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凝視 唯愛不變 2024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人醫心傳》250期

文/曾慶方、何麗華、林瓊姵、吳宜芳、沈杏宜、林芷儀、吳淑妃、黃美麗、黃秋惠、洪靜茹、張美齡、洪素養、袁淑珍、陳寶滿、林淑懷、林美宏、楊金燕、王秀鳳、蔡鳳寶、張翠娥

二○二四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九月十五至十七日在花蓮慈濟靜思堂隆重展開。九月十五日早上七點二十分,在藍天白雲陽光普照下,靜思精舍師父、慈濟四大志業主管與全體學員在靜思堂前歡喜留下大合照。

結合愛與AI的開幕式

人醫年會開幕式由台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率領醫師鼓隊敲開序幕。攝影/楊凱誠

國際巨星楊紫瓊女士特別錄製祝賀影片,向證嚴上人致敬並感恩全球慈濟人醫的付出。攝影/簡明安

年會司儀為中區慈濟志工洪芯宜師姊(左)。學員長由台中慈院李冠儀醫師(右)擔任,他亦是年會主題曲〈城裡的月光〉的主唱。攝影/楊凱誠

開幕式首先由台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率領的醫師鼓隊敲開序幕,鼓聲咚咚、節奏分明,大醫王默契十足充滿活力的身影,震撼全場,學員驚喜給予熱烈的掌聲與歡呼!緊接著全場齊唱慈濟功德會會歌,重溫證嚴上人創立慈濟,拔苦予樂的佛教精神與理念。

國際巨星也是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得主楊紫瓊特別錄製祝賀影片,楊女士曾二度拜訪證嚴上人,二○二一年亦在慈濟榮董實業家陳志遠師兄的邀請下,參與馬來西亞水災後的災區清掃活動。楊女士感恩全球慈濟人醫會成員在世界各地幫助無數病人,結合醫療照護與慈悲關愛,改變了無數人的生命。身兼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親善大使與國際奧運委員會成員的楊女士,呼籲大家多關心全球議題,團結起來從事有意義的行動。她誠摯感恩上人帶領慈濟志工以群體的實際行動改變了世界,並期待再次到靜思精舍拜訪。

這次年會的司儀由中區慈濟師姊洪芯宜擔任,學員長則是台中慈院李冠儀醫師。此次承擔課程規畫重任的台中慈院簡守信院長,以源源不絕的創意將大會主題「回眸凝視,唯愛不變」嵌入各課程內容,簡院長介紹這次年會有別於過去二十幾年的特色之一,是有了一首主題曲〈城裡的月光〉,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由李冠儀醫師重新翻唱,搭配全球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拍攝的日出照片,以中、英、印尼文字幕,呼應人醫在全球照護貧病的慈悲身影,而在人醫成員的心中也有許多義診病人的身影是永生難忘的,期待如歌詞一般「若有一天能重逢,讓幸福灑滿整個夜晚。」

簡守信院長以大愛電視臺製作的AI 影片,重現林北江醫師感人的醫病故事。攝影/楊凱誠

臺灣、美國、印尼、菲律賓的人醫代表演繹〈四弘誓願〉,是菩薩的誓願,也是人醫的初心。攝影/楊凱誠

國際慈濟人醫會召集人林俊龍執行長扛起象徵人醫使命的大索,緊接著菲律賓、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澳洲、約旦、越南、尼泊爾、香港、日本、柬埔寨依序接傳承。攝影/楊凱誠

各國家地區的學員起立揮手,彼此相見歡。攝影/簡明安

簡院長說,年會主題中「愛」這個字的英文拼音是「AI」,人工智慧也正是此次課程重點,他接著播放一支由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以AI 繪圖製作的影片,影片內容是簡院長接獲一位女病人的感恩信,信中娓娓道出她的主治醫師林北江在打零工維生的她出院前,避開醫護團隊,私下包了一個紅包給她,讓她可以安心休養,她很感恩慈濟有這麼好的醫師,一定要讓簡院長知道這件事。李冠儀學員長補充,簡院長問林醫師紅包內是多少錢?林醫師回答,考量病人一個月生活費約二萬五千元,手術之後需要休養二個月,所以他包了五萬元,而這不是他第一次包紅包給病人,大大小小的紅包到底有多少,已經記不清楚了。這個真實的醫病故事,深深震撼了全場學員的心,這就是人醫精神,不僅守護生命、守護健康,更守護著「愛」。

緊接著臺灣、美國、印尼、菲律賓的人醫代表演繹〈四弘誓願〉,以「誠心、正心、信心、實心」,「眾生無量誓願度」,是菩薩的誓願,也是人醫行醫的初心!

「人醫問病圖」由慈濟四大志業主管呈送給各國家地區人醫代表。林俊龍執行長勉語全球人醫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到家鄉,發揮良能。攝影/楊凱誠

慈濟人醫重任,有堅實的基礎,也要有新生代的傳承,從各地人醫會創立的時間順序開始,慈濟醫療法人也是人醫會的召集人林俊龍執行長扛起臺灣人醫會的大索,緊接著菲律賓、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澳洲、約旦、越南、尼泊爾、香港、日本、柬埔寨人醫代表依序接力扛起大索,到定點則由年輕世代接力,象徵人醫精神代代傳承的堅定與希望。司儀接著一一介紹這次到場的各國家地區學員,在掌聲中大家起立揮手相見歡,而學員代表們在舞臺上接下由四大志業主管致贈各國家地區各一幅「人醫問病圖」的水墨畫。

林俊龍執行長致歡迎詞,希望全球人醫菩薩放輕鬆、享受兩天半的營隊活動,回到各自的國度發揮功能,就是舉辦人醫年會最大的期待。

今年的年會有來自十五個國家地區,共三百二十七位學員與隊輔報名參加,其中來自海外有二百十五位、臺灣一百一十二位。動員約四百位臺灣中區慈濟志工與志業體同仁合和互協成就此次盛會。感恩慈濟四大志業主管林碧玉副總執行長、顏博文執行長與三位副執行長、王本榮執行長、慈濟大學劉怡君校長,還有慈濟醫療志業四大院區院長、副院長、主祕等主管,貴賓尼泊爾衛生部官員也遠渡重洋蒞臨參與。除此之外,亦可透過線上直播參與課程,同步學習無時差。

醫療善愛循環

簡守信院長分享台中慈濟醫院的人醫之愛。攝影/楊凱誠

香港慈濟大愛中醫診所鄧樂施醫師(前左二)聽完台中慈院人醫之愛課程的心得是,用心做好一件事,就能發揮影響力。攝影/林萬教

九月十五日下午的課程,簡守信院長以「人醫之愛」為題,帶領學員走進一個溫馨、充滿愛心與敬業的醫療天地。

簡院長播放一段小兒科加護病房的畫面,影片中護理師在三歲的樊樊耳邊輕聲說:「來剪個六分頭,讓你舒服一點。」這位小病人的母親因為生產時大出血成為植物人,爸爸一個人要扛起經濟重擔,家中還有三名孩子,為了替家屬節省花費及分擔照護,護理師親自幫樊樊剪頭髮和指甲。

簡院長強調,台中慈濟醫院是少數在疫情之後沒有因為護理師短缺而關閉病房的醫院,並且還能繼續開設新病房,這一切都要感謝護理人員的付出。

還有一位二十歲出頭的病人,因為二尖瓣閉鎖不全併心內膜炎,在兩年前接受過開心手術,心臟外科謝世榮主任考慮病人還年輕,選擇以修補瓣膜的方式替代更換瓣膜,可免於長期吃抗凝血劑的風險,未來也不需要再動手術。這位病人恢復健康後來信表達感恩,信中寫「住院期間,總是有一個帶著微笑的醫師帶來安定的力量,又漂亮又帥的護理師們,讓我不再害怕手術和復健,謝謝你們,讓我的心臟現在仍能持續的跳動著。」

原本躺床的脊損患者江永旭,更是在慈濟志工、簡院長及台中慈院團隊多年來照顧扶助下成為能夠自力更生、樂觀助人的最佳範例。「原本頸椎受傷看不到未來的人,因為慈濟的因緣而有所改變,而我們則有機會透過實際的行動發揮專業, 改變世界上原先可能永遠被遺忘的一群,感恩人醫會的夥伴們,不管大家在哪裡,其實目標一致。」

外科手術進化
超越人類極限的手術機器人

大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徐大聞主任分享達文西機器人帶來外科醫療新時代。攝影/徐金生

大林慈院許永亨醫師分享心臟外科手術的革命性進展,特別是無縫合的主動脈弓置換手術。攝影/徐金生

「人醫之愛──大林慈院」課程上,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徐大聞與心臟外科醫師許永亨分享外科手術的不斷演化求進步。

徐大聞主任回憶起他和多位臺大同學一起在二○○○年大林慈濟醫院啟業時加入,滿懷希望地挑戰未來。而這二十多年來,大林慈院的外科團隊緊跟世界醫學科技發展,從剖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再到最先進的機器人手術,描繪出大林慈院的外科進化史。

「有沒有搞錯?我已經是第十年主治醫師,要回去重新當住院醫師?」話雖如此,二○○八年,徐大聞醫師還是去臺中榮總當一年學徒,學會腹腔鏡技術。而後更從多孔腹腔鏡進入單孔腹腔鏡,傷口從五個變成一個,開刀更快、更不痛,幾乎不會腸沾黏。

之後又進化到3D 單孔腹腔鏡手術,醫師開刀時要戴上3D 眼鏡,在3D 鏡頭下所有臟器立體呈現,醫師手術定位更準確,更不容易犯錯,大林慈院二○一八年起全面採用。

待腹腔鏡手術已經進化到非常美好的狀態,想不到,機器人出現了!沒有生理極限的問題,不怕超時、不怕久站,徐醫師說,當外科醫師用達文西機器人開刀,等於主刀醫師有四隻手臂,視力是一般人的十倍,握力和拉力是一般人的二十倍,動作精細度、移動速度都是一般人的五倍;他認為當外科醫師進入手術室,達文西手臂可以換上各種救人工具,如同是化身千手觀音在救人一般。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出現,預示著外科醫療進入了新的時代。

許永亨醫師則分享心臟外科的革命性進展,特別是無縫合的主動脈弓置換手術,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降低術後併發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機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