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 十二月二十四日-心燈相傳共祈禱 福慧雙修迎新年《人醫心傳》229期

文/鄭冉曦

時光荏苒,轉眼間又到了歲末年終,二○二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臺北慈濟醫院舉辦歲末祝福,同仁、眷屬、志工與貴賓共一千四百五十七人齊聚新店靜思堂,共霑法喜。臺北慈濟醫院醫護與志工團隊深入經藏,演繹〈悟道〉及《無量義經》〈德行品〉,證嚴上人與精舍師父送上福慧紅包,眾人點傳心燈,虔誠祈禱四大調和、災疫消弭。

「慈悲行善福滿門,智慧處世德傳家」為今年歲末祝福的主題,世道劫難橫禍不斷,天災人禍頻傳,而慈濟行善遍布許多國家地區。透過「慈濟大藏經」影片回顧過去一年慈濟志工於世界各地賑災濟貧的足跡。

接著在「二○二二年臺北慈濟醫院大藏經」影片中,醫護團隊無畏艱難,披甲堅守前線,用專業搶救生命;設立確診居家照護關懷中心、進駐新店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臺北慈濟醫院上下一心、合和互協,承攬新店、蘆洲、平溪、雙溪、瑞芳及貢寮六大區域,照護人口超過五十六萬人,應變效率深受肯定。除照護大量新冠肺炎病人,醫護人員也陪伴無數病家度過病苦、重獲新生。

20221224_歲末祝福_盧義泓_盧義泓_125_e0ef6.jpg

趙有誠院長帶領院部主管與同仁,演繹《無量義經》中的〈德行品〉。攝影/盧義泓

2-20221224-P1020066-林世欽_d7c87.jpg

臺北慈濟醫院同仁入經藏,舉手投足整齊劃一,氣勢磅礡。攝影/林世欽

此外,臺北慈濟醫院也持續提供案家居家照顧服務,捐助防疫物資至長期合作的忠義育幼院,在無常疫災中,愛與關懷仍舊綿延不斷,遍灑各個角落。莊嚴的《開經偈》響起,眾人齊聲唱誦,恭迎上人及常住師父,開啟肅穆的靈山大法會。

每年的歲末祝福也是慈濟添丁的時刻,經過一年的培訓,臺北慈濟醫院有二十三位同仁受證,恭敬上臺領受上人與常住師父的祝福。心臟血管內科黃玄禮主任表示,在參與培訓後深刻了解慈濟五十六年來為佛教、為眾生的努力,身為一個醫療工作者,除了要做到上人的期許,用感恩、尊重、愛的態度去守護每個生命,也期待自己能將慈濟人文融入醫療工作中,職志合一,以全人、全心、全力、全程的四全態度堅定自己的信念,幫助更多的人。

護理部張凱雁督導分享自己二○一○年便來到臺北慈濟醫院服務,因為看見社區志工與懿德媽媽的無私付出,所以希望自己能夠盡可能地幫助他人,手心向下,未來也會持續精進不懈。

企劃室劉威佑助理專員分享自己去年在靜思堂協助疫苗施打時,深深感受到志工菩薩的智慧,因此秉持著近朱者赤的信念參與了培訓。而在培訓過程中,除了更加了解原本熟悉的慈濟精神外,也再次感悟上人護愛眾生的宏願,期許自己在未來的日子裡可以緊緊跟隨上人,永保不退道心。

福慧紅包是慈濟人愛的傳家寶,象徵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內含的紀念幣,一面印有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另一面則是宇宙大覺者膚慰地球;上人與常住師父發送福慧紅包給所有人,祝福人人皆能福慧雙修。

20221224_歲末祝福_范宇宏_358_1_1b473.jpg

證嚴上人引領眾人點亮心燈,虔心祝禱。攝影/范宇宏

20221224_歲末祝福_盧義泓_盧義泓_036_44e3e.jpg

歲末祝福「二○二二年臺北慈濟醫院大藏經」,透過影片回首一年來用專業搶救生命的歷程。攝影/盧義泓

時間分秒逝去,上人呼籲大眾把握現在此刻盤點生命,時間在呼吸間走過,應當心存感恩、善盡良能。上人感恩醫護團隊及慈濟人愛的護持,有志一同成就善因緣,發揚四大志業。

趙有誠院長帶領院部主管與同仁,演繹〈悟道〉及《無量義經》中的〈德行品〉,舉手投足整齊劃一,氣勢磅礡,震懾人心,同時也展現出臺北慈濟醫院堅定守護生命的決心。趙有誠院長也帶領所有同仁感恩上人一路以來的殷殷教誨,並至誠發願:「上人是掘井人,創建臺北慈濟醫院,我們誓願湧泉不斷,搶救生命無量無數,守志奉道精進不懈,緊緊跟隨上人的方向。」

歲末祝福活動邁入尾聲,在《祈禱》歌聲中,上人引領眾人點亮心燈,虔心祝禱。橙黃光影閃爍,就像一隻隻螢火蟲,乘載眾人的點點心願,將善念匯聚,祈禱天下無災、歲歲年年。(文/鄭冉曦)

玉里 十二月十一日-歲末祝福共聚一念 祈願來年無災無難《人醫心傳》229期

文、攝影/張汶毓

十二月十一日上午,陳岩碧院長、李晉三醫師、黃明雯醫師,以及護理科郭雅萍主任,醫療、護理、醫技、行政,共四十九位同仁前來,一同參與玉里靜思堂歲末祝福,在靜思精舍德宛師父、德澤師父的帶領下,眾人共聚一念祈願來年無災無難。

回顧二○二二年是充滿感恩的一年。本土疫情在二○二二年五月衝到最高峰,玉里慈濟醫院也首度承擔起社區採檢站與專責病房的任務,尤其籌備許久的血液透析室在啟用前夕遭逢地震,儘管充滿挑戰仍勇接變化球,在慈濟基金會與花蓮慈濟醫院協助下,順利正式營運。

今年歲末祝福,邀請到九一八地震受災鄉親前來參與。綽號「阿弟仔」的范先生,是慈濟基金會進行勘災時,發現他有體重過重的問題,基金會社工立刻陪伴范先生到玉里慈濟醫院內科及營養諮詢門診就醫,在陳岩碧院長與葉禹彤營養師衛教指引下,建議他到花蓮慈濟醫院減重門診就醫,自十月分持續至今,他已減少十公斤,原先吃飯都需要吃一碗公的量,縮減為一般碗,以多吃蔬菜和大量飲水的方式來改善。

_MG_6577-2_35e60.jpg

IMG_6500-2_45164.jpg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平時鮮 少機會能爬到樓梯的范先生,氣喘吁吁的向玉里慈濟醫院同仁分享,其實體重過重也讓他感到困擾,有人願意幫忙拉他一把,他當然也要自救,擦掉頭上的汗水,繼續往上爬,就算分兩段式也能順利地抵達二樓會場。

范先生說家裡的修繕情形也有好消息,家中沒有廁所是他一直以來最大的困擾,現在終於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廁所,使用起來也比較有安全感。已經十年沒有睡過床的他,在志工協助打掃與修繕後,現在也終於有床可以睡,提升生活品質讓范先生變的更有自信。他說:「現在開始,慈濟的活動我會盡量參加,等到我自己活動力很方便的時候,我也想像慈濟志工這樣幫助別人。」

溫馨莊嚴的歲末祝福,在眾人雙手合十祈禱聲中圓滿結束。

緊接著下午,陳岩碧院長、李晉三醫師、黃明雯醫師與邱麗華藥師,在靜思堂「守護健康」,為玉穗區資深法親菩薩們進行歲末關懷,分享醫藥相關資訊,中醫科黃明雯醫師也傳授幾招冬天保暖的方法,並且親自到每位老菩薩身邊按壓穴道,透過簡易的保健方法,祝福菩薩們健康呷百二。(文、攝影/張汶毓)

_MG_6393-2_aa860.jpg

范先生在玉里慈濟醫院、花蓮慈濟醫院、慈濟基金會及志工協助下,減重有成,生活環境改善,希望有能力後開始助人。

 

 

大林 十二月二十一日-溪口互助家庭歡樂耶誕趴《人醫心傳》229期

文、攝影/黃小娟

「叮叮噹!叮叮噹!鈴聲多響亮!」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溪口互助家庭於十二月二十一日上午舉辦歡樂耶誕趴( 晚會 ),病友、家屬及醫院同仁們戴上可愛的耶誕造型頭飾,在家屬們的烏克麗麗音樂伴奏下,一起合唱歡樂的耶誕歌曲,熱鬧的氣氛讓老人家們都樂開懷。

溪口互助家庭目前有六個家庭每週三上午會前來相聚,自二○二二年十一月起,還有來自福智教育園區附近的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的志工及失智長輩加入,為互助家庭注入新的活力。

「你們住哪裡啊?」「我住民雄。」「我住大林。」溪口互助家庭門口的大龍眼樹下,幾位長輩正圍坐在一起,互相問候聊天,家屬和志工、工作人員們則有人忙著布置會場,有人在廚房準備午餐,有人帶來自備的茶具泡茶,伴著樹梢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氣氛十分溫馨。

失智症中心曹汶龍主任表示,互助家庭有幾位長輩因為身體狀況不佳,已無法前來參加活動,但有了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志工加入後,除了帶失智長者前來外,也希望觀摩互助家庭的運作,將經驗帶回社區照顧失智長者;有長者參加完活動後很開心,直說還要再來。社區志工們希望學習失智症中心照顧的病友的方法,回到社區照顧類似的失智據點,很感恩曹爸曹汶龍醫師願意撥空分享經驗,讓他們能學習成長。(文、攝影/黃小娟)

_DSC4503_ef5bf.jpg

大林 十二月十九日- 爺奶增憶趣 辦桌添食力《人醫心傳》229期

文、攝影/閻廣聖

大林慈濟醫院長照管理中心「嘉憶學堂」在虎年結束前舉辦這一場別開生面的歲末活動──爺奶增憶趣.辦桌添食力」,透過趣味闖關活動與辦桌餐敘,促進據點交流觀摩,培養長者團隊合作情誼,帶領長者回顧過去一年參加據點的心情與收穫,從中找到自我成就及尊嚴;嘉義縣衛生局副局長林裕珍也蒞臨現場共樂,與長輩們一同送虎迎兔。

「嘉憶學堂」歲末聯合活動席開十六桌,來自大林明和、梅山梅北、溪口游東、竹崎社區、竹崎昇平社區、番路下坑等共六處約有一百六十位長輩前來參與。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嚴介聰說:「鼓勵長輩進入社區,與大家一起相聚。」

八十八歲的詹阿嬤與七十五歲的林阿嬤原本互不認識,來到竹崎昇平據點二年半的相處,倆人現在情同姐妹般親近。詹阿嬤笑著說:「以前容易丟鑰匙與錢包,上課後沒有再退化了;現在早上搭公車到據點上課交朋友,據點的老師都很照顧長輩,讓我們備感溫馨。」

林阿嬤則說:「過去打開冰箱拿個菜,馬上就忘記要拿什麼菜、炒菜時香料放了又放,而且心臟曾裝過支架、又有糖尿病史,成天待在家裡頭腦亂想又無聊,現在到據點拉筋運動,感覺身體好很多,『血路』嘛暢通。」

長照管理中心副主任江欣虹表示,藉由趣味競賽活動的闖關設計,讓增憶訓練變得有趣又好玩,不僅有助於改善失智長者的精神行為和負面情緒,亦能促進據點交流觀摩、培養長者團隊合作的情誼。辦桌活動現場氣氛歡樂溫馨,失智長者找到自我成就又感受尊重。(文、攝影/閻廣聖)

圖2鹿來車拚訓練據點長輩利用套圈圈遊戲訓練下肢肌力距離感及計算的能力_682a0.jpg

圖6辦桌前據點長輩隨著惜別的海岸音樂手舞足蹈現場氣氛熱鬧滾滾__c5b39.jpg

花蓮 十二月十六日-十大傑出青年送愛 兒科病房舉辦耶誕派對《人醫心傳》229期

文、攝影/鍾懷諠

花蓮慈濟醫院洋溢著過節的溫馨氣氛,兒科病房團隊於十二月十五日上午舉辦「環保小尖兵,垃圾變黃金」耶誕活動,由二○二二年獲得臺灣「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的宋景歡副護理長牽線,邀請十大傑出青年得獎者們一齊和病房的小朋友們歡慶佳節。宋景歡說,獲獎者們聽聞她在醫院兒科病房服務,表示若有機會想來關心這些勇敢跟病魔作戰的孩子們,才促成這次耶誕送愛的好因緣。

0FX1C3675_d6550.jpg

花蓮慈院兒科病房團隊於十二月十五日上午舉辦「環保小尖兵,垃圾變黃金」耶誕活動,邀請國際青年商會與十大傑出青年得獎者,一齊和病房的小朋友們歡慶佳節。

為了讓節日更有意義,兒科團隊把握節慶氣氛推廣環保觀念,教導孩子們正確的分類回收知識,介紹可以利用各類回收物再造出生活中的實用物品,透過 Q&A 問答互動加深小朋友們的印象,希望讓大家在慶祝過節的同時,也能一起愛護地球做環保。「寶特瓶居然可以做成衣服、紙張回收後也能變成衛生紙!」病房護理師藉由生動有趣的情境演出,向孩子們傳遞正確的環保資訊,除了禁止隨手丟垃圾、應妥善做好垃圾分類,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減少一次性使用材質的東西,盡量養成自備環保杯碗筷和提袋的好習慣。

兒科病房主任陳明群表示,每年十二月花蓮慈院兒科病房都會舉辦耶誕活動,除了讓住在病房中的小朋友們能感受過節氛圍,也為這些悉心照顧孩子的偉大父母和孩子製造共同的美好回憶。

今年很特別的是有十大傑出青年與國際青年商會,聽說東部地區有這些生病長期住院的孩子,便藉著耶誕節的機會特地過來花蓮,扮演一回送禮物的耶誕老公公,給予兒科病房的病童們關懷,希望送上這些禮物能讓孩子們在病房裡也度過一個開心的節日,勇敢戰勝病魔,健康長大。

0FX1C3627_f33ab.jpg

十大傑出青年獲獎者宋明哲身穿消防員服裝,向孩子們介紹自己的職業,也祝福小朋友都能像打火英雄一樣,努力對抗疾病、戰勝病魔。右為十大傑出青年獲獎者宋景歡副護理長。

帶著十大傑出青年們用心準備的禮物,國際青年商會總幹事與十大傑出青年獲獎者的宋明哲先生作為代表,親自來到花蓮慈院兒科病房,利用自製的可愛扭蛋機臺讓孩子們體驗扭蛋樂趣,並送上利用回收物再製成的環保餐具和更多包裝精美的耶誕禮物。國際青年商會總幹事陳俊竹說,看見孩子們的笑容就覺得準備的一切都值得了,很感謝兒科病房用心準備派對和設計課程,不僅溫暖孩子們的心,就連他們也深受感動。

陳明群主任感恩能結下這次良緣,並代表病房團隊也回贈耶誕禮物,祝福每個人都能快快樂樂度過佳節!(文、攝影/鍾懷諠)

臺中 十二月二十三日-兒科病房過耶誕 手作無尾熊分享愛《人醫心傳》229期

文、攝影/呂榮浩

臺中慈濟醫院兒科病房提早過耶誕節,醫師與護理師穿著耶誕裝扮載歌載舞,醫師送上手作娃娃與孩童合影,歡樂氣息在寒流中添加溫暖。慈濟大學護理實習生在護理站播放耶誕節音樂,吸引兒科病房孩童和家長們齊聚,帶動跳舞炒熱氣氛,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蹲下身一一送上耶誕節禮物,造型可愛的無尾熊娃娃讓孩童愛不釋手。

「哇,好喜歡哦,我想帶著牠睡覺、玩玩具。」四歲許小弟兩天前胃炎住院,他開心收到耶誕老公公禮物,許媽媽感謝醫院帶給孩子這次難忘的回憶。

兒科病房耶誕節活動舉辦第七年,每年都由工藝達人吳老師捐贈手作娃娃,今年以「無尾熊」造型動物為主,為每隻沉靜的無尾熊設計附上不同顏色,增添過節氣氛。李敏駿代表兒科病房寫耶誕卡片回饋吳老師,感恩他每年耶誕節和兒童節都會想到孩子們,帶給他們笑容。

001_DSC05638_bbde6.jpg

臺中慈濟醫院兒科病房團隊與孩童及家長一起過耶誕。

003_IMG_1617_b2b97.jpg

小朋友開心收到兒科李敏駿主任送的手作無尾熊。

吳老師手作經驗長達三十年,也是位癌症病友,他善用編織長才,讓生命意義延續下去。今年趕製九十隻手作娃娃,除了臺中慈濟醫院也分送中部其他家醫院。吳老師指出,手作團隊有十六位成員皆是學校志工媽媽,提早三個月製作,每個娃娃都獨一無二、色彩繽紛,一針一線都代表一份祝福與愛,給小病童勇氣對抗病魔。

每年扮演耶誕老人的李敏駿主任,都會親自將手作老師的祝福轉交給病童。李敏駿說,「每位小孩住院時看起來病懨懨沒活力,但收到耶誕節禮物時,每位的眼神都亮起來,變得很有活力像似可以立即出院。」李主任今年還加碼送不織布提袋,讓家長和小朋友自行塗上顏色,是很好的親子活動也是一種藝術治療。(文、攝影/呂榮浩)

身心科病房 耶誕溫馨暖病人

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病房護理師結合治療師,安排連串耶誕節慶元素,讓枯燥乏味的病房生活變得有趣。病人、護理師一起拿飾品布置公共空間,手做擴香石,還請來耶誕老公公分送糖果、餅乾,分享過節喜悅,身心科病房充滿濃濃耶誕氣息。

身心科病人的安全管理具有特殊性,因此鮮少舉辦病房活動,但身心科職能治療師蔡依君與護理師們利用職能活動課程,教導病人用色紙色筆,作出五彩繽紛耶誕吊飾。考量安全,醫療團隊先做好零件,讓病人用簡單工具就能組裝屬於自己的耶誕吊飾,並寫下自己的願望。小翔是輕度智能與精神障礙病人,他期許自己「不要再一直討錢」;小珠希望「全家人平安」,小敏媽媽在活動時剛好來訪,母女倆把耶誕吊飾掛在護理站門口,希望進出的人都能感受到祝福。

S58A7828--賴廷翰攝_3726b.jpg

病人發揮創意完成手做擴香石。攝影/賴廷翰

2022-12-07身心科病房聖誕節活動布置公共區域江柏緯攝212_38df4.jpg

職能治療師蔡依君扮成耶誕老公公分送糖果餅乾。攝影/江柏緯

護理長楊婉臻表示,讓大家一起妝點公共空間,不僅有參與感,病房區也增添過節氣氛;吊飾被貼在牆角、窗邊,甚至電視下,護理長笑說:「病人創意真是無限。」

職能治療師還帶著病人手做耶誕擴香石,從石膏磚磨平、上色、晾乾到裝飾,每個人都專心將擴香石做成想像的模樣,滴上喜歡的精油,讓香味帶來喜悅。應景的耶誕老公公,揹著紅色行囊,從護理站出來,見人就分送糖果餅乾,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病房不再只有白色牆面,因為還有病人們的創意妝點上許多歡樂與願望。(文/江柏緯、賴廷翰、謝明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