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慈院 義診發放暖圍爐 健康平安過好年《人醫心傳》242期

一月二十一日

二○二四年一月二十一日,台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帶領六十三位主管與同仁前往慈濟板橋園區,為弱勢家戶提供義診服務、發放物資包。

曆新年將至,慈濟基金會於各地陸續舉辦「冬令發放暨歲末圍爐活動」,一月二十一日,台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帶領六十三位主管與同仁前往慈濟板橋園區,與志工協力為弱勢家戶提供義診服務、發放物資包,一同歡喜迎新年。

台北慈濟醫院多年來積極參與「冬令發放暨圍爐活動」,提供專業醫療服務與相關諮詢。今年,板橋靜思堂共有三百八十位關懷戶應邀而來,現場安排內科、外科、家醫科、中醫科為需要的民眾進行義診服務,並有營養師提供專業營養諮詢。

七十一歲的李先生本身患有多重共病,近日覺得身體畏寒不適,內科診區張恒嘉副院長悉心問診,溫馨叮囑要按時服藥、定期回診,同時給予相關衛教。家醫科診區的第一位病人是六十四歲的陳先生,十八年前曾二度中風,去年更因為心絞痛而接受手術,但多年來仍遲遲無法戒菸,這次在陳正裕主任不斷鼓勵下,終於答應來院接受戒菸輔導。

承擔外科義診的小兒外科陳克琦主任是第一次參與活動,「我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活動,可以踏入社區為民眾服務。此次遇到的都是比較高齡的長輩,身體難免有病痛,很高興自己能夠以專業提供相關的醫療衛教,讓他們有意願來到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中醫部有兩位住院醫師同樣也是首次參與冬令發放,以前就是慈青的魏孟鈞醫師過去曾在大大小小的義診活動當志工,此次以醫師身分加入與民眾互動,非常歡喜。周效竹醫師說,義診的時間雖短,但卻讓她更認識慈濟,覺得自己是個有福之人,能夠為社會發揮自己的良能。

義診告一段落,展開一連串的表演節目及影片分享。透過慈濟大藏經,大家看見慈濟人無所不在的愛,並聆聽翻轉人生的個案分享,感受生命的堅韌力量。社區志工以短劇「日行一三五,茹素行善聚福緣」帶動眾人一起蔬食共善護大地。最後影片中,證嚴上人慈示:「愛護地球唯一的方法,還是要請人人用完整的大愛,愛所有的生命,大家一起弘法利生。能幫助別人的人才是有福的人,有福的人間、有愛的人間就是菩薩淨土。」

趙有誠院長感恩表示:「每年這個時刻總會非常感動,許多師兄師姊一路陪伴著大家,也成為我們的典範,我們會用同樣的愛,關懷身邊每一個人,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健康平安、心想事成。」

燈燈相傳、心手相連,眾人虔誠唱誦〈祈禱〉,祈求天下無災,歲歲年年。活動尾聲,醫護團隊與社區志工協力發放物資,將滿載的祝福送到民眾手中,並互相祝福平安健康過好年。(文/鄭冉曦 攝影/范宇宏)

張恒嘉副院長祝福李先生新年平安。

陳正裕主任不斷鼓勵陳先生來院接受戒菸輔導。

小兒外科陳克琦主任很高興自己能夠以專業為長輩提供相關的醫療衛教。

魏孟鈞醫師表示能夠職志合一是件非常歡喜的事情.

透過發放及義診活動,周效竹醫師(中)覺得自己是個有福之人。

花蓮慈院 車站角落送物資 寒流送暖入花監《人醫心傳》242期

一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

二○二三年花蓮慈院陸續得到五項幸福企業大獎肯定,同仁們將這分獎勵化作愛心,響應「幸福花慈.寒冬送愛」活動,紛紛捐出商品卡來讓愛延續,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弱勢朋友。攝影/江家瑜

入冬以來最冷寒流來襲,一月二十四日花蓮慈濟醫院在志工室主任顏惠美(靜曦)的帶動下,準備禦寒物資及紅包,由院長林欣榮、副院長何宗融、牙科部特殊需求者口腔醫學科主任李彝邦,與護理部主任鍾惠君、高專徐玲玲、公共傳播室高專黃思齊,將這些愛心物資送到寒士手中,祝福他們溫暖過好年。

二○二三年年底花蓮慈院接連獲得康健雜誌CHR 健康企業公民金獎、1111 人力銀行幸福企業金獎、勞動部世代合作績優獎、花蓮縣友善職場等五項全院肯定獎項,吳彬安副院長表示,當時在林欣榮院長帶領的院長室團隊決議後,將獲得的獎金加碼翻倍,均分給全院同仁,許多同仁又再把獎金捐出來做寒冬關懷,響應「幸福花慈.寒冬送愛」活動。

第一站來到花蓮車站角落,一旁是寒士們以毯子、紙箱搭建的容身之處。林欣榮院長與團隊分別送上外套、毛毯、暖暖包等禦寒物資,並提醒包含頭頸、四肢在內,全身上下都要做好保暖。顏惠美主任表示,之前她帶著志工到處訪視,了解寒士們聚集的地點,這些物資都是事前詢問過寒士後才準備,就是希望能提供給他們最急需的物資。

林先生開心表示,這些都是他很需要的物資,尤其是睡袋,在外面睡的時候,可以隨時攜帶,這個最方便。接著來到收容寒士的人安基金會,李先生說這些禦寒衣服來得很及時,天氣冷可以直拿來穿。

最後一站來到新城車站,這位寒士是位熟面孔,去年李小姐(化名)因腹部腫大如懷孕,經檢查發現罹患第三期卵巢癌,在花蓮慈院、花蓮縣政府社會處的協助下,移除腫瘤並順利康復出院。與李小姐持續保持聯繫的顏惠美主任找到她的落腳處後,不僅送上物資,還特別準備厚墊及新鞋,幫助她隔絕寒冬中冰冷的地板。

二十六日,吳彬安副院長帶領醫護團隊來到花蓮監獄,為花監內的同學們帶來保暖衣物。

顏惠美師姊表示,慈濟志工長期關懷陪伴花監,有同學會把平常累積起來的郵票存起來寄給她,顏師姊會把相對的金額登記下來再捐出去,成就善的循環。最近感受到寒流威力,剛好有花蓮慈院同仁捐出來的愛心,就把這分愛心祝福化作實際的保暖物資,也特別感謝花監的呂護理師的協助。

這次特別邀請花蓮慈院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主任林于立醫師,為花監的同學們分享重要的保健觀念與衛教知識。林于立主任表示,菸、酒是已經被證實會傷害腎臟的物質,希望同學們可以把握機會戒酒、戒菸,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最後,吳彬安副院長與花蓮慈院護理部主任鍾惠君,帶動花監同學一起大合唱〈普天三無〉與〈感恩的心〉,約定要一起用感恩的心來回饋社會。(文/黃思齊、江家瑜)

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中) 與何宗融副院長(右一) 送上睡袋,讓寒士林先生(左) 開心表示,這些都是他很需要的物資。攝影/江家瑜

花蓮慈院吳彬安副院長帶領團隊為花監同學送上保暖衣物。左起:吳彬安副院長、腎臟內科林于立醫師、護理部鍾惠君主任、志工室顏惠美主任。攝影/黃思齊

台中慈院 臺中大愛幼兒園啟用 培幼苗育希望《人醫心傳》242期

一月六日

臺中大愛幼兒園歷經十幾年的期待終於盛大啟用,是全臺第六家慈濟大愛幼兒園,象徵著「六園一家」美好願景的實現。

一月六日,臺中大愛幼兒園歷經十幾年的期待與籌備終於盛大啟用。這天不僅是全臺第六家慈濟大愛幼兒園的誕生,更象徵著「六園一家」美好願景的實現。當天的啟用典禮結合園遊會活動,匯聚各方嘉賓,共同見證這一刻。

座落於台中慈濟醫院員工宿舍旁的大愛幼兒園,擁有開闊的視野和優美的自然環境。李靜芳園長強調,不僅要注重硬體設備,更要將證嚴上人的靜思語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以「感恩、尊重、愛」為指導原則,培育出愛心幼苗,是幼兒園的核心價值;培養孩子的「二心三力」,以慈悲心、平等心為內心涵養,同時注重健康力、生活力和學習力的養成,打下健康生活基石是課程的軸心。

高雄大愛幼兒園的小朋友以「舞動鳴鼓齊飛揚」的表演為典禮揭開序幕。來自花蓮、臺北、高雄、臺南和嘉義大林的幼兒園園長、靜思精舍德旭師父、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效成、台中慈院院長簡守信、副院長莊淑婷、中華僧伽長照人文關懷教育協會會常法師等人、地方區鄰里長及民意代表等貴賓共同見證這場盛會。高雄和臺南大愛幼兒園的小朋友更送上祝福的精采表演,增添歡樂氛圍。

台中慈院院長簡守信形容臺中大愛幼兒園是「十年磨成一個圓」,歷經十幾年的努力,如今真正做到「六園一家」,並與慈濟醫療體系相得益彰。簡院長表示,相對於醫院是病苦的地方,幼兒園不僅帶來蓬勃生氣,更帶來對同仁的照顧心,可以讓病人與家屬更安心。「簡爺爺」也允諾未來為小朋友說故事,分享醫院的生命故事,一同改變與創造希望。

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效成祝賀表示,雖然等待十多年,卻也儲備了最久且最優良的師資,相信老師將在這裡發揮他們的教育專長。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督學劉耿江到場祝賀,認為臺中大愛幼兒園提供理想的托育環境,將讓孩子在健康成長和學習的道路上充滿歡笑。

揭牌儀式後,園長引領貴賓到三樓茶道教室接受小朋友奉茶,孩子為貴賓奉上靜思茶與湯圓,展現平日所學的人文儀軌。

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謝世榮住在幼兒園旁的員工宿舍,他在醫院工作時守護病人的健康,下班後則像家長一樣守護著幼兒園的成長。謝主任與太太裘君慧特地出席啟用典禮,分享孩子們的喜悅,他表示看著幼兒園從無到有的建設,非常期待有小朋友成為他們的鄰居,為工作帶來新的活力。

台中慈院總務室同仁陳景隆表示,他的太太陳雅菁從事幼兒教育,即將轉任臺中大愛幼兒園,雖然大女兒沒有機會讀大愛幼兒園,但仍在課餘時間參與書軒小志工。他們重視孩子的教育,認同慈濟的教學理念,認為品格教育從小培養,是孩子健全發展的關鍵。

幼兒園前廣場十四個攤位的園遊會熱鬧非凡,由臺中六個聯區慈濟志工及三家蔬食攤商承擔,弘法利生募心募愛。(文、攝影/卓冠伶)

(右起)台中慈院院長簡守信、僧伽長照協會會常法師、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效成,接受小朋友的奉茶。

大林慈院 味全龍春訓健檢 醫療守護球員健康《人醫心傳》242期

一月九日

味全龍棒球隊到大林慈濟醫院接受春訓前的年度體檢,大師兄林智勝(左二)與捕手劉時豪(左三)與林名男副院長(右)及神經內科嚴介聰醫師(左一)合影。

擔任去年亞錦賽隊長的拿莫•伊漾接受抽血檢查。

二○二一年才重返一軍舞臺的味全龍棒球隊,二○二三年即拿下中華職棒三十四年總冠軍,睽違二十四年獲得隊史第五冠。面對即將展開的春季訓練,包括一、二軍球員以及教練、後勤防護團隊九十五人,一月九日在大林慈濟醫院高級健檢中心展開二○二四年度健檢,備戰新球季。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去年四月曾受邀擔任味全龍主場球賽的開球嘉賓,特地到健檢中心關心球員們的健檢狀況,他表示,運動員保持身體的健康,才能持續在運動場上有精采表現,大林慈院高功能運動醫學中心包括中醫、神經內科、職業醫學科、風免中心等團隊,一起協助味全龍隊員維持身體健康,讓他們在比賽時也能持續保護自己,而年度健檢,可以幫他們找到需要補強或改善的地方,做好運動防護和教育訓練,希望在他們的職業生涯裡,繼續發光發熱,拿到好成績。

大師兄林智勝表示,自己除了正式練習外,在休賽季期間也會提早做自主訓練,鍛鍊體能、重訓等,訓練量甚至比春訓或比賽期間更多來囤積力量。

對於球團每年安排的春季健檢,吉力吉撈·鞏冠表示覺得用心,可以讓球員在每年進入春訓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拿莫·伊漾表示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特別好,讓人感覺很舒服、安心。(文、攝影/黃小娟)


感恩志工長年用愛相伴

一月十八日

現場近六百位志工菩薩齊聚大林慈濟醫院五樓大講堂參加感恩志工會。

志工黃淑芬(左)、甘振邦(右)是外科加護病房同仁的懿德爸媽之一。

大林慈濟醫院邁向第二十四年,每天都有許多志工到醫院提供親切服務,二十三年來的志工服務人次近四萬,服務時數滿兩千小時的志工共有三百八十五位。院長賴寧生帶領同仁向志工感恩一年的辛勞,特別舉辦感恩志工活動,並由醫護行政同仁提前準備龍年紅包、多功能電炒鍋等大禮,及七十桌豐盛蔬食宴,向長期以來無私奉獻的志工們表達感恩之意。

近六百位志工齊聚大林慈院大講堂,聆聽實用衛教講座,並有醫師現場帶來薩克斯風演奏,場面熱鬧溫馨。婦產部主任許鈞碩以高齡婦女常見婦科疾病的預防與保養做分享,並提醒停經後陰道出血一定要看婦產科、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長期下腹悶痛要小心、補充荷爾蒙最好在六十歲以前、盡量不提重物等。

院長賴寧生感恩志工無私付出與護持,而在今年也將投入醫學中心評鑑,持續提升醫療品質,讓病人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

擔任高雄領隊的志工黃淑芬,承擔外科加護病房懿德媽媽,陪伴這群醫護孩子長達十六年。二十年的醫療志工生涯,她說:「在外科加護病房裡感受到大家的愛,原以為只是單純付出無所求,沒想到反而得到更多。」

同樣在外科加護病房擔任慈誠爸爸的甘振邦,因罹患肺腺癌的大姊臨終前要他加入懿德志工行列,他每個月準備各種蔬食佳肴慰勞大家,至今已三個月了,「看著醫護日夜搶救生命,能為大家做這一點小事,真的很歡喜,更感恩能有這麼好的機會付出一己之力。」(文、攝影/江珮如)

斗六慈院 五周年院慶 五心醫療好健康《人醫心傳》242期

一月五日

與會來賓一起大合照,祝賀斗六慈濟醫院五歲生日快樂。

斗六慈濟醫院一月五日上午歡慶五周年院慶,各界來賓前來祝賀,場面熱鬧溫馨。斗六慈院院長簡瑞騰感恩大家五年來一路相挺,他表示,斗六慈濟醫院五周年院慶主軸是「五心醫療,守護生命好健康,年年精進,共善社區好幸福」,這也是斗六慈院努力的目標,期許能用「佛心、合心、信心、歡喜心及感恩心」等五心,繼續守護鄉親的健康。

斗六慈院於二○一九年由診所改制為醫院,提供鄉親更完善、便利的醫療服務。五年來,醫院引進電腦斷層掃描儀,即時診斷,讓病人免去轉診奔波的辛苦;手術業務由門診手術提升到住院手術,由一間開刀房擴增到兩間開刀房,術式更多元;一、二樓共二十三個科別門診,升格醫院後已增加服務九十五萬人次,更努力擴增五樓空間,提供更多的服務;並提高照顧品質,獲得二十個以上的品質獎項,也獲得衛生局長官和鄉親的肯定和認同。

一月五日上午,斗六慈院熱鬧滾滾,雲林地方首長、民代、里長、花蓮靜思精舍德俱師父、德惟師父、鄰近醫院主管、慈濟志工及大林慈濟醫院與嘉義慈濟診所主管、同仁一齊來參加院慶大會。現場有喜氣洋洋的春聯揮毫,還有慈濟志工做蘋果氣球結緣。斗六市保庄里長李芳美帶領社區媽媽表演〈我們都是一家人〉為院慶活動祝賀,醫院、社區一家親。

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致詞表示,雲林縣是高齡化、少子化的縣市,對醫療需求高,感恩當年斗六慈院看到需求,有大林慈院當後盾,把資源帶到雲林,為在地鄉親注入一股醫療活水。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感恩斗六慈院從斗六門診部、診所時期起,秉持證嚴上人的精神,以「五心」的心情來照顧鄉親,代表雲林鄉親表示感謝。

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林俊龍透過影片祝福,他表示,當斗六還是診所時,雖想要照顧鄉親,但常力有未逮,這幾年來,在簡院長的帶領及全體同仁努力下,引進很多新穎設備及新的開刀方式,造福雲林鄉親,期許斗六慈院同仁術德兼備,除了專業外,更要提供溫馨、親切的醫療,樹立典範。大林慈院院長賴寧生也期許,斗六慈院能成為大林慈院的灘頭堡,推動雲嘉的醫療。

曾因子宮肌瘤,在斗六慈院接受婦產科許鈞碩醫師手術治療的病人李小姐分享,自己住在斗六慈院附近,去年到大林慈院檢查發現子宮肌瘤變大,許醫師建議可就近到斗六住院開刀,手術簡單,住院一天就順利出院,真的非常方便,很感恩。

簡瑞騰院長表示,斗六慈院五心醫療,「佛心是代表要用心、用愛照顧病人;合心則是各單位、志工彼此合心;信心是鼓勵同仁勇敢站出來,展現醫療成果;抱著歡喜心照顧病人,讓病人也心生歡喜;以感恩心感恩病人、家屬對我們的信賴,讓我們能發揮專長。」

靜思精舍德俱師父勉勵,斗六慈院一路走來,發揮上人建院的心,因慈善而醫療,如今又從醫療回到慈善,照顧雲林這塊土地,慈善、醫療一體,做得更多更好,發揮更大力量來照顧鄉親。(文、攝影/黃小娟)

斗六慈濟醫院院長簡瑞騰感恩大家五年來一路相挺,期許用「五心」醫療持護守護鄉親。

病友李小姐分享就近到斗六慈濟醫院住院手術治療子宮肌瘤,非常方便。左為許鈞碩醫師。

社區媽媽俏麗土風舞班,表演〈我們都是一家人〉,醫院、社區一家親。

三義慈院 三義送暖 慈濟中醫顧健康《人醫心傳》242期

一月二十四日

三義慈濟中醫醫院送暖團隊準備出發。左起:劉芸蓁社工、張馨云社工、徐雪玉師姊、張景翔醫師、葉家舟院長、簡俊安醫師、莊孟臻醫師、張雅婷督導、張筱瀅師姊、陳玉霞師姊。

一月二十四日清晨,苗栗迎來入冬以來全臺最低溫,三義慈濟中醫醫院醫護同仁與慈濟訪視志工不畏嚴寒,趁著中午休息空檔前往關懷戶家中送暖。

中午剛下診的張景翔及簡俊安醫師,與葉家舟院長、莊孟臻醫師及訪視志工師兄姊集合,張雅婷督導表示,往年苗栗師兄姊都會在苗栗園區為關懷照顧家庭舉辦歲末圍爐,今年改由訪視志工親自送物資到關懷戶家裡,同時邀請大醫王們一同前往送暖,關心健康。

一行人驅車穿行山區小路與社區窄巷,終於看到正在整理回收物品的徐阿姨。訪視志工徐雪玉說,徐阿姨是做素食小吃,每次慈濟舉辦義賣活動,一定有她與先生的身影。好景不常,兒子車禍往生、先生中風臥床後,全家就靠徐阿姨撐著,幸好慈濟人陪伴。先生往生後,徐阿姨秉著客家人硬頸精神,靠回收所得就足夠生活,希望暫停慈濟每個月提供的照顧金,轉給其他更需要幫助的人。

葉家舟院長為徐阿姨診脈,詳細詢問身體狀況及糖尿病、腎臟病控制情形。徐阿姨依朋友介紹,定期在中醫診所拿水煎藥,由於是自費,雖腎臟功能指數有所回升,但高昂藥費負擔還是很沉重。葉院長分享研究經驗,科學中藥可以有效控制徐阿姨糖尿病與腎臟病狀況,也可減輕負擔,希望雪玉師姊陪徐阿姨到三義慈濟中醫醫院進一步檢查與治療。眾人離開前,徐阿姨拿出用自製的竹筒,裡面放滿平日積攢的零錢請師姊代為獻給上人。葉院長盛讚徐阿姨從手心向上到手心向下幫助他人,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接著轉往探視吳先生,兩個兒子陪著爸爸出來等候。吳先生因車禍工傷導致臥床,他是家庭主要經濟支柱,孩子與妻子頓時失去依靠,幸好熱心民眾通報慈濟。吳先生表示身體已恢復到可以上班,但還是會間歇疼痛,舉手的角度也受到限制,體力大不如前。張景翔醫師仔細評估,親自示範緩解疼痛的運動,期能幫助他不必一直依賴止痛藥。吳先生目前還會到台中慈濟醫院回診,訪視志工建議平時可就近在三義慈濟中醫醫院做針灸治療。

莊孟臻醫師說,剛好在入冬以來最低溫的日子跟著葉院長及兩位前輩醫師和師兄姊關懷照顧戶,真是「寒冬送暖」。希望未來能持續與訪視志工配合,除了給照顧戶經濟與生活關懷,也能透過三義慈濟中醫醫院給予醫療照顧,讓醫療與慈善深度結合。

葉家舟院長表示,每年歲末寒冬,慈濟人都會為照顧戶舉辦歲末圍爐並送上賀年禮物;照顧鄉親健康一直是三義慈濟中醫醫院的重要工作目標。去年十二月開始,三義地區氣溫一直偏低,但探訪的個案身體狀況都還算好。日後請不論是案家,或是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歡迎到三義慈濟中醫醫院「看健康」。 (文/張雅婷、馬順德 攝影/馬順德)

葉家舟院長為徐阿姨診脈,詳細詢問身體狀況疾病控制情形。

張景翔醫師評估吳先生恢復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