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欣榮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
轉眼間,二○二五年已在眼前。今年對花蓮慈濟醫院同仁來說是充滿挑戰且成果豐碩的一年。年初開始,我們除了做好平日的臨床照護、教學與研究之外,同時還要準備醫學中心評鑑、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認證作業,並致力推動醫療與環境永續。此外,我們還經歷護理人力風暴及大地震等嚴峻的考驗,由衷感恩的是每一位恪守崗位的同仁,不僅克服困難一起達成任務,更意外地獲得許多獎項的肯定。
單單在十二月,忙完臺灣醫療科技展之後,我們繼二○二一年以尊重多元文化積極防疫獲「醫療人權貢獻獎」之後,今年再度以濟弱扶貧、整合東部醫療院所,攜手提升東部鄉親平均餘命與福祉,並為罕見疾病患者開創中西醫精準醫療等成果,獲得這項殊榮。
吳彬安副院長帶領的人工智慧醫療創新發展中心、急診部團隊與花蓮縣衛生局合作,使花蓮縣災難醫療隊(DMAT) 在今年全面資訊化,升級為iDMAT,讓醫療隊在災區、大型活動的醫療站可以更專注於幫助傷患進行檢傷、治療、轉診醫院,及相關統計作業。雙方因而獲得國家發展委員會「政府服務獎」的「數位創新加值」大獎。
感染管制室團隊執行醫策會「二○二三年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品質提升計畫」成效卓越,藉由創新作為與跨醫療院所合作,全面提升感染控制及抗生素管理的品質,為花蓮、臺東醫療體系注入新動能;榮獲「團體卓越績優獎」及「醫學中心創意優等獎」。
在推動綠色醫療及永續發展上,除了環境節能,工務室團隊引進相關節能設備,光是冰水主機汰換,每年可降低耗電量達一百九十八萬度。導入智能AI 化的室內空氣品質優化系統,節能效果相比傳統全載控制提升了百分之七十一。建置能源管理系統通過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認證。另外,還通過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與認證,陸續獲得首屆台灣永續獎績優醫院獎及永續傑出人物獎,以及經濟部節能標竿獎「銀獎」。
十二月二十六日,新年倒數第六天,癌症醫學中心許文林副院長及眼科研究中心主任蔡榮坤帶領研發團隊分別以「以頭頸電腦斷層自動偵測頭頸癌者淋巴結並分析惡性度之平台」、「長效型GP-01 玻璃體注射療法:視神經損傷治療之突破性技術案」獲得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臨床新創獎」;何宗融副院長與清華大學、慈濟大學團隊合作的「高藻膽蛋白葛仙米的栽培與生醫應用」獲「學研新創獎」肯定。
得獎,絕對是肯定全院同仁全力以赴的勳章,但我們在各領域努力的最終目標是不斷地「品質提升」,再回到臨床照護上,幫助病人,甚至是為地球永續、人類的未來而戮力前進。而且「在慈濟,沒有員工,只有家人」,我們不僅在照護病人上精進,更希望同仁能獲得成就感與幸福感。在今年,我們蟬聯1111 人力銀行幸福企業生技醫療類金獎,也獲得勞動部工作生活平衡獎。
值得一提的是,二○二四年,是「花蓮慈濟醫院中西醫精準醫療元年」。八年前,我接任院長後,便戰戰兢兢的以證嚴上人交付的任務「人才培育,品質提升」為目標。先是「救腦、救命、救心」,接著是「能醒能走」,中西醫合療復健團隊盡心盡力的以各種方法幫助「不能醒的病人醒過來,不能走的病人站起來」。二○二二年,再以「癌症最後希望在中西醫合療」期勉癌症團隊,今年起率先整合精準醫學以中西醫合療,為罕見疾病病友帶來希望,也點亮生命之光。
在十二月上旬的臺灣醫療科技展上,我們分享中西醫精準醫療團隊,幫助因罹患「先天ABCD1 基因異常引發腎上線腦白質失養症」導致胸部以下無知覺的病友,逐漸復原的故事。還有多場講座,分享我們在中草藥的研究成果,其中還包括神經外科部團隊運用脊髓電刺激、細胞療法幫助脊髓損傷病友站起來的好消息。
今年六月以來,我們陸續在廈門、臺北、花蓮、香港、上海等多場國際中醫藥發展與中草藥相關的國際研討會上,分享「幹細胞於腦中風相關疾病治療的應用及成果」及「難症、罕症、癌症最後希望在慈醫中西合療」。我們只希望能幫助到更多陷於病苦深淵的病人,看到希望。全院團隊已訂好目標,展望二○二五年,我們將持續在醫學上精進,誠摯期許天下和平,人間祥和,無災無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