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初心不變 展現生命的寬闊深厚《人醫心傳》249期

文/陳宜君 台北慈濟醫院門診護理長

台北慈濟醫院門診護理長陳宜君(右)投身護理不忘初心,榮獲二○二四年新北市社會優秀青年。攝影/范宇宏

二○○三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肆虐全球,當時,因發燒白血球值異常進一步檢查,結果證實我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血癌。那年我護專二年級,接受化學治療的過程一切順利,卻在結束前因不明原因小腸穿孔引發腹膜炎,讓我瀕臨死亡邊緣。可能發生在病人身上的苦,十七歲的我大概都體驗了一回。然而,正是這段艱苦的經歷,讓我重新審視生活的價值和意義,堅定投入護理工作的決心,所以一畢業就選擇到台北慈濟醫院工作,也完成我一直的嚮往──把職業和付出助人的願力合一。

今年是我在台北慈濟醫院工作的第十六年,門診與病房的工作性質差異很大,也沒有想像中容易。門診接觸病人的時間很短暫,要在有限的時間達到良好的護病溝通及危機處理,是我在護理工作中最大的學習與成長,在這樣的環境訓練下,讓我的待人處事多了善解、包容以及調和聲色。也在此時才明白證嚴上人期許慈青「學習與各式各樣的人相處」的意義。

我的護理生涯充滿了挑戰和收穫。有一回我在跨單位訓練時遇到一位久違的癌症病人,他一見到我就說:「妳到哪裡去了?我都找不到妳,好多話想跟妳說,想問妳。」當下我領悟到,雖然每次的治療過程都很短暫,可是卻讓病人建立了安全感和信任感,他們在整個過程中都期待護理團隊給予建議和方向。還有一位印象很深的病人,整個化療療程中,我們能像家人一樣談論病情的進展,甚至在他走到生命終點時,我們還能一起道別、道謝。我很感恩每一位曾經照護過的病人,因為藉由與他們互動的過程,我能提醒自己不要忘了當初選擇護理工作的初心。

回首護理生涯,我經歷過不同專科的訓練,也與醫療團隊走入偏鄉,提供民眾即時醫療和衛教服務。而在門診業務上有了穩紮穩打的基礎後,我便開始承擔單位內的行政業務,於二○二○年承接護理長一職。接觸新的事務後我遇到更多挑戰,其中「人」是最大的難關,每當同仁有想法上的差異,我就必須介入處理,聆聽大家的想法,解決問題,讓同仁能保持快樂的心情照顧病人,學習與人相處之道。

陳宜君護理長在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協助疫苗施打業務和視訊門診,提供確診民眾後續相關照護。

隨著新冠疫情爆發,我用心帶領單位同仁執行防疫措施,投入COVID-19 疫苗接種業務,規畫接種流程、人力安排及每日接種名冊上傳,更與資訊人員共同完成疫苗系統介接,將接種紀錄即時上傳至疾管署的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至今已服務超過四十萬人;而COVID-19 視訊門診,也已服務逾一萬一千人,不間斷地守護病人健康。

在多元的學習及訓練下, 我除了累積豐富經歷, 也獲選優良護理人員、優良楷模、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傑出校友、二○二三年新北市政府第十一屆護理傑出護理貢獻獎及二○二四年新北市社會優秀青年殊榮。但我認為,我只是剛好身在其位,這些獎項其實歸功於每一位單位同仁,因為無論是政策上的執行或是病人照護,若是沒有大家共同努力,就沒有辦法完成這些社會責任。很感恩每一位崗位上的護理師、護理部及院部主管,給我發揮的空間,讓我成長學習,利益人群。

生命的長短無法掌握,但我的病教會我──我可以掌握生命的樣態,要寬、要闊、要深、要厚。生病後到現在,我能懂病人痛苦、孤寂和無助恐懼的心,也許是經歷過死亡現前的人生,所以每當考驗來臨時,就是學習轉念和正向思考的時候,這樣的正向力量一直陪伴著我度過每個關卡,就如上人說的,不去比較、計較,把握當下的因緣,「做就對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