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李恩慈 玉里慈濟醫院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單位個案管理員
我來自臺東,是慈濟科技大學公費生,從五專護理科念到二技護理系。就學期間曾經在護理之家等長照機構打工當照服員;畢業先後在花蓮慈濟醫院和玉里慈濟醫院洗腎室服務,後來轉做居服員。不久前醫院開出A 個管員的人力需求,雅萍主任問我要不要試試看,雖然我的經歷主要在照顧個案,對於A單位的管理監督機制並不太熟悉,好奇心驅使下,還是勇敢的邁出腳步轉換跑道。
個管師要做資源連結,要和許多長照的服務單位、服務對象、管理單位接洽,透過與不同合作對象的溝通對話得到很多的學習。就像每個居家服務的規範不一樣,以居家服務中的代購代領或代送項目來說,有規定「距離案家出門起五公里內,超過由個案自行負擔」,意即超過公里數就要收費。不過玉里地形狹長,超過五公里太容易。難道居服員出班時順道採買帶去不行嗎?一定要到案家打卡後再買東西才算數?諸如此類比較有爭議的問題,我的角色不是仲裁,而是協助多方釐清查明,大家有共識,也比較好做事。最後也確實得到依實情協調、通融,備註特殊狀況即可,規則還是保有彈性的作業空間。
此外,衛生局的督導也教會我,不要給案家有「A 個管說的話就是保證」這樣的誤導,要學會站得住自己的立場。大家都想幫忙個案,但也不能因為誰怎樣說就跟著怎麼做。個管師不能被牽著鼻子走。很多事情,我必須與居服單位確認,也和家屬確認,也要成為兩者中間的協調者。及時溝通、反映問題,減少A 單位、居家服務單位、案家三方之間的誤解和模糊地帶,不停找對策和方法,讓服務和照顧計畫進展下去、個案得到幫助,是共同的願景。
至今到職差不多半年了,剛開始壓力很大,摸不著頭緒。我們單位的頭兒欣怡姊也是第一次當A 個管師,但是有管理及長照服務上的豐富經驗,多虧有她一步一步帶著我走。對於我提出的疑難雜症,欣怡姊總是傾囊相授,提點我做事情的順序、流程、輕重緩急,哪些事務要先向居督求證還是先與個案家屬連繫,或是要先帶回來A 單位討論後再進行等等。差不多第三個月就比較穩一點,可以獨立作業,也慢慢發現自己思考上能夠想得比較長遠,遇到問題敢於發問,有動力去突破盲點。
就算每一天忙得團團轉,但是案家一句謝謝,一個笑容,都足以讓我開心一整天,切身感受到有能力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人,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