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導航矯治側彎 脊椎回正走坦途《人醫心傳》240期

文/賴廷翰、謝明錦
圖/台中慈濟醫院微創脊椎關節中心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微創脊椎關節中心張建鈞主任帶領團隊幫助各種困難脊椎重症病人獲得完善治療。攝影/賴廷翰

台中慈院微創脊椎關節中心謝尚霖醫師為病人診療肩關節問題。攝影/賴廷翰

脊椎,是人體結構支柱與保護中樞神經系統的關鍵。自上而下由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和尾椎構成。脊椎的健康直接關係著姿勢、運動功能和感覺協調。而所謂的脊椎側彎,意指脊椎因某些原因造成向側面彎曲及旋轉,使得理應呈現一直線的脊椎,看起來像似「S」或者是「C」的形狀。台中慈院微創脊椎關節中心主任張建鈞說明,脊椎側彎是常見的脊椎疾病,可分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先天脊椎側彎是脊椎骨骼發育異常引起,後天性脊椎側彎則可能是由外傷、炎症、腫瘤等引起。

一名六十一歲男性病人因脊椎側彎角度超過四十度,導致脊椎骨嚴重錯位,無法支撐身體,而來求醫。張建鈞醫師表示,嚴重脊椎側彎會導致病人出現腰背疼痛、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癱瘓。因此,嚴重脊椎側彎病人動手術治療是必要的。

由於病人屬於大角度脊椎側彎,因此張建鈞醫師採用微創脊椎手術,並使用電腦導航輔助,精準定位脊椎骨錯位定點,並準確打入鋼釘,確保矯正的效果。「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等優點。過程中會在病人皮膚開幾個小切口,讓手術器械和設備透過切口插入體內以進行操作。」病人術後明顯改善脊椎側彎角度,不只能正常行走,腰背疼痛等症狀也緩解。

六十一歲嚴重脊椎側彎病人接受矯正手術治療。

六十四歲女性於七年間側彎情況加劇、嚴重錯位。

接受手術治療後完全矯正。

另一位女性病人是六十四歲保母,初發現脊椎側彎時,角度還不嚴重。但因工作需要抱小孩和長時間站立,加上有扁平足和風濕免疫疾病,七年後,脊椎側彎角度已經惡化到整個脊椎骨都錯位。病人在多家醫院看診也都診斷需要手術,不過病人骨質不好,手術難度很高。最後,選擇了台中慈院微創脊椎關節中心。

張主任採用電腦導航前開加後開的手術,先從腹部矯正脊椎骨,再從背後固定支架。術後,病人脊椎側彎角度完全矯正回來,五天左右就出院。張主任指出,微創脊椎手術治療嚴重脊椎側彎具有多項優點,包括傷口小,破壞組織少,術後疼痛輕微,復原時間更短;有電腦導航輔助,精準矯正脊椎角度,減少手術風險;適用於骨質較差的病人。

張建鈞提醒,如果脊椎側彎角度超過四十五度,就需要接受治療,可選擇背架治療或手術治療。但仍建議嚴重脊椎側彎的人,可選擇安全微創脊椎手術。

年齡愈長,肩關節旋轉肌袖破裂的發生率隨之增加。

七十三歲病人經核磁共振影像檢查,顯示旋轉肌袖斷裂面積大片破損。

反置式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有效幫助病人恢復肩部的活動能力。

旋轉肌袖破裂病人接受反置式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後獲得改善。

旋轉肌袖破裂 搶救肩關節
反置式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

多數人以為脊椎出問題,處理的多半是軀幹與雙腿,但台中慈院微創脊椎關節中心謝尚霖醫師指出,肩關節也是經常要面對的重點部位,尤其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由球形肱骨頭與凹盤狀的肩胛盂,組成球窩關節。搭配棘上肌、棘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圓肌所組成的旋轉肌群協和動作,就能讓肩膀能做出旋轉抬舉等活動。

一般中老年人經常出現肩關節疼痛,追究原因,有一部分乃是旋轉肌袖的破裂所致。研究也顯示六十歲以上,近三成長輩患有旋轉肌腱全層破裂的情形,而七十歲以上族群,肩旋轉肌出現全層或完全破裂的比例則高達六成。其發生率隨年紀的增長而增加,所以符合了中心經常處理的「困難」年齡要件。

曾有一位七十三歲女士,右側肩膀疼痛無力一年多,右手臂僅能外展六十度就無法抬舉,一旦手臂放下右肩就劇痛無比。更可怕的是晚上休息及睡覺,肩膀也會隱隱作痛。不僅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許多生活自理的動作像是洗頭、洗臉或是伸手取物等都無法辦到。

經謝尚霖醫師門診檢查診斷為「右肩大片旋轉肌袖破裂合併肩關節軟骨磨損」,因為旋轉肌腱斷裂面積大而且肌肉組織都已嚴重脂肪性變化,以致無法修補。肩關節炎軟骨磨損確實會造成疼痛,病人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反置式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手術後肩關節疼痛明顯改善,也持續接受復健療程。肩關節活動度持續恢復,睡眠狀況變好,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新型「反置式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藉改變人工關節假體設計與截骨的方式,將原本球形的肱骨頭改成圓盤狀,原本圓盤狀的肩胛盂改成半球狀。讓三角肌能更有效率抬舉手臂,避開破損的旋轉肌袖。反置式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也能幫助其他如老年人創傷性肩關節複雜骨折、肩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旋轉肩肌袖大破裂合併肩關節退化、先前肩關節置換手術後併發症、或近端肱骨腫瘤等病人。

目前健保也納入六十五歲以上人的大範圍旋轉肌肌腱破裂或肩盂骨性缺損,合併肩關節重度病變或無法修補、重大失能者全額給付,如能通過健保專案補助申請,病人可以省下高額的自費支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