⋯⋯。」

最後連她都覺得自己和星期一回收日在創作時,感受到付出無求助人的快樂,身上也在發光⋯⋯

髓緣走進漫畫世界
青春熱血救人生機

宋依純是一位軍醫,本身也是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在十年前配對成功捐髓救人,今天前來參與造血幹細胞捐贈與移植的講師認證課程,希望更新相關的專業知識,有能力為更多有緣人做更多的事情。

宋依純肯定《與你的血緣(Have I Found You?)》漫畫書的網路發表及實體書上市,她說:「我會利用網路或社群媒體宣導這部漫畫,也會多買幾本放在部隊,讓每一個人有機會去看,如同《慈濟月刊》,讓知識廣傳,成為善的循環。」

台北慈濟醫院的個案管理師倪藝嘉護理師也前來參加活動及認證課程,她說:「這本漫畫如及時雨,把年輕人、醫院端與捐贈者連結在一起,發揮網路無遠弗屆的功能,是目前迫切的需求。」

期待《與你的血緣(Have I Found You?)》得到更多年輕人的認同,歡迎十八歲以上的朋友,挽袖捐出十西西的血樣建檔,讓某一個孤單的血癌患者多一絲生命的希望。

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於臺北市松菸誠品書局舉辦簽書會合影。攝影/楊舜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