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人有約 用心履行承諾

文/吳芳茜 台北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主任

寂靜夜晚的觀音殿裡,慈青志工隊的圓緣上,我們對著上人發願的場景歷歷在目。「回來承擔如來家業」是我對上人的承諾。因此,在留美兩年後我即返回花蓮慈濟醫院工作,至今信守承諾二十八年,這是我與上人生生世世的約定。

在那個沒有二十四小時便利超商,只有好山好水的花蓮的年代,醫院、宿舍、慈大圖書館和運動場是生活裡的如常。回靜思精舍當志工,與精舍師父話家常、薰法香,恣意地在齋堂午齋,則成了我們假日的小確幸。一直都很感恩有機會在醫院這個大道場學習精進,上人會從極細微處關心我們的狀況,記得有一次在醫院門口恭迎上人時,我穿著前人傳承的灰色旗袍,修補的扣子縫著白色的線,猶如鋸齒,挺不協調。而上人在經過身邊時輕輕對我說了一句:「扣子回來縫一縫。」頓時讓我體會慈濟人的身行必須要從自己的形象做起。

在花蓮慈濟醫院時,我到剛成立一年的心蓮病房服務,當時臺灣安寧善終的概念才剛起步,我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在王英偉教授的引領下,以病人為中心,從臨床服務出發,不斷創新照顧模式,並引進多元職類,只要對病人是好的就可以「不擇手段」,所以激盪出非常多愛的火花,也創造了許多臺灣第一。而這個過程,是病人老師以生命教導,讓我們見證生命的最後階段,看見善終的光與靈性幻化的蝴蝶。於是我期許自己在陪伴病人時,要協助他們在臨終階段提起善念、不起瞋。二○○五年,我因家庭因素回到台北慈濟醫院服務,主管職角色的轉換是責任的承擔,雖不顛簸但也不簡單。從被呵護的孩子到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貴人;從備受疼愛的慈青走向獨當一面的傳承者;面對病人、家屬情緒失控時,也只能鍛鍊自己的EQ,再也無法隨興的傾吐苦水,但我心裡明白,這就是修行,也是承諾的履行。

有一回,我遇到一名糖尿病控制不佳的口腔癌末期病人,他拒絕所有治療,也不出院。他知道我是社工,不太理我,直到我去了兩三次,他才愛理不理地跟我講起他的故事。原來,他曾經在家裡昏倒送到別家醫院急診室,社工問完問題,通報後就沒下文了,所以他對社工師完全沒有信任感。而在我們協助下,這名病人順利出院了,我和居家護理師數次帶著《慈濟月刊》前往關懷、家訪,讓他從完全不願意開門,到慢慢打開心房,讓我們進去量血壓。最後他甚至交代我兩件事,一是他想做器官捐贈,二是要我們好好照顧他的太太。

被病人交代後事的責任是很大的,而且頭頸部腫瘤的病人要捐眼角膜很有難度,於是在他入住心蓮病房時,醫療團隊安排了眼睛的檢查。那天,這名病人非常開心地告訴護理師:「我的眼睛很好,我可以捐眼角膜!」之後的報告也證實他的眼睛非常好。他沒有插鼻胃管,通常這類病人因為無法進食所以都很瘦,臨終時是無法閉眼的。可是他在睡夢中辭世時,安詳闔眼,讓眼睛被眼瞼保護。願力轉動了業力,病人的腫瘤沒有往上長,而是往下延伸,令我非常感動。

從事助人的工作者在面對病苦的人時,要實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智慧,時時感恩、處處感恩。感恩在這菩薩道上所有善知識給予我們的提攜與疼惜,成為滋養我成長的福慧資糧。未來,我將秉持歡喜與感恩持續向前,師徒之約,矢志不渝。

台北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吳芳茜主任獲二○一八年度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資深敬業獎」。圖/台北慈濟醫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