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慈院 與翡翠水庫管理局合作 打造失智友善社區《人醫心傳》245期

四月九日

台北慈濟醫院與翡翠水庫管理局簽署「失智照護服務合作備忘錄」,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台北慈院失智共照中心李嘉富主任宣導失智友善的概念原則。

台北慈院徐榮源副院長(右)與翡翠水庫管理局林裕益局長(左)代表締約。

為促進失智長者參與社會活動,推廣失智友善社區理念,台北慈濟醫院承辦新北市衛生局失智症社會處方試辦計畫,透過醫師開立社會處方,鼓勵失智長者參與藝術、音樂、運動、大自然等多元活動,以達到預防及延緩失智失能。四月八日,台北慈院與翡翠水庫管理局簽署「失智照護服務合作備忘錄」,未來翡翠水庫管理局將加入新北市失智友善守護站,由台北慈濟醫院協助設置失智症服務流程及模式,輔導舉辦融合失智照護的親山樂水活動,分享失智友善概念。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二○二二年調查結果顯示,臺灣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約百分之八,全臺失智症人口超過三十二萬人,因此預防及延緩失智尤為重要。徐榮源副院長指出,實證發現,隨著失智長者參與社會活動頻率的增加,醫療需求有明顯減少,因此為延緩長者失智失能、減輕照顧者負擔,新北市衛生局辦理失智症社會處方試辦計畫,藉由醫療專業團隊與民間單位、機關團體合作,設計以社區為基礎的多元活動。而翡翠水庫的環境優美,且失智友善理念與台北慈濟醫院相契,期待透過雙方未來的合作,增進失智長者社會參與,同時提升民眾失智適能與友善觀念。

翡翠水庫管理局李裕益局長表示:「翡翠水庫與周邊區域在長期保護之下,擁有優質的水資源以及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因此也定期舉辦『大臺北水源故鄉巡禮』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自然文化,其中來訪者多有高齡長輩。希望加入失智友善守護站後,能整合彼此環境教育及失智照護的資源,讓社區的失智長輩及陪同的照護家屬在大自然中得到身心靈的紓解。」

臺灣處於高齡化社會,長者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漸增,社會處方指的是以整合健康照顧為理念,藉由非藥物介入的方式,鼓勵長者進行社會互動,達到刺激認知功能等目的。台北慈濟醫院失智共照團隊在李嘉富主任的帶領下,深耕平溪等偏鄉社區,藉由定期往診、記憶保養班、衛教宣導講座等活動,讓社區失智長輩得以預防延緩退化。而團隊先前更結合慈濟環保志工,以「觀心樂齡,識智友善,記得快樂」為主軸開立社會處方,讓長者透過體驗環保利他志工活動,不僅訓練身體肌肉、促進認知功能並融入群體活動,達到改善情緒、延緩病程之目標。李嘉富主任提到:「疫情之後,長輩缺乏社會互動,導致失智比例大幅上升,希望社會處方的推動能夠讓長輩們重新與社會連結,記得快樂並延緩病程惡化。」

翡翠水庫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並設有完善導覽志工制度,是後續執行社會處方的重要助力,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失智友善理念將落實社區,提供長者更友善的生活環境。(文/鄭冉曦 攝影/范宇宏)

花蓮慈院 震後安心講座 助太魯閣晶英酒店迎新生《人醫心傳》245期

四月十六日

花蓮慈濟醫院與太魯閣晶英酒店舉辦安心講座,心理治療及諮商中心主任林喬祥分享安心五寶關懷同仁。

太魯閣晶英酒店人資經理崔柳(右)感恩慈濟給予滿滿的關懷與協助。

德勘法師表示,珍惜彼此相聚的每個時刻、每個當下,誠心祝福大家。

日前花蓮經歷了一場劇烈搖晃,無論是土地或是人都感受了大自然的震撼教育。在此期間,太魯閣晶英酒店的團隊以自身專業與同理心,幫助旅人與搜救單位完成了艱鉅的救難任務。花蓮慈濟醫院與太魯閣晶英酒店共同舉辦安心講座,照顧員工的身心健康,透過心理治療及諮商中心主任林喬祥分享的安心五寶關懷同仁。這場講座不僅是對團隊的照護,也是對希望的宣示。期待花蓮迎向新生,同時讓人與人的力量更團結,共同創建美好的未來。

「災難的發生不可控制,但照顧好自己是每一個人可以做的事。」花蓮慈院心理治療及諮商中心主任林喬祥表示,急性壓力症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常見反應,包含「驚」驗重現、「逃」避忌諱、「神」經過敏、「悲」觀感想,以及造成痛苦或職業、社交失能等,這些也是人類在面對急性壓力時,會出現的自然反應;災難後多數人初期有急性壓力反應,會隨著時間自然恢復,若是以上反應持續超過一個月,就是從急性壓力症,轉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大家應該適時關照自己、尋求專業輔導,必要時接受精神醫療協助,以減輕或縮短像地震這樣急性重大壓力對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

震後至今餘震不斷, 人心惶惶,因地震引起的急性壓力症狀該如何緩解?林喬祥主任分享安心五寶「信運同轉」加「改觀」。可透過信仰、運動、同伴、轉移,以及正向思考等五種方法,調適心理的壓力,並協助自己慢慢地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林喬祥主任也鼓勵太魯閣晶英員工抒發心情。「碰到了,就是去面對,講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真的很不容易。」張小姐回想當時的情景,內心依然波動。她表示在講座上看到很多同事一起參加這講座,很開心,也收到很多鼓勵,很感恩慈濟基金會與花蓮慈院醫療團隊的支持。

另一位,在地震當下準備上山工作的張小姐說,災後在家看新聞,時常忍不住淚水,走了二、三十年風景優美的路,一瞬間都不見了,先生、孩子見狀選擇讓她不看新聞,她也嘗試透過早起運動,與內心喊話往前看、不要想太多,好好照顧自己的方式恢復日常。

太魯閣晶英酒店人資經理崔柳,是當時在燕子口隧道等待救援的其中一人,原本睡眠良好的她,在經歷了未預期的意外後變得淺眠,同時也有情緒低落的困擾。崔柳經理說,很感恩慈濟團隊,給予的所有協助,在清明連假期間透過電話提供有需要的同仁一對一的心理諮商,甚至精舍法師到同仁家中關懷等,支持同仁從傷痛中走出。這次的安心講座,林醫師說明了急性壓力症狀,也提到處理的方法等,希望能幫助同仁找到合適的方式,好好的走出來,要自己先幫助自己,再結合外界的力量,相信大家一定能克服這些困難,順利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精舍德勘法師及德佩法師也到場陪伴,德勘法師表示,經歷了這一場無常,更加的了解原來在身邊的每個人,都是這麽可貴,原來平安不是理所當然,要珍惜彼此能夠相聚的每一個時刻、珍惜每個當下,誠心祝福大家。(文、攝影/江家瑜)

玉里慈院 震後溫馨關懷 祈祝同仁法親身心康泰《人醫心傳》245期

四月九日

靜思精舍師父與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林媽媽慈聯師姊率隊南下關懷。前排左起為林媽媽、德旭師父、德寋師父、林俊龍執行長,玉里慈濟醫院陳岩碧院長、林志晏副院長、李晉三醫師,右起為許明蘭師姊、黃麗雲師姊。

精舍師父與林執行長準備許多豐富的食物,為堅守崗位的同仁加油打氣。

震後關懷法親,精舍師父邀請高齡九十三歲的楊寶妹師姊在慈濟周年慶時回精舍見上人。

四月三日上午,芮氏規模七點二地震震撼花蓮,位於南花蓮的玉里慈濟醫院一切平安,僅部分樓層輕微損傷,在慈濟基金會的協助下,於一週內完成修繕。

精舍建築也有受災損傷,上人與精舍師父卻十分掛心玉里與關山慈濟醫院的同仁身心健康,以及在當地的資深。九日,德旭師父、德寋師父,與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林媽媽慈聯師姊、人文傳播室曾慶方主任,執行長辦公室李淑娟師姊、李青海師兄等一行人南下關懷,精舍師父準備現炒米粉、饅頭、麵包、水果,林執行長與陳政興主祕結緣蘋果,為堅守崗位的同仁打氣。

其中,也特別為一位罹癌的護理師獻上關懷與祝福。護理師在幾年前發現罹癌,開始漫長的手術與化療,過程辛苦也不抱怨,更沒有放下熱愛的護理工作,今年農曆年前病情產生變化,與病魔奮戰的她仍選擇回到崗位上班,讓師父們及主管都很感佩,也很關心。德寋師父分享家人化療的過程,邀請她利用空檔時間頌〈普門品〉自我祝福,親近佛法獲得正能量。

林執行長及師父們一行人也把握這趟行程前往關懷在地的資深志工菩薩。

高齡九十三歲的寶妹師姊有高血壓病史,兒女做生意,平日獨自在家。寶妹師姊去年行動很好,還到靜思堂值班,但近期不慎跌倒,黃麗雲師姊為了安全起見,不讓她去值班,閒不住的寶妹師姊,偶爾會騎無障礙電動車去買菜,大家提醒注意安全,也捨不得她每天關在家裡,精舍師父邀請她參加慈濟周年慶活動,回精舍見上人。

接著探訪林李月英師姊。月英師姊近年受腰椎及關節退化困擾,並未起退轉心,不論是醫院志工、靜思堂值班、環保香積甚至是助念從不缺席,德寋師父說月英師姊是模範阿嬤,看到資深菩薩健康,上人就很歡喜。月英師姊發願要做慈濟做到最後一口氣。因為腰椎開過刀,陳岩碧院長與林俊龍執行長叮嚀,在家也要穿護腰,才不會容易跌倒。

關懷行最後一站來到楊招治師姊家,八十三歲的招治師姊是玉里鎮三民國小退休老師,現在忙著張羅三民銀髮福氣站的大小事,若是長者或志工身體微恙送往急診,一定會看見她來陪伴。招治師姊也在玉里慈院輪值醫院志工,偶爾會跟居家關懷團隊在三民地區訪視個案。她特地準備拿手的草仔粿讓大家品嚐,因有多年心臟不適問題,向心臟內科權威的林俊龍執行長諮詢,林執行長跟陳院長聆聽師姊敘述不適感,認為她多年未健檢,建議再做一次運動心電圖找出原因。

陳岩碧院長感恩精舍師父和林執行長率隊前來關懷玉里慈院,祈禱天下無災難,祝福人人皆平安。(文、攝影/張汶毓)

關山慈院 同理家屬照顧重擔 緊急洗腎免轉院《人醫心傳》245期

四月一日

吳勝騰副院長(右二)與血液透析室吳淑蘋護理長(右一)休假中為住院病人安排緊急洗腎。

七十三歲的翁阿公有肝腫瘤、心衰竭、糖尿病及第五期慢性腎臟病,三月二十六日,阿公因呼吸喘及四肢水腫掛關山慈濟醫院急診,由腎臟內科醫師吳勝騰副院長收治住院,以輸血和注射利尿劑改善低血色素及高血鉀問題,阿公今年初曾在住院中緊急洗腎,因此與家屬討論決定先請花蓮慈院心臟外科支援醫師置入暫時性洗腎廔管,以備緊急洗腎需要。

阿公治療後狀況穩定,吳副院長放心將病人託付給急診值班醫師,於週末返回高雄老家探親。不料,三十一日中午,阿公又開始呼吸喘,抽血檢查為血酸中毒,高血清鉀離子濃度6.6mmol/L(正常值3.5-5.5mmol/L), 急診值班醫師潘永謙院長讓阿公掛上面罩式呼吸器,加強利尿劑,仍無法以排尿來降低鉀離子濃度,且因體內水分排不出去,導致心臟肥大影響呼吸,院長擔心若未好轉恐要面臨插管,請病房護理師通知家屬前來,告知病情變化可能須要轉院,同時致電主治醫師討論是否有緊急洗腎必要。

吳副院長接到電話是下午一點,正在返回關山的火車上,由於知道負責照顧阿公的孫女,同時要照顧行動不便的阿嬤,因此只要生命徵象穩定,會以家屬照顧方便為前提,盡量不要讓病人轉院。

吳副院長趕到病房時,血液透析室吳淑蘋護理長正好在醫院處理文書,兩人觀察治療反應,阿公比入院時還喘,水腫也更明顯。為避免病情惡化,決定在沒有提供假日及夜間透析服務的情況下安排洗腎。阿公因身體水分排出,症狀明顯改善,不需再辛苦轉院。

潘院長說,轉院會增加病人醫療費用支出,移來移去對病人不好,家屬照顧也不便,感恩吳副院長和吳淑蘋護理師站在病人立場著想。(文、攝影/陳慧芳)


震後接收愛與關懷
四月九日

關懷的腳步來到慈濟關山環保輔具平臺,陳泰郎師兄(右四)為眾人介紹修繕後輔具及回收物的新功能。

除了關心地震影響,林俊龍執行長和精舍師父在潘永謙院長的陪同下,檢視員工宿舍的興建進度。

四月三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二的大地震,為了關心玉里及關山慈濟醫院是否平安,九日上午,靜思精舍德旭師父、德寋師父與醫療法人林俊龍執行長、林媽媽慈聯師姊、人文傳播室曾慶方主任、李淑娟師姊、李青海師兄,一行人從花蓮帶著豐盛食物南下關懷。

感恩關山慈院在這場天災中,除當天部分門診停診及同仁車輛後照鏡遭磚瓦砸損之外,一切安好。關心員工新宿舍興建進度的執行長,在潘永謙院長的陪同下,與師父一起到宿舍檢視。

關懷的腳步來到慈濟關山環保輔具平臺,平臺於二○二二年三月成立,一年前,洪青松師兄發心與蔡月桂師姐購地蓋鐵皮鋼骨屋,規畫廚房及用餐休息區,結合環保回收站使用。陳卓瓊華、黎恆義、林明成三位慈濟志工及消防隊退休的社區志工陳泰郎,當自家護持,打造平臺舒適度。

陳泰郎擅長地方資源連結及輔具修繕,將回收物重新利用,寋師父鼓勵陳師兄發想借力使力的輔具,輔助年紀大的志工在爬高搬重時,不必這麼吃力。

回到醫院病房區,關懷中醫門診黃坤忠護理長的父親,黃爸爸在當天下午要開膝關節手術,由潘院長執刀。師父慰問家屬,祝福順心平安。

感恩 上人對關山慈院的疼愛,在天災頻傳的現今,讓大家更懂得珍惜把握當下,即時付出愛與關懷。(文、攝影/陳慧芳)

大林慈院 攜手嘉義縣消防局 無痛一一九救護簽約《人醫心傳》245期

四月十六日

大林慈濟醫院與嘉義縣消防局簽訂「無痛一一九外傷救護合作備忘錄」,共同提升到院前救護病人的照護品質。左五起為嘉義縣消防局蔡建安局長、大林慈院賴寧生院長、曾國枝醫療長,左三為急診部李宜恭主任。

大林慈濟醫院攜手嘉義縣消防局,為「減輕病人疼痛」、「提升到院前救護能力」、「提供醫護團隊支援到院前救護現場的急救處置」等到院前救護,於四月十六日上午,由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與嘉義縣消防局蔡建安局長在大林慈院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展開具體合作,共同制定疼痛管理方案,以確保到院前救護病人,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及時獲得有效疼痛緩解。

十六日的簽約儀式除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及各相關單位主管外,嘉義縣消防局局長蔡建安特別率領局內多位相關主管、同仁與會,展現對此次合作的重視。

大林慈院院長賴寧生表示,大林慈濟醫院的宗旨就是人本醫療,如今急重症醫療已建置得非常的完整,希望將此醫療能量散發到社區,首先就是到院前無痛制度的建立,非常感恩能夠與嘉義縣消防局一一九的救護單位合作,共同推動到院前無痛環境的營造。除了無痛醫療醫院外,展望未來,大林慈濟醫院還將持續發展無痛社區醫療,包括癌症或傷口疼痛的病人,希望能夠慢慢推到長照系統,最後則是無痛嘉義,針對整個嘉義縣的縣民,需要結合醫院與消防局、衛生局等公部門的能量才能達到。

嘉義縣消防局局長蔡建安表示,嘉義縣消防局很高興和大林慈濟醫院進行到院前無痛醫療的簽約儀式,消防局這兩年來持續引進十二導程心電圖、骨針注射,今天結合最後一塊拼圖「無痛醫療」,相信在大林慈濟醫院和消防局的合作下,讓無痛醫療能夠在嘉義縣推展。

大林慈濟醫院醫療長曾國枝指出,大林慈濟醫院在二○二三年成立疼痛治療中心,開設多專科醫師診療服務,包括疼痛科、風濕免疫科、骨科、運動醫學科、神經內科、放射醫學部、婦產部、中醫部等,然而除了為院內病人解決疼痛問題外,也希望能將無痛醫療延伸至院外,首先就是希望幫助外傷急救的病人,在被送到醫院就醫的過程中,能夠適時緩解疼痛,致力提升嘉義縣到院前救護病人的照護品質。 

為了達成此一目標,大林慈院自去年底即成立到院前無痛醫療方案小組,由醫療長曾國枝召集急診部、麻醉部、藥學部、企劃室等單位開會討論,包含藥品的選擇、到院前止痛可能會遇到困難執行之處等,並於今年三月份提供緊急救護備忘錄予嘉義縣消防局,經其審查通過,並函送食藥署同意核備。

此次合作,將由大林慈濟醫院提供嘉義縣消防局四級管制藥品Tramadol,配置於民雄及朴子消防分隊值勤救護車輛,並制定「到院前四級管制藥品治療管理計畫」,由消防局高級救護隊及專責救護隊評估外傷傷患是否適用,以肌肉注射藥物方式,適時為外傷傷患緩解疼痛。透過大林慈濟醫院、消防分隊、消防局救護科與衛生局的跨單位合作,造福更多民眾。(文、攝影/黃小娟)

大林慈院曾國枝醫療長分享此合作案的推動過程。

大林慈院賴寧生院長(右)與嘉義縣消防局蔡建安局長(左)代表簽約。

三義慈院 中醫巡迴醫療 守護偏鄉健康《人醫心傳》244期

三月五日

三義慈濟中醫醫院在苗栗縣卓蘭鎮啟動「中醫巡迴醫療」,鎮長詹錦章(右四)代表居民感謝慈濟。

苗栗三義慈濟中醫醫院五日由中醫師史峰帶領團隊至苗栗卓蘭鎮救護協會,展開中醫巡迴醫療。

慈濟中醫醫院在三義服務已屆滿一周年,積極投入中醫居家服務。為響應衛福部健保署推動的「全民健康保險中醫門診總額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在苗栗縣卓蘭鎮啟動「中醫巡迴醫療」,提供可近性且定期、定點服務。

卓蘭鎮唯一一間中醫診所歇業後,居民看中醫須往返苗栗或臺中,相當不便。卓蘭鎮鎮長詹錦章代表感謝慈濟,他表示,居民普遍為慢性疾病為主,家中務農身體勞損,中醫這部分可幫忙,而巡迴醫療地點選在救護協會,能同時把關有急重症需要的民眾轉送大醫院。

三義慈濟中醫醫院將於每週二上午,提供中醫內科診察、針灸、諮詢評估等預防保健。史峰醫師表示,巡迴醫療提供的針灸治療,搭配舒筋活血中藥,可以改善鄉親們身體因務農所導致筋骨不適症狀;另外有部分長輩常有失眠問題,以及因季節氣溫變化發生的感冒問題,和流感與新冠確診後未恢復症狀,透過中藥調理,也可以幫助症狀緩解甚至完全恢復。

三義慈濟中醫醫院院長葉家舟指出,巡迴醫療除了提供痠痛和慢性疾病治療,透過衛教宣導,提醒民眾預防並處理好疾病發生初期的症狀,降低發生大病的機會。葉院長也強調,其他偏遠地區若需要中醫資源協助,只要條件符合,三義慈濟中醫醫院也會盡力參與,守護鄉親健康。(文/呂榮浩 攝影/卓冠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