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醫心傳 人醫心傳
  • 首頁
  • 關於人醫心傳
  • 各期雜誌
  • 電子書
  • 訂閱辦法
  • 聯絡我們
  • English
  • 站內搜尋
  • 醫影輯
  • 回到醫療志業
  • 志為護理
  • Tzu Chi Medical & Nursing Care

 

【醫影輯】

醫院,是搶救生命、匯聚愛的希望寶塔,

也是悲歡離合、生老病死流轉的婆娑舞台。
二十四小時運轉,從不打烊,
每一刻的流動,都有溫馨動人故事不斷上演。
當快門按下,透過心靈之眼,
在生命交織的一刻,創造深刻的悲喜感動。

About English:Web Link

 

歡迎慈濟醫療志業醫護藥技同仁賜稿,來函圖文請寄人醫心傳編輯 btcmf@tzuchi.com.tw


 

 
 
珍惜 文、攝影/李秉叡 珍惜 文、攝影/李秉叡
頭一次參與罕病兒童家訪過程拍攝的機緣,主要是源自於同窗好友兼攝影夥伴的羞澀,不好意思獨自面對老師和家屬的他,特地在家訪當天起了大早邀我一同前往作陪。 肩背相機手裡還得拿著地圖作為導航的我,在幾番波折後...
主題派對 文/劉凱妮、劉迪塑;攝影/劉迪塑 主題派對 文/劉凱妮、劉迪塑;攝影/劉迪塑
「呼吸」,是人生而俱來的本能,但是幾乎對於花蓮慈濟醫院呼吸照護中心所有的病友來說,自在地「呼吸」卻是一種奢望。花蓮慈院呼吸照護中心成立於二OO九年三月,雖然運作時間不長,卻在醫護人員的用心以及耐心下,...
是你在看我嗎? 文、攝影/廖家麟 是你在看我嗎? 文、攝影/廖家麟
感謝朱紹盈老師給了我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以往對於唐寶寶的印象就僅止於課本上那制式化的文字,還有那一些泛黃的照片,生活中的我其實很少去接觸到這樣一個特別的族群。你能夠想像唐寶寶在你的面前繪畫、打起太極拳...
青春只有一回! 文、攝影/于劍興 青春只有一回! 文、攝影/于劍興
雅亭十三歲時發現罹患惡性骨肉瘤, 於二○一○年春天往生,享年十九歲。 與她相處的這六年來, 讓我們體會到醫療的極限何其大, 但也因為她燦爛的笑容、從容的態度, 鼓舞著醫療團隊繼續前行。 更體會到, 陪...
震後 文、攝影/何菊修 震後 文、攝影/何菊修
二〇〇五年,我跟著慈濟義診團進入巴基斯坦。儘管是因地震而去,卻覺得那裡是天堂,因為那裡純樸的民情和每一雙清澈的雙眼都令人難忘,義診團也和民眾培養了濃厚的情感,讓我更珍惜自己的幸福。 去義診是最開心的...
父子情 文、攝影/黃彥達 父子情 文、攝影/黃彥達
網路上赫赫有名的「達叔」這樣說 ... 天氣很好的時候,花蓮的天空很透,從宿舍往外看,可以直接看到大海,光是同一個角度,就讓我用不同相機、不同光圈和快門研究好久。我的生活,就是圍繞在慈濟大學與慈濟醫...
她的手——記罕見疾病女孩小婷 文、攝影/吳志浩 她的手——記罕見疾病女孩小婷 文、攝影/吳志浩
女孩小婷(化名)因罕見疾病CdLS(狄蘭吉氏症候群)導致自殘行為,反復性咬傷小指,讓人不忍。六年多前,我為她在開刀房施行全身麻醉下全口牙科治療,在恢復室她的家人牽起她的手、讓我拍下這張照片。 此罕病...
特別的友誼 文、攝影/張元傑 特別的友誼 文、攝影/張元傑
進入醫學院後,很多醫院的師長都這樣告訴我們,醫師這條路現在早已不是條平順的康莊大道。 隨著日漸惡化的醫療環境,醫師所做所為都要被放大檢視。但,醫院,這個情感交織的小地方,每天都說著生命的故事,許多人生...
Eyes 文、攝影/吳志浩 Eyes 文、攝影/吳志浩
在我的日常門診有群特別的小孩 / 大孩,有一雙吸引我卻觸不到的眼神,他們是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ease,ASD)的病友,他們之間差異性極大,並且十分獨特的。不容易以我...
菩薩道 文、攝影/吳志浩 菩薩道 文、攝影/吳志浩
人子,在叛逆青春追求獨立,在青壯歲月實現自我,以為了解了生命的本質與意義;然而成為父親後,才知道人生要能放棄掉部分的自我,或許是一些瑣碎,也可能是曾經苦苦追尋的自我核心價值。一位先離開人生舞臺的朋友曾...
無悔 文、攝影/李毅 無悔 文、攝影/李毅
有一種愛,存在於兩個人之間,它巨大的無形力量,可以讓一個人,義無反顧、絲毫不猶豫地在自己的身上 開肚剖腹,只為了讓另一個素未謀面的人開始呼吸,有一種愛存在於兩個人之間,它高超的手術精準的麻醉,溫柔的護...
完全詩意信仰 文、攝影/楊曜臨 完全詩意信仰 文、攝影/楊曜臨
二○一一年初,天大寒,一日我嘗試攀爬畢祿山,於畢祿林道三點五公里處巧遇一路倒患者。 初遇病患時,患者意識不清,體溫極低,無呼吸與心跳,顯現已經路倒一段時間。然而高山上溫度近乎零度,醫學上曾有溺水無心...
同行 文、攝影/王健興 同行 文、攝影/王健興
整形外科,這個在目前似乎是個與美容同義的職業,真的是如此嗎?我念了七年的醫學系,站上手術檯才知道何謂拉鉤,當了六年的住院醫師才知道甚麼是整形外科,美容真的只是整形外科的一部份,在醫院中尤其如此。 在...
塵盡光生 圖、文/臺北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塵盡光生 圖、文/臺北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二○一五年六月二十七日週末夜, 新北市八仙樂園發生粉塵爆炸,震驚世界, 近五百位傷者陸續送醫, 北區各大醫院人滿為患, 為臺灣醫療史上最嚴重的燒燙傷意外。 臺北慈濟醫院啟動大量傷患機制, 十三位嚴重燒...
我的心遺留在加德滿都 文、攝影/林昌宏 我的心遺留在加德滿都 文、攝影/林昌宏
佛陀的故鄉,NAMASTE 步行前往古城區醫療站, 空氣瀰散淡淡屍臭味, 觸目所及,滿是斷垣殘壁, 屋瓦崩塌,路邊年老面孔呆滯, 不住鳴著喇叭的車輛、 賑災救援人員間或夾雜貌似觀光客的快門聲, 與古老...
猶如船師堅度人 文、攝影/楊舜斌 猶如船師堅度人 文、攝影/楊舜斌
耶穌指著被荊棘纏繞的心臟, 意味著奉獻無限的愛, 祂,已做好隨時受難的準備。 玉里慈濟醫院有一位八十歲的外科醫師李森佳, 每周四下午都會帶著團隊往診, 遇到病人住得偏遠,還得徒步進去。 「還有沒...
無眠 文、攝影/林孝儒 無眠 文、攝影/林孝儒
  二十四小時等於 一千四百四十分鐘等於 八萬六千四百秒鐘等於 守護生命的一刻   花蓮慈院〈醫愛 30〉醫療人文攝影展 醫療映...
專注 文、攝影/廖家麟 專注 文、攝影/廖家麟
專注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的大家長邱琮朗主任, 平時談笑用兵,但一上了手術臺, 神情之專注,一刀一剪之精準與細膩,令人歎服; 而他的好體力,也令我們後輩望塵莫及; ...
暖男 文、攝影/蔡佩容 暖男 文、攝影/蔡佩容
暖男 這是麻醉科王柏凱醫師,參加義診通常都全科服務; 面對義診民眾,總是用真誠溫暖的笑容拉近醫病關係, 緩和民眾看診情緒,像家人一樣的關心,堪稱暖男一枚。 &nb...
急診醫師的溫柔 文/陳慧芳 攝影/沈譽蓁 急診醫師的溫柔 文/陳慧芳 攝影/沈譽蓁
關山慈濟醫院人力有限,醫師除了門診,還須身兼多職, 承擔急診、戒治所、居家醫療、IDS 山地巡迴醫療等業務; 其中的急診值班,又因能夠輪替的醫師不多, 每一次值班就是一...