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陳慧芳
關山慈濟醫院血液透析室啟用於二○一九年七月,是繼東興診所之後,第二間在當地提供洗腎服務的醫療院所。設置床數為十五床,提供週一至六上、下午時段的洗腎服務,啟用四年多來,扛過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禮,現今每月平均洗腎七百四十人次,床位利用率為百分之九十五。
關山慈濟醫院血液透析室的設置,為花東縱谷線腎友帶來可近性的治療,同時也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其中有返鄉工作的遊子,耄耋之年還能開心務農的阿嬤,還有因此能夠專心養家的中壯年子女⋯⋯
太陽升起,晨霧籠罩山脈,金黃色陽光照耀在筆直的臺九線上,關山慈濟醫院交通接送車緩緩出發,往北、往南,兩輛車同時啟動,雙線行駛,行經海端、池上、富里、月眉、瑞源、鹿野等地,開進農村及山區小部落,腎友們陸陸續續上車,待他們抵達關山慈濟醫院,血液透析室醫護團隊便展開保腎透析治療服務的日常。
看見臺東縱谷腎友的需求
籌設血液透析室
為了設立血液透析室,硬體趕工施作完成。
「我早上五點五十分就出發了,然後跟著司機去錦屏、池上、崁頂接其他的病人,一臺車載六個人,抵達診所差不多七點半,洗完(血液透析)回家就十二點了。不過這樣已經算很方便了,以前我還要開車到臺東或玉里洗。」住在海端鄉的末期腎臟病病人阿迪(化名)描述他的洗腎日常,如果能下山在關山的診所排到床位,從出門到回家花六、七個小時,就算是「就近」洗腎了。如果在診所排不到床,就要往更遠的臺東市或玉里鎮上去,花時間已經不是重點,能夠一週順利洗腎三次,才是最重要的,交通再不方便也要做。當然,交通往返的不便,讓住在山上部落的腎友很有感觸。
觀察到地方腎友洗腎不便的現象,關山慈濟醫院於二○一八年六月開始規畫設置血液透析室,並且在二○一九年五月下旬完成硬體工程。緊接著於六月以試營運模式率先展開服務,共二十六位腎友登記預約,運作時間為每週一、三、五下午時段,至七月再增加上午時段。
臺東縱谷地區包括池上、海端、關山、鹿野、延平五鄉鎮,大約有七十至八十名腎臟病患者,必須定期接受洗腎治療。而在這五個鄉鎮區域,僅有關山唯一一家東興診所提供洗腎服務。關山慈院腎臟內科吳勝騰醫師說,有一些住在下馬、霧鹿山上的洗腎病人,因為東興診所已經滿床,只能跑到四十公里外的臺東市區或玉里才能完成洗腎治療。
為了設立血液透析室,行政事務及流程,由管理室、行政組及醫務部討論最適方案,硬體部分也同步進行,包括工程施工、消防設置、儀器設備進駐、床位申請聯繫等等。吳淑蘋、孫美琪、金效俞三位護理師自願前往花蓮慈院接受相關訓練,也肩負血液透析室護理人員的種子教師任務。
從試營運接受腎友登記預約之後,血液透析室開始熱身運作,二十六位預約的腎友之中,有八位先在關山慈院腎臟科接受治療及評估,其餘的腎友則由醫護人員陸續安排家訪評估。每一位腎友都需經過醫師的審慎評估,才能開始血液透析。
試營運的腎友肯定
護理團隊訓練上線
血液透析室護理師必須經過嚴格訓練,具備腎臟疾病與透析的專業能力,在腎友透析時隨時掌握狀況。
留在山上部落,阿迪以「揹工」維生,就是幫登山客揹行李、帳篷等等,長時間揹行重物的體力活,而且都是在深山出沒,所以他已經習慣隨身準備一些藥,爬山腳痛或痛風發作就吃止痛藥,幾個小時後藥效停了又開始痛就再吃藥,一天吃個六、七次,「醫生說我藥吃太多了,才會這麼年輕就要洗腎。」聽到關山慈濟醫院要成立血液透析室,就立刻排隊登記,也順利排到床位,是試營運階段的幸運腎友。
「我覺得這裡很好哇!設備很新,走道空間也很寬,光線照進來很舒服。」「我有介紹部落的人來這裡,但是因為他糖尿病兩隻腳都截肢了,要有車子接送才可以過來。」
孫美琪曾經待過一般病房、居家照護、門診單位,護理資歷豐富,抱持著學習的心跨足腎臟護理的新領域,報名接受為期三個月的訓練,也到花蓮慈院實地作業。實際接觸後,她坦言挑戰性太高,壓力很大!「除了有些病人不好上針之外,突發狀況也很多,有的病人洗一洗就休克了,洗腎的三、四個小時過程中要不斷監測生命徵象,病人如果睡太沉,就要過去量個血壓,確定一下他們的狀況⋯⋯」
的確,腎友們對於在洗腎室發生的事也見怪不怪,對於護理師的辛苦也很善解,「我們病人好好的時候,就很好,不好的時候護士就很忙,會聽到(洗腎)機器連續一直叫。」、「我以前剛開始洗腎的時候常洗到血壓下降,頭昏昏的,不然就一直發燒⋯⋯」所以開立血液透析室,護理人員的人力及專業性,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血液透析室護理長吳淑蘋說,在啟用初期,花蓮慈院安排了一位資深護理師來支援及指導,看看護理師在線上操作的狀況。
血液透析室歡慶啟用
小鎮醫院嘉惠地方
關山慈濟醫院設立血液透析室,鄉親齊聚慶賀地方一大盛事。攝影/洪靜茹
二○一九年七月二十日關山慈濟醫院血液透析室正式啟用,靜思精舍法師及慈濟醫療法人、花蓮慈院主管、臺東地方代表等貴賓蒞臨揭牌祝福。攝影/洪靜茹
花蓮慈院吳彬安副院長(左圖)、花蓮慈院腎臟內科血液透析中心王智賢主任(中圖)祝賀關山慈濟醫院開立血液透析室。吳勝騰副院長(右圖)說明啟業服務。
關山慈濟醫院血液透析室試營運一個月後,七月開始於小鎮正式展開服務。二○一九年七月二十日上午,院方舉辦揭牌啟用儀式,靜思精舍德旭師父、德昕師父、慈濟醫療法人章淑娟主委、花蓮慈院吳彬安副院長、腎臟內科血液透析中心王智賢主任、臺東縣衛生局局長、池上鄉長、天主教聖十字療養院王鳳仙主任、裴彩雲修女等人也為地方出席或致贈花籃祝福。關山鎮中福社區發展協會、慈濟志工也以舞蹈和手語演繹來祝賀關山慈院嘉惠地方。
「海端鄉、關山鎮的病人看診拿藥或調整藥量不方便,取得成藥又太容易,長期使用成藥,最後不免尿毒之苦。尤其是霧鹿、利稻、南橫的腎友,上下山就要兩小時,遇雨又要封路又有落石,下山之後又要往臺東或玉里去洗腎⋯⋯」吳勝騰醫師描述在地居民很難做好慢性病管理的源頭,也感謝當時的張志芳院長,「張院長跑南橫這條路線一、二十年,知道病人的痛苦,全力推動成立血液透析室。」
全力協助玉里及關山慈院院務的花蓮慈院吳彬安副院長致詞祝福:「在張志芳院長的努力下,還有花蓮慈院腎臟內科血液透析中心王智賢主任帶來團隊的協助之下,希望關山慈院洗腎室的成立,能夠提升洗腎品質,許多延伸出來的疾病,未來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和照顧。這是一個里程碑,將來盼能拓展更多的醫療業務,培育更多的醫療人才,維護臺東地區民眾的健康。」王智賢主任也分享成立洗腎室的不容易,「花蓮市區目前有兩家醫院都缺腎臟科醫師,必須靠支援才能提供服務,而吳勝騰醫師是花蓮慈院訓練出來的腎臟科醫師,相信必能為臺東偏鄉居民帶來專業醫療的幫助。」
臺東縣劉櫂豪立委、陳宏宗議員、衛生局黃明恩局長等人,相繼感恩慈濟醫院對偏鄉醫療的付出。池上鄉長張堯城也說:「縱谷區的鄉親壽命延長很多,九十歲以上的人口占比例百分之一點一四,而全臺灣平圴是百分之零點四九。有這樣的表現,都是因為有關山慈濟在這裡,感謝師父,感謝醫師!」「因為有你們,我的媽媽才可以回家,感謝關山慈濟醫院成立洗腎室,減輕家屬身心靈與時間上的壓力。」周女士過去必須與弟弟輪流請假,開車載媽媽到玉里洗腎,她感謝關山慈濟醫院,現在媽媽可以就近接受治療,真是方便又放心。
洗腎服務再升級
交通車雙線接送
感恩慈濟志工募集愛心慷慨捐贈,因為多了一部交通車可調度接送,得以讓南北雙向的血液透析交通車接送更加流暢。
當地民眾期盼已久的血液透析室終於如願開張。從試營運到正式運作之後,發現來洗腎的病人大多是看護陪伴著的虛弱長者,或是老人陪伴老人,顯然有交通車接送的必要性。然而,交通車接送腎友的服務,需要規畫接送的路線以及車次、司機人力,甚至購置車輛等經費考量,就在管理室傷透腦筋之際,醫療法人人文傳播室曾慶方主任熱心聯繫臺北公傳志工慈瑢師姊,很快地傳來慈友會將捐贈交通車的好消息。管理室黃坤峰主任及同仁像是服了定心丸一樣,接下來完整詳細的規畫,關山慈院血液透析室在營運了七個多月後,二○二○年二月開始推出往北至富里、往南至鹿野的南北雙線的腎友接送服務。
為新冠確診者洗腎
設置血液透析專責病房
二○二二年五月中旬,關山慈濟醫院兩週內設好「血液透析專責病房」。專責病房尚未完成前,高風險及確診病人集中在夜間透析,並以透明膜及防塵袋隔出工作區、病人區、除汙區,安裝排風扇加強通風效果。
有了高效能的超紫光滅菌機,不僅讓洗腎工作運作更有效率亦能縮短同仁的工作時間。
二○二二年五月到二○二三年三月,關山慈院設置血液透析室新冠確診隔離專責病房,團隊在執行原有的透析照護之外,再擠出時間為確診病友透析,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在塑膠拉門未安裝前,血液透析室護理長吳淑蘋、副護理長林珂汝先以防塵袋做環境區隔。
在二○一九年底COVID-19 新冠病毒開始在全球各地造成此消彼起的疫情,關山慈院也一直遵守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二○二二年五月初,臺東縣衛生局指定關山慈院為臺東縣COVID-19 陽性個案血液透析專責醫院,須儘速完成COVID-19 相關個案洗腎規畫,採分區或分時段辦理。一旦附近鄉鎮出現高風險或確診腎友,將就近指派至關山慈院洗腎。
五月十八日,血液透析專責病房啟用,設置床數為三床,其中一床為院內確診腎友備用床,由潘永謙院長、吳勝騰副院長及急診室方鍾霖主任負責輪班照護確診腎友。
管理室黃坤峰主任表示,設立「專責病房」是一大考驗,因為以前是努力阻隔確診者不要進入醫院,這次任務是讓確診者進入醫院接受透析。為了防範造成院內感染,包含空間位置、病人進出動線、管制措施、清消等作業細節都要仔細完善。
而在專責病房尚未完成前,高風險及確診病人會先集中在原單位夜間透析,並以防塵袋隔出病人區、除汙區,安裝排風扇加強通風效果。為配合確診患者到院洗腎時路線管制,醫事股也新增廣播代號「血液透析室,綠色通道啟動」及「血液透析室,綠色通道解除」,啟動時由總務股行政總值拉封鎖線,從急診室至電梯口到五樓走道皆禁止通行,直到清潔人員完成環境清消的工作,空間才可再開放使用。
負責血液透析專責病房照護的主治醫師除了腎臟內科吳勝騰副院長之外,潘永謙院長與急診室方鍾霖主任也在近期完成血液透析治療訓練,一起加入專責照護行列。隨著政府派案的腎友人數增加,院內腎友發生確診,透析時段也隨之調整,甚至夜間也服務。期間就有一位住在東河鄉的確診腎友,因鄰近院區血液透析的專責病房都滿床,因此被轉入關山慈院洗腎,當天抵達時間是晚上七點半,護理人員陪伴完成透析治療後又進行機器及環境清消,下班已超過深夜十二點。
血液透析室護理長吳淑蘋表示,社區感染突然爆發,為了避免發生院內感染事件,要求腎友於透析時全程配戴口罩,護理人員也會把床邊圍簾嚴密拉緊,以圍簾阻隔飛沫做好雙重的保障。
二○二二年五月時關山慈院血液透析室收案五十四人,除了原本的透析服務,又需增加專責病房照護,只能請同仁犧牲休假分流排班。吳淑蘋說,自己曾照護一位快篩陰性的居家隔離腎友,一直很擔心自己會確診造成醫護人員的負擔,每每來治療時看到為此延長工作時間的護理師,以及協助防疫的醫院同仁,都會感到很不好意思,頻頻道歉和道謝。吳淑蘋也很感恩善心人士捐贈高效能的紫消燈,因為醫院原有的紫消機型較舊,工作人員必須等半小時紫消,才能進入隔離空間進行下一步的病床與機器清潔工作,接著還要再做一次終期的消毒動作,耗費的時間會比較長,有了高效能的紫消燈,不僅在運作上會更有效率亦能縮短同仁的工作時間。
血液透析室護理師雷雅晴說,疫情快速擴散下,在專責透析上班剛開始的壓力真的很大,深怕自己染疫而造成家庭及工作上的困擾,處處小心翼翼。「還記得有次透析中,因為有位年長病人狀況比較不穩定,我穿著整身的防護裝備坐在旁邊陪他,他突然對我說:『妳很漂亮,謝謝妳耶!』頓時間大家都開懷大笑,因為我們穿防護衣只剩下眼睛露出來,病人說出我很漂亮,一定是在給我溫暖及力量。」疫情期間,雷雅晴總是告訴自己,能夠助人最快樂,有能力付出最有福。雖然在裝備下總是流了整身汗,溼了又乾,乾了又溼無限的循環,但只要在透析完,聽到病人的一句「謝謝妳,辛苦妳了!」她說一切就覺得值得了。
感恩又惜福的司機大哥
陳瑞昌扶著視障的阿英下車,準備推輪椅送她去血液透析室。
轉眼間關山慈院血液透析室啟用第四年了,忙碌的洗腎日常的背後,充滿著一則又一則的生命故事。
這一天,清晨不到六點,血液透析交通車司機陳瑞昌已經出發前往接腎友。陳瑞昌剛入職時是短期的防疫人員,負責就醫民眾體溫量測工作,得知當時的交通車司機欲離職,便申請轉調。陳瑞昌曾經是板模師傅,在中部買房定居,不料卻遇九二一大地震房屋毀損被迫搬家,只能租屋繼續討生活,但房租加上房貸入不敷出,家搬了又搬,最後帶著妻小搬回關山老家。在小鄉鎮承接的工程件數不比從前,一個月休好幾天,關山慈院管理室黃坤峰主任與他住同一村莊,熱心告知院內有防疫人員職缺,讓他暫時不必愁收入來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縱谷線洗腎交通車司機的生活寫照。陳瑞昌與另一位司機輪休,沒有週休二日與朝九晚五,有時一個星期只能休一天。交通接送的日常看來枯燥乏味,但他以不同心境看待這份工作,能夠協助腎友完成「功課」並且將他們安全送到家,照顧到的不單單是一個人,而是整個家庭,「每天看這些病人覺得他們很辛苦,尤其是獨居沒人照顧的,好險慈濟有在這裡開洗腎室。」陳瑞昌說,雖然買房遇到地震運氣不好,但比起身體病痛又有經濟負擔的病人,自己身體無恙且在慈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他覺得感恩且珍惜。
而在眾多接送的病友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英(化名)。阿英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尿毒性搔癢症出現全身性皮膚病灶,工作與家庭接連變故,頓無所依,在車站睡了一段時間,直到熱心人士通報臺東縣社會處,才由住在海端鄉的親戚收留,在自家空地搭建可擋風遮雨的帳篷,讓阿英有了住處,還能就近在關山慈院接受常規洗腎治療。
陳瑞昌見阿英視障不便會主動攙扶上下車,將她安全送達洗腎病室,也會協助批價領藥、代購物品等等。寒冬時擔心阿英睡帳篷不夠溫暖,陳瑞昌提報院內社工關懷,潘永謙院長帶領醫療團隊及志工送上毛毯、保暖衣物及營養品,讓阿英很感動。
每週約定的親子活動
陳大哥 ( 上 ) 載著媽媽 ( 下 )一起來關山慈院洗腎。
住在延平鄉巒山村的陳大哥,五十八歲,因遺傳性腎臟疾病,自四年前開始洗腎,他與八十三歲的媽媽每週有三天的親子活動,就是一起到關山慈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自行開車來回約五十分鐘。
「我媽媽是我的『學姊』,已經洗腎七年了⋯⋯」在關山慈院未設置血液透析室前,陳媽媽必須至臺東市區洗腎,搭乘早上六點的交通車,沿著縱谷線跟著司機定點接送腎友,八點多抵達臺東市,「光去程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洗腎完再兩個多小時回到家,媽媽就沒力氣了,經常昏沉沉睡到晚上⋯⋯」八十歲的陳媽媽一年下來瘦了十公斤,幸好關山慈濟醫院開了洗腎室,媽媽可以就近來洗腎,體重才慢慢回升。現在由兒子開車前往,母子倆一起洗腎,有時兩人上午洗完腎,媽媽下午還有體力去菜園工作。
但也因為媽媽現在體力太旺盛,讓陳大哥有了新的煩惱。因為媽媽前些日子騎車外出蹓躂竟跌進水溝,幸好僅有局部挫傷沒有造成骨折。陳大哥透露,媽媽很不聽話,像是提醒她攝取水分要注意,不要一直吃醃製品。媽媽卻說:「我都八十幾歲了,再吃也沒有幾年了。」但是當被醫生問有沒有吃不該吃的東西時卻不敢說實話。又或者告誡媽媽不要到處亂跑,仍會接獲村裡「線民」通報媽媽的方位,媽媽解釋:「在家很無聊,我去菜園動一動打發時間,沒有到很遠的地方。」反倒覺得兒子才應該將事業放手交給孫子,不要讓自己太勞累!隔著幾道床邊圍簾,看似在相互告狀的母子倆,傳達的都是為彼此好的心意。
陳大哥的哥哥因腎臟疾病已往生,而哥哥身上的腎是當年媽媽為了救兒子捐的。四年多前,陳大哥得知自己的病情已是第五期末期腎臟病,必須開始洗腎,也有過沮喪低潮,但很快就告訴自己要樂觀看待,因為若輕易被疾病擊倒,會害到整個工班的人,大家的經濟都會受到影響。於是,他坦然面對洗腎治療也兼顧工地巡視的職責,不僅維持原有的興趣和生活,一起打拚的工班也都維持著穩定收入。不受腎病影響,陳大哥肯定了自己活著的價值。雖然吳勝騰醫師也為他以工作為榮的價值感開心,但還是會苦口婆心叮嚀:「我希望你不要這麼累,可以做休閒的事,不要一直往工地跑,可以多陪陪媽媽,兩個人互相照顧。」
提起關山慈院血液透析室的環境及服務態度,陳大哥給予好評價。面對洗腎帶來的不適,腎友難免情緒起伏大,有時會口氣不佳甚至大聲怒罵,但慈院的護理師總是笑笑回應,當然,還有總是提醒他在大太陽底下需控制水分攝取量、以免腎功能惡化的吳醫師。「吳勝騰醫師是目前為止,在我心中認定分數最高的醫生!」陳大哥說,這裡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夜間洗腎,「因為媽媽有時候晚上突然喘起來,關山慈濟不能收,我們就必須跑到臺東市。」但是本身是工班主任的陳大哥心裡也明白,「人力」是小地方最難擁有、最欠缺的。
有醫師來
關山慈濟才能有腎臟次專科
偏鄉及離島地區難留醫師是長年以來的問題,因為生活機能不夠好,交通不便,子女就學選擇性也少,因此就連招聘新進醫師都很困難。關山慈濟醫院早期的腎臟專科是倚賴慈濟人醫會成員,也是臺北元林診所的林元灝醫師來支援下鄉義診才能存在。而後來能夠接續成立血液透析室,除了花蓮慈院腎臟科團隊的支持之外,吳勝騰醫師是關鍵人物。
曾經有位毒品前科的病人,年輕時投資失利敗光家產,人生一蹶不振,身體狀況也愈來愈差。他來到關山慈院洗腎,但配合度差,情緒不穩定,常態性欠費,被許多醫院視為麻煩人物。某一次治療結束,吳醫師卻給他當次的醫療費用清單,請他離院前先到櫃檯完成批價結帳。對於這個有點異常的舉動,吳醫師說明,如果可以讓那個病人體會自己也有能力支付的感覺,或許會幫助他成為更好的人。
吳勝騰醫師坦言,當年答應留在關山慈院一起經營血液透析室,其實是很擔心運作不來的,因為病人有些問題不是只有腎臟疾病,還會有其他慢性共病,並非他的專業就能解決;此外,只有他一位腎臟科醫師,「萬一我生病的話,誰能夠接我的班?要來關山,交通上會有問題,會有其他醫生來支援嗎?」但明顯看見這麼多病人的洗腎需求,他還是接下任務。
花蓮指導關山回饋
支援玉里愛善循環
感謝花蓮慈院腎臟科團隊的支援,關山慈院血液透析室得以順利運作。圖為林韋辰醫師。
吳醫師說,一個洗腎室能運作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除了醫療志業各位主管的支持,關山慈院全院同仁的努力,尤其是行政及總務同仁在準備期的全力衝刺,在營運過程的全力配合,血液透析室才能夠穩定運作。
關山慈院血液透析室,試營運時收二十六位病人,啟用的第二年、第三年遇到新冠疫情,仍維持每個月四百到五百的洗腎人次;二○二三年一到十月,平均洗腎人次為七百一十六人次,發揮良能,把血液透析室十五床的利用率運用到極致。
現在,醫院收的洗腎病人有六十二人,而且已經滿床了,有十個病人不得不先轉到東興診所,預計明年(二○二四)血液透析室擴建完成後,才有機會將病人轉回來。
在花蓮慈院腎臟科團隊的協助指導下,關山慈院血液透析室的服務日漸成熟上軌道,也有能力回饋支援玉里慈院的血液透析室服務;東臺灣三家慈濟醫院之間,盪起一串串醫療愛與善的漣漪與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