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俊龍 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二○二五年是承先啟後的一年,感恩開春之後,第八屆的慈濟醫學年會的擴大辦理,展現出八院一家,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志業四大合一的精神。三月三日隆重開幕後,首先登場的是連續五天二十場社區民眾講座,六場主題各異的醫學研究與教學計畫成果報告,還有連續一個月的各院特色醫療海報展。
三月八至九日欣逢週末,更多活動在慈濟大學校園與慈濟園區盛大展開,我奔走在各項活動現場,親睹跨院並連結慈大的各項醫學研究發表、醫學教育日、「護理百年好合」專業交流時流露的深厚情誼、熱力四射的校友回娘家暨志業體籃球邀請賽,看見久違的身影重聚在校園。「共善傳愛」園遊會上,慈濟慈善基金會、花蓮慈院同仁及家人、花蓮志工結合慈大師生,設立三十多個美食與衛教、環保闖關攤位,並準備各式表演節目,廣邀花蓮鄉親參與環保蔬食與樂音飄揚的心靈饗宴。
回顧二○二四年,是慈濟醫療志業獲評表現優異的一年,台北慈濟醫院升格醫學中心,花蓮慈濟醫院再度通過醫學中心評鑑,大林慈濟醫院也獲準醫學中心資格,台中慈濟醫院也高分通過醫院評鑑。對於教育志業而言,也是極具意義的一年,慈濟大學與慈濟科技大學歡喜併校,感恩教育志業為慈濟醫療培育人才豐厚實力,並與醫療志業比肩攜手,擴大辦理二○二五年度的慈濟醫學年會。
感恩證嚴上人與靜思精舍師父們的護持,二○二五年度的慈濟醫學年會移回花蓮,此次年會的主題是「重返慈濟發源地,回到心靈的故鄉」,不僅醫院同仁、大學師長可以參與,更鼓勵在學的學生來觀摩學習,希冀學子們能從師長、學長學姊的研究成果與優異表現中,激發自身研究興趣並積極投入,將醫學研究精神與慈濟醫療人文永續傳承。
二○○八年我剛接任慈濟醫療志業的執行長時,允諾上人我們會朝六院一家、院校合一的目標努力。隨著時間過去,慈濟醫療志業在臺灣從六院擴增為八院,逐漸在行政、採購、資訊、財務等方面融合,而北中南東四區各家醫院的醫療科整合則相對難度較高,感恩郭漢崇副執行長,他非常用心,提出一個整合的方式,鼓勵院與院之間的各專科建立起橫向的連繫,從骨科與泌尿科開始。慈濟各院的骨科醫師都是陳英和院長的子弟兵,各院泌尿科醫師也是由郭副執行長教導培養,因此先請骨科及泌尿科為範本進行跨院連繫整合,希望藉此帶動其他醫療專科的整合,讓各科的醫療特色更加彰顯。感恩慈濟醫療法人副執行長郭漢崇教授,從二○一七年十月開始在花蓮推動第一屆慈濟醫學年會的舉辦,接著輪流到北、中、南,由各院主辦,讓跨院區各科之間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與落實。
明年二○二六年即將迎來慈濟的慈善志業六十周年,及花蓮慈濟醫院四十周年,回首一路走來,篳路藍縷,感恩醫療志業初期的所有投入者,尤其是林碧玉副總執行長,以及第一位簽約後就沒有離開的醫師──陳英和名譽院長。在年會的大會典禮現場,也見到我的大學同學──臺大醫院名譽骨科教授陳博光醫師,還有蔡瑞章、楊榮森、施俊雄、曾永輝、孫瑞昇等資深的教授醫師,感恩他們在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啟業初期急缺醫師期間,每週從臺北搭火車到花蓮來支援看診、施行手術,搶救生命並傳承醫術,培育年輕醫師們,為慈濟醫療打下基礎,才造就今日慈濟醫療志業的種種成果。
醫療,有兩個面向,專業以及人文;醫療專業只要願意努力就有機會達最高等級、國際水準,而醫療人文更是我們的專長;慈濟的醫療服務,我常掛在嘴邊的,就是要以溫馨親切的態度來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怎麼樣提供溫馨親切的照顧給病人及家屬,而且身心靈都照顧到,這樣的醫療就是我們慈濟醫療的專長。
展望未來,結合AI 人工智慧的醫療新紀元已邁開大步,中西醫結合的精準醫療發展一日千里,如何在冰冷科技飛躍的時代,依然保持「有溫度」的醫療服務,展現具有人文關懷的醫療之愛,這是我們慈濟醫療志業八院要共同努力的目標,也是慈濟醫學年會未來要繼續深研與討論的主題。期待大家於二○二六年三月第一週,也是「慈濟醫學週」,回到心靈故鄉花蓮再相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