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有願 守護鄉親就不難《人醫心傳》231期

文/簡瑞騰 斗六慈濟醫院院長

在二○一九年斗六慈濟診所升格為醫院之前,洗腎室的護理同仁兢兢業業為腎友,而升格為醫院之後,她們依然用心,但到底哪裡不同了呢?

我會說,她們開始有不同的想像,勇敢作夢,更樂於承擔!

「阿蕊妳好嗎?還會痛嗎?」我常在踏進斗六慈濟醫院大門時,遇到正在等待上三樓洗腎室的金蕊及其他腎友,我總會開心地和他們打聲招呼。因為洗腎室護理同仁的接引,讓我有機會為金蕊解決頸椎的難題。

以前做工拚給小孩子讀書。六十多歲的金蕊說四個兒子有三個高學歷,發展都很不錯。在她洗腎前做過十一年半的腹膜透析,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後來因為發生感染,不得不開始血液透析。

「一句『妳好嗎?』就覺得自己變得很好!」金蕊每回感謝的名單,從院長、醫師、護理一路到清潔的阿姨,說不完。當她洗腎一段時間後,雅萍護理長發現金蕊阿姨根本躺不住,手會麻、冰冷。金蕊覺得躺著時,頭、頸與肩都很痛,一直痛到四個小時洗腎完畢後,整個衣服都被汗水濡濕了,還有,吃東西也沒味道了。

護理同仁建議她「讓院長看看」,結果那些困擾她的症狀,經過我的頸椎手術後煙消雲散,她說自己「過去會有點駝背,現在都站得很挺」。

送虎迎兔的農曆年節前一天,護理長邀請我挑著扁擔到各單位送禮。我一直記得她說過的話,以「做個被同仁看得到的院長」自我提醒。也自我期許,要記得住同仁的姓名。

雅萍護理長說,常能看到院長到單位送禮,過去同仁可能不太在乎醫院的負責人是誰,但看得到,又聽得到,常常看到院長出現,同仁就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想要的改變。以前有事,就對護理長講,現在,也可以和院長講,多一個可以挺自己的力量。

為了斗六慈濟醫院的發展以及守護鄉親的志願,當然義無反顧挺同仁。

四年多前,二○一九年一月五日,在證嚴上人親臨主持啟業揭幕,改制後的斗六慈濟醫院是慈濟第七所醫院,有大林慈濟醫院做後盾,提供更完整的門診服務,新增泌尿科、整形外科、耳鼻喉科、骨科及外科等門診手術,讓就醫民眾免除往來大林、斗六之間轉診、轉檢奔波的辛苦。

雖然斗六慈院很小,服務量受限於地域關係,短期內成長空間有限,但品質的提升則大有可為。血液透析室過去十多年在張雅萍護理長的帶領下受到腎友的肯定,參加大林慈濟醫院的品管圈與品質競賽也很有成就,但隨著診所升格為醫院後,一定要走出去讓大家都看到。

每當我接到醫策會、醫療品質協會或單項協會的競賽時,一定會告訴護理同仁不要怕,就是去報名參加。果然這幾年的努力陸續開花結果,尤其二○二二年以「降低血液透析工作人員上肢肌肉疼痛發生率」的主題,在多項競賽活動中大放異彩。不只斗六慈院站上全臺灣的舞臺被看到、成為陸續被參訪與學習的標竿,也代表整個慈濟被看見。

當委員來到雲林斗六這家小醫院,看到洗腎室整個團隊的合作精神、上下一心,眼睛為之一亮,才會在評分上給予很多鼓勵而有好的成績,今年(二○二三)甚至拿到腎臟醫學會的優秀論文獎、NHQA 國家品質獎銀獎,青出於藍勝於藍,所有的改善成效帶回大林慈院,彼此相互提攜與成長。

護理長雅萍的特質就是能讓大家聚在一起、鞏固在一起。加上醫院行政系統的協助,合和互協,不僅走出去被看到,品質更加亮麗,那麼小的醫院能做到全臺灣知名,很讓人欣慰。雅萍是洗腎室的靈魂人物,不只是自己做,更帶著大家一起做。

有位腎友陳大哥,每年都帶來頂級的斗六文旦,而且是每位同仁一箱。對病人來說,護理同仁可以叫得出名字,甚至與家屬打成一片,有感情。否則每週三天、每次四小時躺在床上,冷冰冰的一點溫暖都沒有,真難以想像。如果能夠和腎友像家人,則家屬很放心,腎友也很暖心,就像自己的孫子輩,醫病的溫馨故事說不完。

洗腎是末端的醫療,如何護腎才是最重要的。首先,努力透過院內CKD 早期腎臟病的防治計畫、國健署與各相關醫療科的計畫,找出早期腎臟功能不全的患者,給予衛教。儘管有糖尿病、心臟病,最重要的是注意用藥,把腎臟顧好。

在院內,針對有其他系統疾病的病人,避免再讓腎臟惡化,透過中醫、營養、新陳代謝科等一起提升學術研究的水準,落實為護腎的重要基礎。

此外,醫療團隊繼續深入社區。個案管理師隨著醫療團隊到社區衛教,整合性的身體健康、骨頭要勇、腰子要好、營養要顧好等內容,我們全面性地來到村裡的廟埕、活動中心和鄉親搏感情。藉著活潑、接地氣的方式,讓民眾、老人家、還在吃方便藥與聽信電臺賣藥等腎臟病潛在高危險族群獲得正確的觀念,避免走到人生變黑白的那一刻。

以病人為中心!不光只是看兩顆腎臟,更要早期預防,成為守護鄉親健康的好厝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