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有誠 臺北慈濟醫院院長
二○○五年五月,證嚴上人凝聚所有慈濟人的愛,打造的臺北慈濟醫院在新店啟業了。回憶起醫院成立之初,同仁來自四面八方,彼此經歷了相互磨合適應、彼此學習的階段。十八年後的今天,全院上下一心,團隊愈來愈紮實,不論在醫療品質,以及各種疾病的診斷、治療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
回首過去三年的疫情期間,臺北慈濟醫院全體同仁奮不顧身,來者不拒,使命必達,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挺住疫浪,努力搶救每一個需要我們的病人,不論在專責病房、重症加護病床、戶外篩檢站、視訊門診、居家照護皆能看到同仁努力不懈以及志工護持陪伴的身影。此外,疫苗接種站也從醫院擴展到五個靜思堂,還有各個校園,共完成了三十九萬六千零三十五人次,責任真的不小。如今疫情終於趨緩,各階段性任務也圓滿完成。
好不容易度過大疫災,世間天災人禍仍不斷,土耳其、敘利亞兩國相鄰地區於今年(二○二三)二月就發生了規模七點八的重大地震,死亡人數超過五萬,受傷約十一萬人。臺北慈濟醫院同仁在第一時間發起院內募心募愛的活動,醫護同仁與志工還在綿綿細雨的寒天至新店建國市場、公館水源市場、景美市場、碧潭老街與醫院大門處外展開街頭募愛活動,將募集到的愛心善款跟隨慈濟基金會的腳步,前進災區關懷災民、協助重建。聽聞這樣重大的災情,大家都「人傷我痛,人苦我悲」,但因情勢阻隔,無法親到現場給予幫助,只能透過「募心募愛」的行動表達關懷。這次的街頭募愛活動中,我看到臺灣人的愛心,也看到寒風中站在街頭的同仁與志工,盡心盡力的匯聚善念,展現出大愛無國界的情懷。過去數十年間,哪裡有苦難,哪裡就有慈濟志工的身影。土敘災民接受到遠從臺灣抵達的愛與關懷,寒凍的鄉親們定能感受到窩心的溫暖。
除了醫療人文的學習與實踐,臺北慈院在醫療品質上也力求精進,並透過各種評鑑來加強各個小細節。二○一三年和二○一六年臺北慈院兩度通過了醫學中心的各項評鑑條文,並於二○一六年得到準醫學中心的資格。因為疫情的影響,時隔七年後,三月下旬衛福部公告,今年中將再次舉辦醫學中心的評鑑。最近同仁們把醫院這幾年的努力,有條不紊的整理,搭配評鑑的條文,展現各種工作在醫院推動的一致性與普遍性。三月下旬,舉辦第一次預評時,我跟著委員走訪各單位,雖然看到一些第一次面對評鑑的同仁,對於如何描述品質改善的過程與成效,還需要訓練,但也感受到全院上下一心、士氣高昂及高度的凝聚力。回想過去三年突如其來的大疫浪,臺北慈院都可以處理得如此妥善,相信面臨評鑑的挑戰也可以獲得佳績,更期待可以拿下醫學中心的頭銜。
臺北慈院能有今天的展現,志工們的護持功不可沒,我常說志工是無名英雄,雖然無法一一叫出每個人的名字,只看見一群群藍天白雲無私付出的師兄、師姊,每一張臉都掛著擦了慈濟面霜的微笑。對於臺北慈院的環境維護,志工更是不遺餘力,各樓層的室外欄杆歷經風吹雨打日晒,部分已鏽蝕甚至有缺損、晃動的情況,木質拱橋的橋面也出現裂損,因此最近大北區志工立刻籌劃為臺北慈院再整拱橋、刷亮欄杆。
臺北慈院各棟建築之總樓層欄杆加總超過七公里長,原本預計兩個月才能完工的大工程,才十六天就完工了,大北區共計兩千六百九十一人次的志工投入,讓我們甚是感動。他們先除鏽,擦上鏽轉漆,再進行兩次的塗漆作業,預期是能再維持二十年的品質。大家一邊做還一邊相約二十年後再一起來刷油漆。板橋區的團隊也為醫院的拱橋下加鋪不鏽鋼板,再更換新橋面,除了有支撐性外,再也不用擔心未來會有人踩空。樹林區的志工也為空中花園做了專業的修剪。真的很感恩慈濟志工菩薩,不畏風雨,在任何時候都陪伴著我們。我能跟著慈濟團隊的菩薩們,一起往善的方向邁進,是我在臺北慈院服務最大的感動。
歷經無數風雨和考驗,全院同仁如同一家人,在上人帶領之下,臺北慈院所有家人和慈濟志工一定會往「醫界清流,人醫典範」的願景努力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