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運動的可與不可

文、攝影/江家瑜

五十二歲的黃先生是名馬拉松跑者,天天維持慢跑十公里的訓練,自認身體很健康,卻在參加太平洋縱谷馬拉松時倒下,而且是心肺功能突然停止,幸好醫護團隊搶救而活了下來。

「有運動習慣,就代表身體很健康嗎?」

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葉日弌認為,若有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問題,或患有慢性疾病,或曾在運動中出現身體不適的民眾,在進行重度運動前,最好能為自己安排健康檢查,請醫師評估,保護自身的健康。

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葉日弌表示,若是有三高、慢性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或是運動中曾出現身體不適的民眾,建議進行高強度運動前先諮詢醫師的意見與建議。

運動曾胸悶或胸痛
先查出原因

原則上,鼓勵人人都要運動,但運動過程中若出現身體不適,或者對自身健康有疑慮的時候,建議到醫療院所安排心、腦、肺、骨骼等相關檢查,釐清身體不適的原因。葉日弌說,特別是有運動習慣的人,若是運動時身體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到醫院檢查,找出原因,再去運動是比較安全的。

「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不建議突然做高強度的運動。」葉日弌提醒,尤其是年紀愈大,或是患有慢性病等共病的民眾,建議他們在打算參與激烈運動前,先做健檢評估自身狀況。

可否高強度運動
諮詢醫師意見

對於四十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或是不到四十歲但已有糖尿病達十年的病友,以及患有其他慢性病的病友,葉日弌建議,想進行高強度運動前,包含重訓、馬拉松等,請先向醫師諮詢,了解身體能負荷的運動強度;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的病人,血管阻塞的風險較一般人高,想做激烈運動之前,可先做心臟血管相關檢查。

葉日弌也指出,有些人一運動就頭暈,可能是心血管、腦部的問題,或是有嚴重的貧血,可經由醫師評估可否加重運動負擔;另外,部分民眾在運動後,出現下肢疼痛、無力等異樣時,可能是膝關節、脊椎、骨骼等問題,可就醫依據症狀做相關檢查。最後,葉日弌補充,運動需循序漸進,過程中一旦發現身體不適,須立刻停止,不要逞強,避免憾事發生。

針對在馬拉松因心肌梗塞倒下來的黃先生,經心臟放置支架治療復原後,是不是就不能運動了?葉日弌說,建議這類型病友仍須保持運動習慣,出院後可到復健科做心臟復健運動,由專業的治療師量身訂製復健訓練,並視病友的身體狀況調整合適的運動量,如此能兼顧心臟的安全。

在衛生福利部公布的二○二一年臺灣十大死因,心臟疾病排在第二位,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也高居第四、五、六位;三高是引起腦血管和心臟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猶如體內的恐怖分子,平時不容易出現症狀,一旦發病就極可能奪走寶貴的生命。葉日弌建議民眾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了解個人的血壓、血脂、血糖的指數,若出現異常可就醫評估、定期追蹤,並依照醫囑進一步控制,可避免或減緩惡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